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超短工期工程建设综合管理

2021-04-03杨雪萍李新文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分包工期工程

杨雪萍 李新文

1.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建处西安 陕西 西安 710065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某些建筑工程超常规施工,工期几乎压缩为常规定额工期的1/2或1/3,在经各方建设主体科学组织、合理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员共建下,安全、高效、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为更好的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现对超短工期工程建设过程管理进行总结。

1 工程概况

某超短工期工程规划用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可提供约500张床位,病房按照特殊病房标准统一设计,全部为负压病房,病区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可有效避免院内感染情况发生。建成后将成为一所高标准市级疾控中心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工期仅15天。

(1)工程特难点分析。超短工期工程项目一期在15天内抢建500张床位的隔离病房要求组织建设。基于快速设计、三边工程、超短工期、平战结合要求,本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工期紧、工艺复杂、资源组织难,卫生防控紧要等。

(2)建设理念与建设原则。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时间赛跑”的拼搏状态,弘扬“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争先精神,采取三班倒,人员轮休、项目不停的工作方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充分体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

(3)工程建设历程杯。元月31日,接到政府及上级部门安排,承建超短工期工程建设任务;2月1日,迅速组织各类资源,深化设计图纸,谋划施工方案;2月2日,确定方案并组织人、机、料等各类资源进场施工;2月12日,仅用10天时间完成项目所有建设任务;2月13~14日,医用设施进场、设备调式及工程试运行;2月15日,超短工期工程工程顺利移交地方主管部门及相关医院。

2 施工部署

2.1 成立管理高效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建立要重点突出以下几点特色:一是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二是各级分工要非常明确;三是各项部署要有序开展;四是充分发挥各单位专业优势、取长补短。

2.2 工程界面划分

本工程界面划分结合各单位的综合实力从施工区域、临建区域、施工专业、运输路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区,平行施工,区内立体交叉作业。

(1)内部界面管理。每个施工区域内,结合医护区的划分将施工区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实行区域内、工段间流水施工,分批组织箱房吊装、管线安装、隔墙改造、门窗改造、消防工程、负压通风、医技及吊顶、地面无缝穿插,实现无空闲穿插,组织科学、合理、高效施工。

(2)专业施工界面管理。医院工程安装专业涵盖较多,除水、电、通风及信息化等专业外,还包括医用三气及医用防护等。针对“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设施项目在组织区、段水平流水施工的基础上,在各施工区域组织专业间及工艺、工序间穿插及流水施工,保证形成“大平行、小流水”、“时间占满、空间占满”的施工状态[1]。

2.4 总体协调管理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时间就是生命。编制精细到小时的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确定劳务资源、物资、设备组织。每日组织两次进度协调会。

(1)组织协调管理。①外部组织协调。本工程由市政府投资,委托市建委代管,是一项市级抢险及重点工程。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及建设过程中,其外部各项影响因素均由政府部门协调。②内部组织协调。为做好统筹协调,工程每日实行“三会制”,即公司协调会、项目班子会、小组碰头会,分层级组织协调各项事务,上传、下达各项工作,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保证今日事,今日毕。同时公司将内部组织协调工作采用“三线式”管理。一是建设单位——指挥部——公司。由公司领导牵头,委派指挥部副总经理为代表协助对接。每日一点半由公司领导代表企业参加指挥部协调会,汇报相关工作,并听取指挥部统筹安排。二是公司——各项目部——配合单位(如设计院、医院设备供应方等)、分包单位及供应商等——现场管理。公司领导根据建设及指挥部相关要求,指导现场施工,各区主职领导挂帅,现场负责人具体安排,组织协调各方资源,部署现场施工任务。三是项目部——相邻施工单位。组织协调各相邻施工方,包括人车通行,材料堆场、界面划分与衔接、卫生区域划分、人员信息登记,以及其他业务配合等相关工作。

(2)工程资源管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源保障是项目施工的前提。非常时期,为保证各项资源及时、足量供应,项目采取了多思路、多措施保证供应。

资源组织困难:一是交通、物流、劳务组织困难。二是逢春节,加大资源组织难度。施工期正处春节放假期间,且又遇到特殊公共卫生事件,全国范围内材料设备生产厂商、经销商均处于停工、停业或者政府管控状态。劳务资源方面,很多劳务人员均无法外出务工,难以集结大量劳动力。三是卫生与抢工同步。

我们的应对措施有:一是第一时间号召公司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超短工期工程项目建设。二是劳动力供应采用就近原则及现有人员充分利用原则,派专人分几路组织、联系并动员当地劳务队伍,组织公司现有加班项目劳务人员,在就近项目组织现有所有劳务工人,先行组成施工队伍,发挥集中作战优势。三是重点材料资源以“选二备三”的方式,兼顾“足量供应”和“效率优先”原则,稀缺资源优先定制,保证材料供应万无一失。四是多途径、多部门,跨专业寻找资源。五是对劳务资源进行合理分工,分两班倒,形成24小时连续作业。

3 设计与技术管理

一是项目设计团队采取集中管理、分工协作。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深化设计工作,尽量采用工序简化、模块化、集约化的设计,随时对接设计院。成立BIM工作小组,开展全专业BIM建模,消除机电各专业管线碰撞,消除机电与建筑/结构碰撞,有效指导现场施工[2]。二是加强图纸深化设计,优化施工工艺。如将外走廊排风管由铁皮风管优化为塑料风管;将镀锌衬塑给水主管优化成塑料给水管,将丝接改为热熔,漏水概率大大降低。室外风管安装,提前考虑风管排布及支架方案,支架可在场外提前预制加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三是注意施工方案合理性。如设备及钢质管线(如管道式风机、铁皮风管)自身质量较重,不能将设备及管线直接固定在吊顶扣板上,导致吊顶变形,需要提前设计合理、牢固的固定方式。

本项目设计深化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耕植土平整、箱房支墩、基础外墙防水、污水泵站设计、门窗、屋面系统、吊顶深化、卫生间优化等。

4 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但工程质量标准不能降,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

施工前,严把原材入场关,三无产品严禁使用。施工全过程,严格坚持策划先行、样板引领、过程管控,落实工程“四检”制及“预验收”制,全面实施标化管理、精准施工,秉承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

为保障护理病房使用功能,施工前,结合医院布局要求对箱房适应性进行改造,并对传递窗、固定窗、双扇门、卫生间门等进行优化排布。对通风预留洞口,箱房安装拼板、门窗边等易漏风部位提出岩棉封堵,发泡胶、硅酮胶、锡箔纸联合封闭的细部构造处理建议,保证满足室内外15帕负压差要求。施工过程中,对卫生间地面增加防水卷材,箱房地面用粉刷石膏嵌缝,保证医用地板胶平整、黏结牢固。

本工程包括8个分部工程,所有分部工程完成均由监理组织预验收,各专项检测及功能验收及时完成,完全满足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要求,最终在质检部门监督下,一次性通过四方验收。

5 现场安全管理

该项目由于工期紧、短时间内汇集大量劳动力等特点,致使难以像常规项目一样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管控。该项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见缝插针抓教育。一是参与项目建设的多数作业人员在市区居住,项目在郊区,上下班路途时间长达1个小时,在管理中充分利用这1个小时的路途时间,大巴车上安排进行安全教育、卫生知识宣传。二是作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利用短暂的时间向作业人员交代当天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三是管理人员手持小喇叭在作业人员中间休息、排队消毒和领取餐食过程中提出和宣贯有针对性的要求。四是利用宣传喇叭录制好需要宣贯的内容,在施工现场流动播放。

(2)施工区域网格化管理。一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区域进行分区分块管理,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二是设备编号,明确责任单位和监管责任人[3]。

(3)分阶段抓重点。根据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施工内容的不同,每阶段确定管控重点,由各分管的安全员进行重点管控,做到忙而不乱。第一是基础施工阶段,大量使用机械设备,人与设备的交叉作业是防控重点;第二是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泵车在橡皮土上作业,防泵车倾覆是防控重点。第三阶段是集装箱吊装,吊车的使用是最大的风险,现场设置固定点位吊车,减少吊车挪移,保证吊车站位基础可靠和支腿基础扩大措施的有效落实。第四是安装装修阶段,抓高处作业和施工用电管理。

(4)盯重点强巡查。土方开挖施工部位以基坑开挖旁站、巡查和重车道路维保作为重点盯控。箱房施工部位以人机交叉、起重吊装和施工用电为重点盯控。外围官网和道路施工部位大量使用机械设备,以内外部人机交叉为管控重点。在此基础上,病区施工的重点部位除现场设置固定区域的安全员外,另设置流动巡查安全员全场巡查,查漏补缺,强化管理。

7 工程商务管理

7.1 分包资源调配是项目建设的前提保障

项目建设刚好位于春节期间,工人大多都已回家,工厂也大多都已停业,人员及材料调配都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而且医院建设的很多材料在我们平常施工的项目中均未接触过,没有相应分包分供资源。通过商务人员前期的协调,最终引入和确定了23家专业分包单位参与项目建设。同时,商务团队根据图纸对分包工作界面进行模拟划分,合理规划分包单位工作内容,在确保现场施工进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工作面重复和遗漏[4]。

7.2 过程计量和资金支付是项目建设的过程保障

由于项目工程建设时间紧,无法按照正常流程办理招标流程,故经请示领导项目招标使用线下招标模式,商务系统人员现场办公,一事一议、现场签报审批,及时与分包签订合同;根据现场分包施工进度,2~3天办理一次结算,在及时锁定分包成本的同时,确保给分包支付有据可依;及时与财务沟通,支付分包及工人工程款,确保现场材料供应和人员稳定。

7.3 基础数据统计收集是项目建设的后勤保障

商务团队根据图纸对分包工程量进行计算并及时根据项目实际图纸进行调整,尽可能地减少材料浪费和人员窝工现象发生;同时,将商务人员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人员负责现场分包资源调配,后台人员负责数据统计,前台和后台人员定期对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真实性[5]。

8 结束语

超短工期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完工,并圆满交工,是全体参建者辛勤付出与聪明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各建设团队的建筑强军实力及企业担当精神,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为后续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借鉴,为建设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值得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分包工期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子午工程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工程
工期
工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双线路项目工期估计方法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