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4-03罗婷向万丽靳艳
罗婷,向万丽,靳艳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水务管理局,贵州 贵阳 551400)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开放至今,除了规模空前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外,还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此确保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开启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就目前来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威胁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还会导致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正因如此,有效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提升我国社会生态环境促进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1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提升生产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威胁,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不仅危害着我国生态环境的长期发展,而且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就新时期的生态治理而言,通过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提升小流域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还能提升当地的农业土地生产能力,促使我国小流域自然生态治理环境朝着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演变,取得更加明确的经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对大中小流域地区进行粮食综合资源整治,还可以有助于逐步提升对饮用水资源和农用土地等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利用率,增强我国粮食种植总产量和粮食自给能力。另外,部分小型低产田及开荒休耕地区在种植绿色经济林后,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就已经可以在一定大的程度上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大幅度的稳步提升。
1.2 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益
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选择差异性也很大。为了避免因技术问题而带来的损失,水土保持技术应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科学的论证,以保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林草土壤治理及其他各种工程性土壤治理技术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改善小流域的自然土壤结构,提升对流域土壤的降水渗透性,增强对流域土壤的降水储存性和蓄水利用能力,减少对流域土壤重要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而通过这一措施,能够对小流域区域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保障与利用,并以此延伸到其他生态环境治理中,这样才能够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2 小流域水土保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被国际列为世界上最严重的重大水土资源流失和污染问题高发国家之一。轻微的土壤水土资源流失状况可能会严重降低其地的土壤肥沃度和土壤品质,破坏其表土地形与砂壤土层,加速其他地区土壤的风化侵蚀,甚至可能造成干旱现象的发生。而严重的国内水土资源流失则极有可能会直接造成国内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的固体淤沙物质含量大幅剧增,水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并且还极有可能直接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和其他山体岩石滑坡等各种自然灾害。
3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水平不高
就目前来看,技术水平短板一直都是影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通常会选择较为传统的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当技术本身与时代无法进行有效接轨,就会导致整个后续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同时,经济效益也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所起到的环保成效也并不十分明显,这在新时代发展中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满足我国相关要求与标准的。
3.2 资金投入不满足其需求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这笔资金收集和获得来源则常常是靠中央政策的补贴、地方性的配套以及群众的自筹共享才能完成。在一些经济落后且水土流失又相当严重的地区,其所投入的建设资金很难筹集,资金量也很难达到治理所需数额。另外,当地的政府和民间对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注程度参差不齐,也有可能导致资金投放程度不能满足治理所需。
4 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4.1 统筹规划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必须是根据小流域内当前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地规划调整其中的林业用地、农村建设用地间的比重,不仅是因为它们应该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农业生产率,同时还需要提高对其水土环境的治理。各小流域都应该在此项治理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以“防治结合”的理念,根据自身区域性的特点来开展综合治理,促进各个区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对统筹规划情况要高度重视,逐渐提升统筹规划的实际应用效果,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逐渐提升小流域治理的现实效果,发挥治理方案的所有功能。
4.2 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过程中的农业耕地管理措施主要有多种,其中带状耕作以及沟垄式耕作都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方法,而少耕、适当保留农作物的残茬、免耕以及对秸秆进行覆盖等措施则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抗旱耕地管理方法。农业利用耕作技术措施既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条件,达到保肥、保土、保水的目标,又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含水率,增强土壤的抗侵蚀性能力。生态的自然修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生产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有效地缓和当前农业发展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冲突,促进当前的水土治理工作进程,改善当前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体系。
5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的对策
5.1 加强技术管理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性,选择的措施也各不相同。加强技术管理无疑是高效治理的一条有效路线。相关技术人员首先要通过实地勘察,分析明确水土流失现象的根源和原因,因地制宜地研究出合理的治理措施,选择适当的应用技术和高新科学技术方法,提升水土保持治理的科学技术含量,明确其应用的方向。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应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全过程监管,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的技术优化措施。
5.2 加强信息化建设
全面融合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遥感、无人机、移动智能终端等多种新型农业信息电子技术和基础设备,实现小流域农村自然水土资源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在小流域旅游景区完善生态、水土保持环境、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等服务管理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功能全面、信息互联、应用全面,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强化小流域生态水土保护和大数据应用,把握流域核心生态资源,增强生态话语权。不断提升管理现代化和信息智能化水平,加强区域基础建设工程统计数据的实时录入,提高区域水土环境保持重点项目基础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区域基础统计地图数据的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广大用户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智能数字产品服务,开发数据决策和风险预警等功能强大的智能数据支撑信息系统,发挥其在大数据支持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小流域区域水土环境保护数据工作管理新模式。
6 结语
综上所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关人员在选择和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水土保持措施得到更有效的落实。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