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珠三角城市群滨水景观规划和实施策略*
2021-04-03易文芳廖先琼
易文芳 廖先琼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
1 珠三角地区滨水环境与景观现状
珠三角地区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常出现短时间降雨量大,同时也存在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渗透能力差等问题;同时,城市因为处于内河和海洋的交界点,水文水质条件极其复杂,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海水倒灌等问题。从景观规划与现实境况上来看,珠三角地区城市是人口高密度和开发高强度的典型区域,过去人们对滨水区进行单纯掠夺式地利用使规划的城市滨水休闲区在现实中无法得以保障,且原本的城市生活岸线受到重工业生产的排挤,最终造成人与水的被迫疏离;滨水城市千河一面,滨水城市的特色景观不复存在。
从2015年开始,广东大力构建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绿色生态水网,按照构建珠三角城市群森林绿地体系要求,结合珠三角森林进城围城、生态景观林带、绿道、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湿地生态建设,水陆并进、相互支撑,努力实现水网地区生态化、景观化。
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解决雨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来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此后,国务院办公厅、住建部、水利部等部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等文件,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将原来主要依靠堤坝、泵站、市政管渠等“灰色”设施来处理水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转变为倡导优先利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绿色”设施来吸纳雨水;用“源头控制”和“慢排缓释”替代“末端集中”和“快速排放”,既消除了城市洪水灾害与降雨径流量大且具污染性的问题,又有效地将雨水资源保留了下来涵养地下水。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具体指南,珠三角地区城市滨水区着力于削减河流径流污染,推进水岸生态环境保护,首先通过复杂型生物滞留措施增加土壤渗透能力;其次通过合适的植物种植缓解地下水位过高带来的影响;再次是保护和改善城市水体生态系统;最后,需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增加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
3 珠三角城市群滨水区景观规划思路
随着短期性休闲活动增多,最大化地利用休闲时间,成为多数人共同心愿。同时,休闲活动的形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建设。城市滨水区,因其开阔的水面和开放的空间,可为游人提供高品质的游憩和旅游资源,已然成为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游憩的首选场所,也是展示并可以深入感受休闲宜居和城市景观特色的直接方式之一。
3.1 规划原则
海绵城市理念所倡导的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宏观区域生态协调和微观要素共生共存之下综合解决洪涝、干旱等城市病。城市滨水区是景观最富有特色、动植物资源最丰富、同时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大、能为沿海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水陆过渡的重要区域。珠三角地区滨水区承载着居住旅游、货运港口码头、渔业养殖、生态修复等多重功能,在设计时,应秉承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观,尊重自然、保护河道自然岸线、水体与绿化相互结合等设计思路[1]。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功,收获自然所提供的免费生态系统服务,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2]。
3.2 植物生态群规划
“海绵城市”理念提出了“弹性的城市防洪体系的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的明确要求,植物作为这一行动中的关键元素,对其造景上需打破传统的绿地美化彩化模式,在满足艺术性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自然群落组合及绿地功能原则,按植物生态习性,合理进行乔、灌、草植物的配置;同时,考虑植物具有天然续存雨水的功能,尽可能选择短时间耐涝,长时间耐碱、抗风的植物[3],把根系泌氧能力差异比较大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把常绿与四季草进行搭配种植,以此提高滨水近地面土壤层在冬季的水资源净化能力和景观上的四季常青。
3.3 滨水空间处理
在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注重空间的处理。滨水区形成的自然高差赋予滨水设计中必须创造富有层次感、多样性的竖向空间,可以使用植被种植或地形堆叠来增加层次感,如利用退台设计,一方面提高滨水景观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采用自然的植被种植,形成了动态的生态循环系统;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追求实际用途和景观多元化的需求下,利用现有地形对空间进行合理、自然地区段划分,这种划分空间的方式不是简单的空间分割,而是通过合理化设计,能够使各个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水面与陆地景观空间联系,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关系,地面与地下动植物活动的空间联系等。通过将各个景观排列在一个带状空间中,将景观纵向串联,在处理空间断面的过程中注意水体的高度、潮汛以及城市的交通状况等问题,并采取多层复式结构来将断面融入滨水景观中,最终搭建起绿色生态网格构架。
4 珠三角滨水区景观实施策略
4.1 水处理工程
对于以季节性河流为主的珠三角地区而言,其城市滨水区进行水生态治理与水岸修复技术是对海绵城市理念的现实应用;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特定的河道,需具体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受损程度,再结合水质水文条件、河流地貌特征,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治理、物种植被恢复等具体治理措施[4],还可以在河道中种植如红树林植物、藻类、菖蒲等水生植物形成湿地植物群,通过构建天然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的天然净化和生态的修复。
4.2 滨水区道路景观改良
道路景观是道路本身与其周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所组成的综合性景观体[5],它既涵盖道路自身的景观,也将道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纳入其中,承担着珠三角区域的社会、文化、民俗内涵等展现城市特色的功能。同时,城市滨水区道路景观是典型的线性空间实体,同时也是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的结合体,基于此,一方面,要求滨水区注重大尺度景观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满足高速行车有序观景的需要;另一方面,道路沿线合理利用地形布置休息区、观景挑台等设施满足临时驻足观赏水景的需要。
4.3 滨水区道路结构优化
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道路路面采用渗透式路面,优先选择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以及碎石、鹅卵石、嵌草砖等透水砖铺装。同时,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采用分向横坡进行路面优化,内侧机动车道雨水汇集至雨水口,外侧非机动车道雨水汇流至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汇集至路侧绿地,待土壤层中的水位高于雨水口顶面标高时溢流入溢流井,雨水便被收集起来,其他多余的雨水还可以通过排水口进入城市排水系统[6]。雨水主管道中可以设置渗井,收集到的雨水通过渗井下渗进入深层土壤,通过滞渗补充地下水,实现雨水渗透、过滤、蓄存、净化、过滤等,形成动态水循环。
4.4 滨水区生态驳岸修复
生态驳岸是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模仿或者还原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工程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破坏,以此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和实质,即使驳岸在涨水时(丰水期)吸收水,落潮时(枯水期)将其所吸收的水分吐出来,维持驳岸的安全和美观。这与我国大力倡导的人地和谐,人水和谐的关系不谋而合。阶梯式驳岸(也称为退台设计)在面上巧妙形成了亲水空间,满足了人亲水的需求;同时,积极应用生态混凝土,做好驳岸护坡,保障河岸生态环境的丰富性。具体地即是应用多孔岩石、生物有机肥、保水剂等为基材,利用水泥凝胶胶结起来,形成“蜂窝状”生态空间,使水、空气在其中自由渗透,同时种植耐水湿的陆生、水生植物,还可以附着和栖息大量微生物,提升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7]。洪水时生态混凝土具有渗透水分,削弱洪峰,枯水时将储存于岸堤中的水反渗入河,调节水量等功能。
5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滨水区作为城市中的繁华地带和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区域,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论,补充现行城市建设的新理论;掌握海绵城市建设总结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处理好水岸线、滨水空间的生态景观功能,协调和改善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环境问题,使城市的滨水景观建设不仅有助于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塑造美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风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顺应时代需求,趁势而为,强调发展与生态和谐共存来推进城市转型,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下的自然生态效能和效果,以期内涝防治、控制污染以及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的目的,更大地发挥滨水区潜在的巨大社会和经济价值,助力珠三角城市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