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设计思路与策略研究
2021-04-03毛泳
毛泳
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引言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物,是城市综合体中高度城市化、现代化、投资最大、复合化最高的实践实体。当代我国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尚处于可持续发展初级阶段,同质化、规模化、能耗大、运营薄弱、信息化网络冲击是当下面临的普遍问题。下面以大型商业建筑可持续设计策略为目的导向进行研究,分别从大型商业建筑和可持续设计两条路径进行自身特点的发掘,从而寻求二者有机融合的契合点,并且提出笔者的若干可行性策略。
1 可持续设计在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中的重要性
据生态设计“金字塔原则”,建筑设计因素对建筑性能影响高于服务系统设计和使用者因素两者总和,所以,基于可持续理念的设计是建筑项目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1.1 设计的纽带作用
可持续建筑设计是将各种适用的设备材料和技术集成的过程,是可持续建筑技术实现途径的关键。在实现可持续建筑涉及的各个角色中,如施工企业而言,只是简单按图施工,但就设计而言,涉及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各个环节的纽带[1]。
1.2 决策的有效作用
实现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可持续发展,通过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要求,突破设计领域传统思维定式,将可持续设计理念引入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建筑设计领域,并成为驱动建筑综合体决策实施转变的基础,为各利益主体及各专业互动决策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可持续设计基本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充分结合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自身特性所形成。主要分为以下五项原则:
2.1 集约性
集约,顾名思义就是将大量的建筑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管理,是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发展的核心属性,是最基本的条件制约。可持续性城市建筑综合体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指导,有效控制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建设投入与运营能耗,既不一味追逐高标准、高规格,也不一味压低建设成本,以集约适宜衡量建筑性能和确保项目成功,是项目初始阶段构成可持续设计策略的重要任务[2]。
2.2 整体协调
整体协调,主要是运用整体辩证观点,引入全生命周期理念,避免割裂与鼓励地看待形式,强调建筑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强化节约与经济的统一关系。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一经出现,即以其巨大体量、复合化功能优越性赢得各方青睐,发展极为迅速。设计中,应放眼全局、统筹兼顾、多元并举、扬长避短、致力于完善优化系统结构,寻求整体上突破。
2.3 灵活适应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随生活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使得经营和使用需求具有动态和调整性。这一特点要求建筑从最初的决策规划阶段开始强调灵活适应性原则,来实现建筑功能的供需动态平衡。“灵活”是解决动态需求问题的方式,“适应”是通过可操作建造手段实现供需平衡的目标。
2.4 开放原则
在建立多维、多层次的设计策略体系时,考虑框架、层次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开放性,便于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策略体系时,随需求变化进行指标增减和修改。指标的选取和影响因子权重应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修正。
2.5 关联互动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策动力”,通过在城市中置入必要的“触媒”,激发城市所固定的生命本性,促使其自然生长、有机进化,达成完整形态。对城市产生策动作用体现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建设开发活动往往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能够置换城市中需要更新和改造的区域,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商业建筑综合体通过建设和运营带动区域的消费潜力,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精神文化方面,往往能对区域的城市环境水平和社交属性起到至关重要的支配作用,成为城市形象的关键和交流窗口。
3 大型商业综合体可持续设计策略
城市人文环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以及聚集的场所,因此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通过良好的造型,使城市获得良好的形象,也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环境,通过营造一个宜人的空间来优化城市空间。大型商业建筑除了利用低碳,环保,节能等新技术、高科技手段,还可以从建筑设计本身出发,运用可持续性设计策略,给城市的发展、精神领域、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下面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如下几点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3.1 项目概况
深圳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筑总占地约5.4万㎡,总建筑面积约60万㎡,是一个集高端公寓、办公、商业、酒店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建筑项目。
选择该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原因如下:首先从项目规模上以及功能的复合、交通上的复杂性来看,对周边的交通及环境有一定影响力,同时还兼顾了周边的休闲娱乐、办公、银行、邮政等运营,这些均能符合本文所要研究的大型商业建筑的定义。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的可持续设计需要以城市发展为基调,设计过程中运用多元的设计手法,如:生态性、高效性、集约性、地域性等设计。并结合项目周边的交通特点,合理布置建筑的人行、车行出入口,使之得到最优移动性和可及性。同时通过营造室内外良好的微气候条件,使周边的人们乐于在本项目内部开展社会娱乐休闲活动,完整地利用了本文所提出的可持续性策略,并验证了各项策略的可操性。
3.2 可持续设计策略应用
3.2.1 城市互动策略。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以城市为背景,与城市环境生态产生互动性关联,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炼、对社会的开放程度,将建筑转换成生态环境互动建筑,对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环境生态产生理性协调、场所营造和辐射效应。本项目在设计营造过程中鼓励环境自然生态的实现机制,成为区域乃至城市的标志、精神中心和价值体现。如基地内建筑总体北高南低,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线,主要观景界面面向深圳湾方向。与深圳这个城市的地域特点、城市文化很好地相融合。在地块西侧为60m宽公共绿化带,该绿化带贯通项目基地,是片区重要生态通廊及城市景观界面。生态通廊与滨海景观的联系,构筑并完善了片区的都市生态系统,为区内人口提供了绿色的休闲空间,充分利用了周边的生态资源。本项目的景观设计结合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手法,将建筑底层尽可能满的去种植绿植,并将不同种类的绿植组合种植,使项目不需要借助设备就能达到自然降温,增湿效果。本项目选址是在城市功能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多条城市的交通路径,高效、通达。结合各种高效性的措施可以使本项目的大型商业建筑大大节约资源消耗,同时让大型商业建筑更为高效的运作。可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大型商业建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各功能子项的使用效率,可将多种不一样的功能有机结合集约化处理,同时室内需要通过合理布局、平衡处理,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3]。
3.2.2 空间组织策略。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上,需要结合所在项目区域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对建筑整体构成加以分析,以某一适宜体系充实空间。本项目是集高端公寓、办公、商业、酒店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多种功能复合叠加,采用高效集约的功能空间布置方式。规划布局上合理组织,各功能交叉错落,结合立体式交通体系使每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大型商业建筑,满足多样化的城市人群需求。本项目在同一空间并置和重叠的多种功能,增加了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多种功能对空间的需求,实现了功能空间的可持续设计。基于城市居民公共行为的适应性,如餐饮休闲社会、购物步行交通、旅游购物等。通过整合功能,可以改善商业空间内部的资源利用,促进人们的生活。另外,本建筑的空间设计时考虑了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异性和适应性的空间,可以随着环境的适当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内部空间动态化。增加空间适应性的原则需要空间以中性的形式出现,中性空间可以利用混合空间的功能。由于功能的变化,内部空间似乎并不突然和孤立。另外,通过延续化消费空间的叠加表现为功能空间、时间和多重流线的叠加。
3.2.3 活力社交场所营造策略。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场所之一,商业综合体提高室内公共空间的空间感受,对塑造商业综合体成为充满个性的社交场所以及影响周边甚至辐射整个城市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本项目在活力社交空间提升策略主要包括合理设置休憩空间、人性化空间尺度以及创造高品质景观空间这几个方面。
合理设置休憩空间。通过调研发现创造复合型的公共休憩空间,能激发多种行为方式的可能性,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而充满生机活力。本项目将公共休息空间与中庭空间复合,中庭空间是商业综合体的核心部分,可以吸引客流形成聚集、增加周围店铺曝光率,起到了活跃空间气氛的作用。在垂直方向,局部突出错动形成休息空间,空间本身变成一种互动性的景观,更有利于视线的交流和贯穿。
人性化空间尺度。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公共空间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并在心理需求的指导下,设计出尺度合理的公共活动空间。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知觉,都会影响到我们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体验和感受。如本项目设计非常注重细节,顶界面、侧界面与地面均很细致,颜色与形式上的变化避免了单调。充分运用触觉元素,水平界面,如儿童活动区铺设的防滑垫、休息区铺设的大理石和地板革的地面等,垂直的侧界面如凹凸变化的红砖墙面;共享客厅采用一种新型聚酯类薄膜,这种轻巧、柔软的粉色薄膜在感觉上与生命体更加亲近,让人感觉梦幻、神秘。
高品质景观空间。景观空间可以激发出个人对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思考,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项目的景观空间与休息座椅结合处理,还与垂直交通空间复合设计,以营造出可观、可看、可玩、可歇的良性景观,创造复合型景观空间,烘托温馨舒适的商业氛围,打造舒适宜人的景观空间。
3.2.4 其他可持续性技术应用。建筑大量能源的损耗均是在外墙的围护结构上,对外墙材料的选择,是降低能耗的关键。因此在本项目的外围护结构的主材及保温材料的选择上特别重视。在项目上采用了外围护保温措施的有:屋顶、架空楼板、地面和外墙,均满足国家要求的热工系数标准。屋面上不仅采用绿化屋面,还采用了高反射屋面,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建筑外立面用的是双层幕墙可呼吸系统,由两层外循环玻璃幕墙组合而成,其中由外面的一层幕墙,以及里边的一层幕墙,还有中间的电动遮阳系统以及通风装置组合而成,可大幅降低空调的能源消耗。在建筑内部的空间结构设计上,注重对风环境的研究和利用,让室内有良好的气流组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的体现则是地下车库的光导照明系统的运用。
4 结束语
未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大型商业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建造,并且其发展趋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重点从操作层面进行提炼、梳理和总结应用,从实践角度构建针对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希望能为日后综合体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