APP下载

基于县级层面机械制造行业技术转移转化的探索与思考
——以蒙阴县为例

2021-04-03刘静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蒙阴县科技成果科技

刘静华

(蒙阴县科技局,蒙阴 27620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十三五”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深度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结合这篇文章,引导支持科研攻关与市场开发相融合。“十四五”以来,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同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持续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伴随着技术转移转化人才、机构等各项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国初步建立了由政府、技术市场、创新主体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工业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我国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底子薄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蓬勃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按照联合国对全球工业产业分类标准,中国拥有所有525 个小类的生产与研发能力,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1]。但是,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果转移转化深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创新平台层次不高等问题制约着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与美国、德国、日本等机械制造强国相比,我国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成功率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中国机械装备制造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成功率约为10%,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0%~40%。下面以山东省蒙阴县为例,探讨县级层面机械制造行业技术转移转化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1 蒙阴县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蒙阴县坚持“龙头建链、骨干壮链、配套补链、赋能强链”,以专用车、工程机械、钻机3大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逐步向集群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020 年,全县25 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1 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3.1%。在支撑引领机械制造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 年,全县技术市场成交额2.62亿元,其中机械行业技术转让17 项,技术成交额2.15亿元,占全县技术市场成交总额的82%。全县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呈现出4 个特点。

1.1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20 年,专用车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产量4.6万台,工程车、自卸车、轿运车、冷藏车、厢式货车等产品体系逐步完善,车桥、制动器等核心部件实现自给配套。锣响汽车实现产量2.4 万辆,产值14.9 亿元,被评为山东省瞪羚企业,其中仓栅式半挂车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工程机械行业转型步伐加快,临工重托轮式挖掘机投放市场,实现产值5.3 亿元,同比增长51.1%。重特机械新能源叉车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值2.3 亿元,同比增长20.4%。飞达钻机的水井钻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巴基斯坦等国外市场占有率超过85%,并逐步向工程钻机转型。

1.2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20 年,锣响汽车、临工重托成功申报市级工业设计中心。锣响汽车被认定为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临工重托高端多功能轮式挖掘机荣获“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银奖,飞达钻机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九州汽车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

1.3 技改项目稳步推进

把技术改造作为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2020 年,全县共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2 个,完成投资6.8 亿元,同比增长约85.1%。其中,装备制造业实施技改项目14 个,完成投资2.3 亿元,占完成投资总数的34.6%。总投资2.1 亿元的锣响汽车专用车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投产,年可新增产值12.5 亿元。预计5 年内锣响公司专用车产量将达到10 万台以上,产值突破100 亿元。临工重托结构件生产线完成智能化改造,年产2 000 台轮挖机项目实现投产,年新增产值3.4亿元。鹏程万里与临工济南重机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和生产矿山专用工程车,实现产值3.1 亿元,同比增长75.1%。

1.4 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线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优。锣响汽车第一个在挂车行业建设了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正在建设国内第一条专用车自动化组装流水线。临工重托的结构件制造项目建成投产,焊接实现智能化,物流实现自动化,机加工、车床实现数控。山工钢圈、飞达钻机也正在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

2 蒙阴县机械制造业技术转移转化情况

2.1 知识产权稳定增长

2020 年,蒙阴县发明专利授权7 件,实用新型授权205 件,外观设计授权56 件,有效发明74 件,每万人拥有专利数1.4 件。其中,机械制造行业发明专利5 件,实用新型授权117 件,外观设计授权29 件,有效发明60 件。

2.2 技术成交额大幅度提高

全县技术市场成交额由0.80 亿元增长到2.62 亿元,增长227%。机械行业技术市场成交额由0.50 亿元增长到2.15 亿元,增长330%。

2.3 常态化培训持续开展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企业人员参加技术经纪人专题培训,对市场交易优惠政策、成果转移转化程序进行详细培训。同时,邀请省市专家服务团对锣响汽车等15 家机械制造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技术合同登记辅导,持续调动企业技术合同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机械制造行业技术转移转化面临的问题

3.1 创新成果少

蒙阴县属于农业县、生态县,传统产业占比大,新兴产业发展慢,多数机械制造企业重传统生产、轻科技提升,习惯于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利润增长,没有把技术创新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导致科技成果产出少。

3.2 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和人才短缺

全县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较少,本土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培养滞后。多数机械制造企业没有产学研合作及技术转移转化的渠道,只能通过政府部门或者个人关系资源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对接联系,导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科技合作不足。

3.3 创新平台运行能力不强

科技创新平台是增强基层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全县机械制造业创新平台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承载力和服务功能弱,尤其是省级以上的高层次创新平台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至今未破题。已建创新平台研发设备落后、资源整合度低、运行能力差,在发挥供需对接、创新服务以及解决共性难题等方面的作用还不够突出。部分企业无技术研发机构,无专利技术[3]。

3.4 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

省市科技部门制定和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配套政策,但县级层面受财力约束,往往以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为主,自身制定和出台的配套政策较少,现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不健全、不完善。

4 对策研究

4.1 加大创新引导

充分发挥县级科技资金引导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改善科研平台基础条件,逐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实际用于研发活动的比例,形成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休、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吸引金融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推动资本与技术更好地结合。引导银行、担保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企业及科技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提供科技担保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等专项服务,全力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4]。

4.2 加快专业机构和人才培育

加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引培力度,切实解决服务不足、人才缺乏的问题。聚焦机械制造业,制定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扶持政策,创新完善科技人员成果奖励、分配和激励措施,开辟科技人才“绿色通道”,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支持额度,激发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对一些在科技研究、技术创新、专利发明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支持和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机构开展“双创”活动。深入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大力宣讲技术转移转化优惠政策,调动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合同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强化平台建设

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点,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参与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优化整合现有创新资源,强化各类创新载体搭建,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激励机制,重点扶持有条件的创新平台升级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按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的模式,借力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突出生产、研发、孵化等功能,着力推动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依托高层次创新平台创建,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5]。

4.4 完善配套政策

加强对政策支持执行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技术成果转换贷款贴息、技术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专利补贴等普惠性政策落实落地。积极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系列普惠性扶持措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扶持体系,降低市场主体创新成本,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猜你喜欢

蒙阴县科技成果科技
含羞草
省级家庭农场系列之
——蒙阴县蒙林家庭农场
蒙阴县金崮园家庭农场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