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种植模式初探
2021-04-03张巧玲姜颖倩
张巧玲 姜颖倩
1.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 常德 415000;2.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17
引言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对植物的设计与栽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栽植植物,已成为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分析开展植物种植模式的必要性,在城市公园绿化中观赏性和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植物种植模式的探讨。与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等概念不同的是,植物种植模式更强调观赏与生态的高度统一,在总体布局的基础之上,考虑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同时考虑绿地覆盖率等。加强园林植物的种植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将促进城市公园绿化土地的集约型发展,提高观赏性和生态社会效益,促进我国城市绿化向着良性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1 常德城市公园绿化建设现状
常德,古称“武陵”,又名“柳城”,是湖南省首个国家园林城市,素有“梦里水乡”、“桃花源里的城市”之美誉。在多年的园林绿化建设实践中,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依托太阳山、河洑山、德山、沅江、穿紫河、柳叶湖“三山三水”的独特自然禀赋,规划建设中形成了以太阳山、河洑山森林公园为屏障,以沅江风光带、穿紫河风光带、环柳叶湖风光带为绿脉,以城市道路绿化为骨架,以滨湖公园、屈原公园、白马湖公园等为绿核,以街头绿地、小游园为绿点完整的绿色网络。打造“生态型、文化型、节约型”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1]。
2 城市公园绿化观花植物的高效种植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筑的不断增加,城市地面大都被钢筋混凝土及沥青所覆盖,其绿化面积很少,形成了水泥森林。随着绿化用地的紧张,原有的绿化栽植方法已经不能高效满足城市绿化的发展需求,城市绿化正在由地面绿化向空间立体绿化发展,寻求更高效更节约的植物种植模式,这已成为发展的必要趋势。
2.1 园林植物的观赏性搭配种植模式
(1)水平与竖向相统一。在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的选择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水平方向上例如孤植、对植、片植、丛植、列植等样式,竖向结构上即植物层次结构例如乔-灌-草、乔-灌、乔-草以及灌-草等。在遵循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搭配方案,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以常德滨湖公园为例分析园林植物的种植模式:乔木层:黑松、香樟、泡桐、樱花、桃、棕榈、紫薇、桂花、柳树、国槐等;灌木层:龙爪槐、海桐、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红花继木、罗汉松、高山杜鹃等;地被层:麦冬、狗牙根、沿阶草、萱草、大吴风草等;园林植物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增加乔灌草的应用比率,既可增加单位空间绿化量,也可增加夏季阴凉面积,又可改善冬季绿地景观。
(2)形态与色彩相统一。园林植物的形态千姿百态,例如:尖塔形(雪松)、棕榈形(棕榈)、球形(五角枫)、攀缘形(紫藤、地锦等)。叶子的形态多种多样,例如针形(雪松)、心形(紫荆)、掌状(元宝枫、梧桐)、马褂形(马褂木)、扇形(银杏)。叶子的色彩变化多样,叶色呈深绿色者,例如:油松、圆柏等;叶色呈浅绿色者,例如:水杉、落叶松等。将不同绿色的树木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丽的色彩感。在暗绿色针叶树丛之前,配植黄绿色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
园林植物的花、果实美丽芬芳,例如:艳红的石榴花开放时如火如荼,会形成热情兴奋的气氛;紫色的丁香盛开时似乎赋有悠闲淡雅的气氛;繁密雪白的绣线菊、三桠绣球,则形成了一幅恬静自然的图画。有些园林树木的果实,不仅美丽可赏,而且富于诗意,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在诗中描绘红豆树等。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有其观赏的特性。根据美化配置的需要,通常园林植物种植模式多种多样。
2.2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搭配种植模式
在城市公园中一般设置亭台楼阁等园林景观建筑物,可以采用和水平面相垂直的壁面绿化,在各建筑物的表面进行绿化。通过筛选部分具有缠绕、吸附、钩刺及卷须等攀缘特性的观花植物,例如常德白马湖公园,爬山虎、络石、油麻藤、紫藤等植物,栽植于园林景观建筑物旁,使其覆盖休憩亭、廊架等,达到生态效益与观赏性的高度统一。
其次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的搭配比例合理,常德城市公园中主要应用的乡土树种有香樟、桂花、茶花、紫薇等,引进树种长势较好的植物有栾树、日本晚樱、黄花决明等,生态效益较好。
2.3 园林植物的社会效益搭配种植模式
城市绿化中园林植物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内涵建设,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城市公园绿地使植物景观成为城市居民走向自然的第一堂课,以其独特的方式启示人们应和自然和谐共处。例如,知识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常德诗墙公园和屈原公园是城市绿化历史中较为悠久的两处公园,十分注重人文景观的营造,园林植物结合园区的建筑、景石、小品进行种植设计与栽植。保健型植物群落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热爱生活;观赏型植物群落则激发人们爱美、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园林植物群落空间还能带给人们美的感悟和享受,陶冶情趣,净化心灵,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和竞争力[2]。
3 结束语
园林植物的种植模式目前尚未形成一种理论,有待充分的挖掘和研究。按照科学的种植模式,仿照粮食和蔬菜进行间套种植,提高观赏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近年来各城市公园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形成的园林植物高效种植模式的一大趋势。在确保观花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水平观赏面积一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园林植物垂直方向的种植面积,从而提高了城市公园的整体绿化率和覆盖率,于是探索总结出了城市公园绿化园林植物的高效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