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探究
2021-04-03向万丽罗婷靳艳
向万丽,罗婷,靳艳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水务管理局,贵州 贵阳 551400)
监测工作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所以,在创新水土保持工作模式时,也应当积极创新监测工作方式,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监测工作方式创新提供了思路。相关部门更要积极改革监测方式,推进监测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1 水土保持监测的定义及分类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等进行调查、观测、分析,从而获得与之相关的动态检测数据,为制定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提供依据。一般情况下,水土保持监测可分为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流失危害监测、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监测四种。其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的主要对象包括水、风、地貌、植被类型、人为扰动活动等;水土流失状况监测的主要对象是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强度、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监测的主要对象是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生态环境变化等;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监测的主要对象是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质量、防治工程效果等。另外,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也不相同。总的来说,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虽然多,但是能完整地反映出水土保持的现状及治理成效,方便后期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所以,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要认真做好监测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及时创新、改进监测技术。
2 当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逐渐得到了国家及百姓的重视。与此同时,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国家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就明确了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党中央提出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这一文件的出台给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与领导干部考核直接挂钩,《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在重点区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与预防工作,要实行责任制、奖罚机制。这就能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水土保持工作能深入基层。但从实际来看,我国水土流失监测工作也面临着挑战。比如,监测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现有的监测技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总的来说,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主要就是取决于政府及监测机构怎样改革、创新监测工作模式。
3 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点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当始终围绕着国家战略部署,并以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继续保持监测职能,创新监测技术,持续提升监测水平,从而为水土保持流失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工作:
3.1 水土保持普查工作
依据现行的水土保持法,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全国、全省或其它行政区域水土流失调查工作,并公示其调查结果。通过水土保持普查工作能够全面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普查工作的重点就是水土保持监测基础数据获取的重要来源之一。
3.2 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公示
若想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成效,监测机构就应重视监测结果的公示,从而方便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水土保持数据信息,作出正确的水土保持决策,进一步提升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一般来说,我国水利部门每年都会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对重点预防、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并面向全国发布出相关数据,从而为领导干部考核和究责、水土流失预警、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其实,不论是国家水利机构,还是省级、市级、县级的水利机构,都应认真做好监测结果的公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时代,更要思索如何创新公布机制,保证检测结果公示的及时性、准确性、可读性。
3.3 继续强化重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重点工程是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对象,依法实施的各领域重点工程项目也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对此,监测机构应对正在建设的项目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并将相关监测结果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从而加强水土流失的有效预防,确保相关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重点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
3.4 切实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是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和参建各方严格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大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不重视、不及时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或不落实监测意见,或提交的监测成果不真实。同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监测工作上缺乏有效监管,造成生产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整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在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使监测工作成为守护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哨兵”,推动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落地落实。
3.5 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还应继续加强监测技术体系的完善,加强对社会的引导和技术指导,明确监测技术标准、规范等,从而推进社会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需要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纠纷中,公平、公正地做好服务工作,准确、真实、全面地提供各种所需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
4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创新策略
4.1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发展动力
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部署不断增加,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监测技术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形势。所以要坚持科技创新,加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有效提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水平。从实际来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信息化。尤其是目前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比如,各地依托公共网络通信资源、国家的支持,已经建成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网络,非常方便全国与各省之间的信息传输。而且还建成了涵盖水土保持普查、重点防治区域动态监测、水土保持方案等内容的数据库。最重要的是开发了包括项目管理、监测等内容的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有效利用。另外,无人机、遥感技术、物联网等技术也被引入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使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总之,若想真正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创新。
4.2 不断拓宽动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覆盖范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实效性、全面性,还需借助技术手段,不断拓宽监测范围,并积极构建动态化的监测体系,对监测网络覆盖下的区域进行动态监管。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依据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全面覆盖的动态监测网络,并充分融入定位技术、观测技术,为水土保持规划、治理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其次,针对某些地形特殊的区域,要充分发挥出现代科学的优势,实现无死角监测。如利用无人机技术。再者,要做好辖区内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尤其是针对水土流失严重、饮水水源等重点区域,更要采取先进的监管技术,对其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分析,从而为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应对各种随机的突发性水土保持监测事件,从而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服务功能。
4.3 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面对新形势,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水平,相关部门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体系,从而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标准、规范。首先,应当做好社会引导、技术指导工作,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水平。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可出台完善的监测条例,明确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内容、规范,并以此为标准实施各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其次,应做好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实效性。如针对生产建设项目,采用监督检查、督促整改、执法、跟踪落实的方式,控制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同时,还应积极构建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体系,强化水土保持监测检查、执法力度。最后,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建设,简化监测工作流程,提高监测成果应用水平,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规范进行。综上所述,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具有时代特征,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因而,各部门、各单位应努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结合发展形势,明确其工作重点及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