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措施

2021-04-03陈飞

建筑与装饰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加剂骨料运输

陈飞

郎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徽 宣城 242100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的地上面积总计150000m2,该建筑设计有三层地下室结构,基础底板的厚度要求在平均为2.5m。按照设计要求并对基础底板进行测量和分析,该处建筑施工工程的底板分为了三个部分。基础底板的质量会受到如含水性,温差,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开裂,下沉等问题。所以要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程序和技术要求,在浇筑基础结构时要避免其影响因素,对施工温度的控制,和施工材料的严格把控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1]。

2 质料的质量管理

2.1 水泥的质量控制管理

水泥作为钢筋混凝土的主要用料,其有着多种多样性,和不同的强度、硬度,在施工前要确定好投入什么型号的水泥,在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性,达到质量要求。水泥在生成时,会加入一些矿物质材料,掺入的材料为水泥的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掺入决定了水泥的特性。综合分析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高层建筑,且处于高温环境下,所以要选择耐热型水泥物料,可以采用矿渣水泥,其具有耐热性,不易产生热化现象,矿渣水泥还具有收缩性小的特征,在经过水化作用时,水泥会产生膨胀,此时会产生一定的抗压能力,即使是在稳定骤然发生变化,其形变也会极其微小,避免了由于温差变化造成的开裂缝隙等问题。

2.2 骨料的质量控制管理

混凝土中还包含了颗粒状物料即称为骨料,骨料按照不同比例的混合体现出混凝土的不同强度、变形程度、耐久性能等。根据该工程的实际生产需要,对其抗拉强度和抗渗水性能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物料和石子物料作为骨料。石子物料控制其颗粒直径大小在5~20mm范围,作为粗骨料,加大石粒的掺入可适当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也可缓解缝隙的开裂。细沙的颗粒系数控制在2.8~3.0标准范围,作为细骨料。

2.3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管理

混凝土的组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掺和物料,外加剂的混入,外加剂的混入影响了混凝土的凝结板结时间和搅拌时的和易行,所以外加剂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一般的外加剂有矿渣粉,煤灰粉等物料。但由于该项工程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可加入一些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外加剂,膨胀剂的作用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水性能;聚丙烯纤维可以避免裂缝的彻底断裂而形成断面层的重大问题[2]。

3 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

3.1 施工前期的管理工作

在工程准备正式进入施工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方案是保障整个建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要点。要对管理人员的明确,一个项目中有管理监督人员,技术人员,实际施工人员等,都对其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加以明确,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和制度进行监督管理。严格审查技术人员的技术资质和水平,培训专业技能和知识,避免不规范化操作造成事故损失。

3.2 混凝土的输送与灌筑管理

(1)混凝土的运输安全管理。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需要将从搅拌机中运输到需要灌筑的施工现场,这一过程的时间和运输方法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管理的。在混凝土的运输中,应设计好运输路线,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次数和运输时间,而且要在运输途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度,避免发生沁水,砂浆分离,流失等现象。还要保障运输的混凝土量能够达到一次灌筑的需求量,保障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一次性的灌筑,其运输路线要保持顺畅,保障混凝土提供的连续性。

(2)混凝土的灌筑管理。混凝土灌筑前,还要对灌筑低的体积和环境进行测量和分析,检测模板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详细记录钢筋的插入位置和数量分布,和孔洞的位置数量。然后将模板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堵住孔洞和缝隙,对于基底的浇筑,还要设有排水系统和防水装置。灌注施工开始前,还要对泵送管道进行检查,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强度系数选择不同的泵压力,并且要确保运输管道的顺畅。在灌筑施工中的工序原则是由低处向高处分层灌筑,每层的混凝土厚度要均匀,且根据不同的夯实方法、钢筋数量和结构进行厚度的调整。

3.3 养护技术管理

混凝土的护养即是混凝土在后续的板结与硬化过程中,是水泥与水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该反应称为水化反应,水化反应是否充分,需要提供充分的反应环境,这一工序就是混凝土的养护技术。如果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不完全,就会产生迅速收缩,形变严重,导致开裂等问题,所以在灌筑完成后,要对其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洒水降温,保持其表面的水分含量,科学调整温度变化,做好连续性的养护工作。

3.4 混凝土灌筑节点工序的安全控制

混凝土灌筑施工中,节点的施工技术处理是该项工程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节点通常是存在安全隐患最大的部分,也是在工程施工中工序较为复杂且操作较为困难的地方,所以对节点的质量控制要严格遵守其标准。节点是建筑中各个构件之间作用力的相互作用连接的点,节点的工程技术处理直接影响到该建筑的抗震能力。所以,该技术要求是保障整个建筑在不可抗拒因素发生时的抗风险能力。因此,要在施工前对各节点的标注明确分析,及时发现设计节点构造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后续的施工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3]。

4 结束语

在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情势下,高层大型建筑的不断产生,大体积混凝土的灌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在施工实践中得到经验和解决办法。大体积混凝土灌筑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程项目,其灌筑质量直接影响了楼体的质量安全,所以对其施工质量管理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标准。在国家大力提倡科学、合理综合利用土地的方案,建造安全稳固的大型建筑是建筑行业施工单位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外加剂骨料运输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主要性能对比分析
骨料自动温控技术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