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
2021-04-03陈双
陈双
安徽中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 蚌埠 233000
引言
在建筑企业运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针对整个工程项目制定资金管理的规划,保障企业经营利润。在建筑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建筑工程造价,顺利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并且在工程各个阶段落实下去,顺利开展建筑工程施工。
1 造价动态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意义
利用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动态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减少施工损耗,合理的分配工程资源。此外需要加强监督施工过程,有效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针对传统造价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成本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无法实施监控施工过程,而利用动态造价管理模式可以弥补传统工作的不足,可以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工程造价包括工具费用和设备安装费用等,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和控制整个项目。为了提高工程建设价格的合理性,需要严格控制各个项目的成本。工程造价直接影响到建设投资效益,通过管理工程造价,可以促进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筑项目发展需要获得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持,只有采取管理工作才可以促进项目发展。项目运行的基础是资金投入,为了顺利开展工程,需要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保障投资人的利益,降低工程施工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1]。
2 概述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
2.1 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指的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动态化的调整工程造价,使其符合造价预期。对比传统定价方式,动态管理模式可以全面适应市场发展情况,促使建筑企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及时反应各种突发情况。
2.2 成本优化
成本优化控制具有特定的条件和范围,通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工程损失,严格控制工程内外部损失在合理范围内。成本优化的基础是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结合建筑环境企业的定价规则,保障工程造价和成本的协调性[2]。
3 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预算和建筑材料差距较大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不断变化建筑材料的价格。但是建筑企业在工程预算阶段,利用陈旧的建筑材料价格表,没有良好的预测建筑材料价格变动幅度,导致工程预算和建筑材料价格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影响到建筑工程预算的合理性,不利于进一步控制建筑工程成本。
3.2 招投标供应商竞争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一些供应商为了获得中标资格,利用不合理的竞争方式,影响到招标市场的有序性,增加了建筑开发商和供应商的合作难度。还有一些供应商中标之后,利用不符合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的成本因此增加[3]。
3.3 建筑施工资源浪费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缺乏成本控制观念,没有积极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施工材料浪费问题,人员技术和施工部门缺乏匹配性,因此浪费了人力资源。在材料采购和人员聘用阶段,账目管理缺乏明确性,导致账目支出不符合才来采购数量,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效果。
3.4 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在工程施工之前没有全面调研建筑市场,不够了解市场信息,不利于开展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工作,也不利于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渗透工程造价理念,不断增加建筑成本,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掌握建筑市场的信息,有利于科学规范的衡量建筑项目,有效开展建筑工程项目,一方面可以保障建筑质量,同时可以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4]。
4 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的原则
4.1 全生命周期控制
全生命周期指的是建筑工程在初期建设到后期运营整个阶段,主要包括初期阶段和使用阶段以及运营阶段等,在管理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因此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不确定性。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需要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利用最小化造价原则,有效指导造价管理工程,引导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投资决策。
4.2 全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是施工图预算编制和竣工后解散审核工作,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存在缺点,尤其是针对隐蔽工程很难确定实际工程量,只有完成工程之后才可以确认工程量,不利于结合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工程造价。为了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性,应全面吻合项目投资和预算范围,科学地配置各项资源,有效控制固定投资。
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向不同的工程环节中落实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工程决策和工程招投标以及工程施工等环节中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利用多种方法检查和监督工程计划价值和实际价值等,顺利实现工程造价目标[5]。
4.3 全要素控制
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管理工程造价,还要综合考虑工程安全成本和质量成本以及工期成本等,统一控制工程全要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安全和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在实际工作中,造价人员通常注重造价量化,但是却忽视了安全和工期等影响因素,没有协调各要素和造价的关系。只有利用科学的措施缩短工期,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安全性,才可以有效降低整体工程造价。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需要开展全要素控制,准确把握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合理地预测和分析各要素,协调不同要素和工程造价的关系,提升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水平。
4.4 全方位控制控制
因为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整体造价非常高,为了实现造价控制目标,需要落实全方位控制工作,因为建筑工程具有较长的施工时间。此外,施工材料和人力资源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浮动。因此各主体在监管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反馈机制,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如果发现实际造价偏离目标,需要及时向建筑企业反馈,要求建筑企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动态化管理工程造价,实现造价控制目标。
5 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措施
5.1 做好工程造价基础工作
落实工程造价基础工作,有利于顺利开展建筑项目。管控建筑项目的造价,需要明确具体的权责,落实规定和制度。建筑工程基础工作涉及招投标和项目决策以及施工等方面,其中关键环节包括招投标,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质量。利用招投标方式可以比较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的资粮和价格,最终选择优质的材料和设备,推动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此外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保障施工费用计算的精确性[6]。
5.2 完善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体系
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在实际工作中制定科学的体系,同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等不断完善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市场发展方向,同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加强管理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加强预警各类突发事件,通过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整体施工速度和质量。
5.3 分析影响因素
在建筑工程前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因为不够了解施工场地,影响到图纸的合理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价格不符合预期,同时存在建材浪费等问题,在竣工阶段忽视了财务核算等工作。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建筑企业制定科学的计划措施,针对性的完善存在的问题,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5.4 优化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和成本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成本问题,因此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的重点,建筑企业需要加强管控现骨干规定和条例,同时需要分析影响因素,合理调整工程造价控制方案。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优化改正工作,最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方案,科学监控和调制工程造价和成本计划。保障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在实际施工阶段有序开展计划,预防施工成本浪费问题,同时可以提高整体施工进度,避免因为工作失误延误工期。
5.5 培养专业团队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团队综合素质关系到建筑项目造价效果。因此需要提高施工团队的素质,加强监控施工场地,培养施工团队成本优化理念,落实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建筑工人的成本优化意识,提高作业流程的规范性,并且利用专业方法提升作业流程,进一步优化施工成本。同时需要建立管控体制,提高施工团队的警惕性,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增加资源浪费的情况。
施工单位还要打造专业造价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数字,可以综合利用激励和保障措施等,保障造价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此外需要和造价挂历队伍深入交流,使自身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并且不断在造价管理队伍中吸收优秀的人员,使其造价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造价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对于市场发展具有敏感性。在造价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投资,严格选择造价人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人员培训,优化处理建设工作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造价项目。
5.6 完善监督机制和成本核算制度
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有利于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效果,建筑企业需要制定监督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浪费施工材料,同时可以提高资金支出的透明度,保障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为工程最终阶段是竣工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检验核查每个阶段和环节。提高建筑企业竣工阶段的成本优化意识,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可以核算工程成本,同时可以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问题,结合资金支出情况落实追责工作,向个人落实具体的责任,避免发生类似问题。同时可以评价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的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需要详细记录下来,形成工作经验。在验收结算阶段,需要提高审查力度,通过严格审核相关单位,完成审核工作之后核定工程。提高结算审核工作,合理规划建设后期工作,通过建设结算保障投资方和施工方的利益。
6 结束语
我国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落实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工作,要求建筑企业转变工作思路,提出科学的动态管理和优化控制措施,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