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探究
2021-04-03李茂霞
李茂霞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项目中,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较高,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来进行管理,这样既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关键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个一次性过程,项目从立项起至最终投产运营是循序渐进且不重复的。这表明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试错成本,一切成本管理活动需随工序同步进行,若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给各利益相关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因而,引入科学的理论及方法对其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持续优化,对于整个项目及企业自身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在针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些环节存在严重的资金浪费。通过对以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一些没有按照工期完工的施工项目主要是因为上一期的建设项目供需关系出现问题才导致资金浪费。究其本质,还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造成的。鉴于此,如果工程建设项目想要不违背初期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控制,就一定要建立起相应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完善的成本控制前提下,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施工全阶段的成本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而间接提高施工建设单位的市场核心竞争力[1]。
2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2.1 成本管理意识亟待增强
在进行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部分建筑项目承建公司上至高层、管理人员,下至施工人员都很难培养正确的成本意识,无法全面地考量成本管理的关键性作用,总体管控观念亟待养成。一些施工人员简单地认为成本管控仅仅为决策者关心的工作,与自身利益没有实质性的挂钩。而高层决策者仅仅觉得成本管控是工程经理需要考量的问题。长此以往,原本要求全员参与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渐渐演变成为工程经理一人的责任,如此一来就很难达成预期的成效。尽管当下各个岗位职责已经清晰明确,不过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部门间缺少必要的沟通配合,造成成本管理效率甚微。上述表现就足以说明部分建筑企业在成本管控上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
2.2 成本管理制度亟待优化
就当下而言,我国一些建筑企业依然采取传统管控模式,并未对成本费用管理予以重视,所以此时建筑企业内部也缺少有关成本费用管理的规范性条例。而部分情况下,尽管提出规定,不过由于机制不合理或者奖惩机制不得当,导致其形同虚设。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预算阶段,因为建筑企业管理上的松散,使得不少预算人员铤而走险,作出虚报或者多报的行为。不仅如此,在作业期间也会由于企业未出台完备的管理制度,使得很多的施工工作者肆意浪费原材料,不懂得节约材料。
2.3 成本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备
相关负责人缺乏对成本管理的合理监督同样是建筑工程管理滞后的原因之一。有关单位还没有建构完备的监督机制,在监督管理期间常出现一系列安全隐患,例如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施工设施、材料等方面的管控缺少机制化地监测。一些承建企业常常采取单向渠道对成本信息予以回馈,施工人员往往只能够简单被动地接受上级管理单位下发的多方面命令,对项目成本进行机械化管理。虽然已经发现了命令存在不合理之处,不过很难获得有效建议传达,上述被动、僵化的管控模式已然缺少了上、下级间的有效监督。
2.4 工程成本管控措施滞后
诸多建筑单位依然还未设计专门的监理机制,在建筑项目推进过程中,常常都是交由外聘监理工作者或直接挂靠监理公司,使得项目监理缺少必要的严苛性,再加上监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常常高低不一,这就给建筑项目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部分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亟待增强,倘若缺少严格的监理及技术人员展开现场指导,那么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威胁到工程进度,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总之,建筑企业总体管理模式以及措施的滞后常常会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2]。
3 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措施分析
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项目可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前期、施工阶段、施工后期。为了更好地对施工工程项目进行控制,除了要做好施工前期和后期的成本管理工作之外,一定要重点做好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3.1 施工前期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在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开展施工成本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施工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成本管理制度。制度的质量高低不仅和其落实率有着密切的联系还和制度的实施融合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成本管理制度加以完善。除此之外,还要以施工图为依据。
例如在某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就可以根据施工图纸大致计算出整个工程项目需要经费的数额。该策略在工程成本控制中被称为“以图定支”。同时,在正式开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派遣技术人员针对施工区域环境进行考察,然后从预先准备的施工方案中挑选出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就好比成本控制的蓝图,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获得最大的收益。
3.2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策略
在工程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以后,才是成本管理的开始,工程项目建设是成本管理的核心。鉴于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以人工成本为例,结合大量的市场调研可知,人工成本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花费仅次于材料成本的支出,几乎占到的工程总体成本的五分之一。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剧和劳动力市场的频繁更新,施工单位如果想要更好地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来合理降低人力成本支出:
首先,施工建设单位的HR一定要具有成本观念,要能保证用最低的价格招聘到合适的施工队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在挑选员工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员工的素质,只重视价格。这样会为企业后续的施工产生潜在影响和威胁。其次,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有组织地开展招聘工作。
举例来说,一些规模较小的施工单位可以以月度为单位开展招聘工作,同时要同步做好市场人力成本预算工作,如果超出预定的人力预算成本,此时要对原有的人力招聘方案进行调整。最后,施工单位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用工体系。
此外,在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还要合理的对材料费用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的材料费用时施工阶段成本最高的一项,费用支出几乎占据了总成本的70%。由此可见,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效果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效益。
举例来说,在工程项目材料费用控制过程中,首先要从材料订购环节入手展开控制。如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材料的批次和批号,并选择质量过关的材料。如果选择材料不便,施工单位可以将材料选择项目委托给招标公司进行,通过金标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
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制定多元化的材料订购方案,尽量选择材料价格低,质量优的材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应用方式合理的选择材料。例如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选择的材料标准应该严格按照铁路工程施工要求。同时,要制定合理的材料运输方案,尽量选择公路或者铁路运输方式,以此来节约材料运输成本。
此外,施工单位还要按照工程规模来合理控制材料的用量,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材料浪费,同时也可以节约材料成本。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材料购入量在设定材料量的105%左右。为了避免材料丢失,施工单位还要将进场的材料储藏在指定位置,不仅要安排专人做好材料的监管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材料防水防潮工作,避免材料损毁。最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新型的施工工艺,应用新型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损耗。
此外,还要对施工机械费用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的租赁费用占据工程项目投资费用的十分之一。但是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属于必需品,且市场价格固定,仅仅依靠客观能力几乎无法降低成本。鉴于此,只有通过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来节约成本[3]。
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制定合理的工期,工期长度是工程项目获取收益的关键。鉴于此,在制定施工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如施工区域处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不适宜施工。在闹市区域机械进行施工时要选择施工时间。以上因素在制定工期计划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在内。
最后,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充分降低成本。举例来说,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一定要做好签证监督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签证制度进行规范签证。举例来说,在现场签证的过程中,无论是的项目经理还是监理人员以及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代表都要到现场签字,这样签证方可以生效。尤其是针对工程变更项目进行签字时,一定要仔细审视合同。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施工变更和工程索赔的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工程变更,在进行变更前一定要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协调,几方同意后方可以展开变更。此外,因业主或其他非甲方原因造成的损失,承包人可在施工期间提出索赔。建设单位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增强索赔意识,这会使成本损失大幅降低。
建设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成本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序地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同时也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3.3 建筑工程后期成本控制工作
举例来说,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一些施工环节的复杂性较高,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该阶段的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此外,结合大量的研究分析可知,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变动性较高,不能完全按照建筑实际情况来完全做好施工成本制定和规划工作。在计算成本的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实际存在的一些成本控制差异。
鉴于此,在建筑工程进入后期施工阶段后,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成本预测数值额真实性和精确性。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对产生偏差的环节进行纠偏工作,并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其次,施工单位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施工计划加以完善。最后,施工单位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项目建设更加完善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尽可能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支出[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单位的发展,有必要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入手,采取多样化的成本控制手段来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设成本,从而间接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