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智慧建筑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2021-04-03祝肖烈

建筑与装饰 2021年6期
关键词:运维可视化报警

祝肖烈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22

引言

对智慧建筑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方向应用做了一个系统性的介绍、分析和判断。

1 IBMS集成管理系统的产生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及园区的建设增多,各种新技术和新系统,在公共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中机电设备数量逐渐增多,如何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随之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就是在这个时期引入中国的,系统主要是将变配电、给排水、暖通空调等建筑机电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系统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是BA只是集中了部分的机电设备,很多其他的系统包括安防系统中的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入侵报警、巡更系统、停车场系统,其他系统如智能照明、信息发布等均未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在这些系统诞生的时候,计算机系统功能还不够强大,界面不够友好,基本上是以单机色的显示屏,用编号和代号标志实际建筑中的各个设备点位,这带来的操作门槛和管理的文化素质要求,以及对建筑的结构和位置的熟悉程度的要求,都非常高。

2 IBMS集成管理系统的发展迭代

到了21世纪初的时候,国内原创诞生了第一代的IBMS系统,突出的特点就是集成。不光是BA系统的集成,而且是跨系统的,包括安防系统、消防系统、信息化系统的大集成。同时通过二维的电子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软件通信协议对接的形式,将各个系统统一接入到一个平台上进行展示和管理,并且界面更加直观,操作的门槛也更低,同时能够积累各个系统的设备在运行中日积月累产生的大量数据。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集成管理平台经历了多系统集成的第一代、跨系统联动的第二代、运维管理的第三代的快速迭代,发展的趋势是应用和展示[2]。

3 传统IBMS集成管理系统到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的跨越

从常规的集成管理平台到量身定制的运维管理平台,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把软件平台的价值抬上了一个台阶,因为之前的集成平台仅仅是对机电设备做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部分高频功能的控制,以及设备报警的管理,没有与使用人员发生联系,这不是一个闭环系统,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在大部分项目运维人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就发挥不出应有的设计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业内说集成平台没有用的原因。到了运维管理平台,第一次突破性地把运维管理人员纳入到运维管理的闭环中,将设备运行监测、集中控制、设备报警管理,通过一整套运维管理流程,形成一个信息和任务的流转分发的中心,什么级别的报警,什么类型的报警,通过运维管理流程分发给不同的手持移动端定制化APP的运维人员手中,从而使得运维人员开始从对时间和后知后觉的低效率的值守,转变为对任务事件和先知先觉的高效行动。同时在运维管理系统中给每一台设备都进行了唯一二维码的设备档案的建立,使得每一次对定期巡查、维护保养、故障维修等的经验,都可以转化为可以分享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果,通过运维管理平台的有效运转,可以实现设备与人员的自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全部在平台上流动起来,积累起来,就为后续继续深化开发更加全面的管理平台打下了基础。

比如应急指挥的应用:如果园区中发生了陌生人闯入,或者人员走失的情况,通过移动端或者平台端,就可以输入要寻找的人的近照,或者与公安系统的黑白名单打通,通过监控的结构化识别,找出要找的人,按照预案,把任务通过管理平台分发给后勤与安保人员,沿着拍到要找的人经过的监控,按时间顺序进行排查和寻找,这一过程中其他人是无感的。在诸如此类的具体场景中,运维管理平台所能发挥的空间是极为广阔的。因为各个子系统就像人的皮肤和五官等感知节点,各个运维人员就像人的手脚等行动节点,而运维管理平台就像人的大脑,把人的感知和行动进行有机的指挥和协调。最终达到运维人员有序调度,设施设备高效运转,使用者能体会到便捷和智慧的服务过程。这是运维平台在应用方向上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一些探索在进行当中。

4 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的三维化

运维管理平台的顶层平台的属性,决定了平台在可视化方面发挥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各个子系统和运维人员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各种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示出来,以供管理人员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建筑本身是一个空间概念,随着BIM模型、U3D模型等三维模型的广泛应用,运维管理平台从二维跨越到三维的时机逐渐成熟,所要解决的关键在于模型的调用和融合,需要大量的辅助资源,比如三维轻量化引擎对模型的转化效果和加载速度的要求等。一个建筑在运维管理平台上的展示方式,就是一个等比例缩小后的模型,可以让运维人员进行各种模拟操作。

三维模型条件下的运维管理平台是高阶的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它结合了应用、大数据及可视化。从报警管理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信号关联,直接跳转到具体设备所在的空间位置,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效果的开发,达到直观管理的效果。从运维管理的角度来说,在三维模型中的空间感更强,可以更加高效地管控任务和工单的处理过程,对运维人员进行实时的指挥。直观和宏观的三维展示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通过视觉了解项目,给出指导意见的阶段,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和层次。

5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智慧建筑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发展来源、现状以及发展方向的分析及判断,常规情况下一个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预算,往往还不到一个项目智能化系统整体预算的5%,但非常有使用价值,可以瞬间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如果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逐渐普及,那么区域级的、全国性的管理平台就可以建立,下接多个单体建筑平台,更可以达到不同项横向对比借鉴,逐渐优化管理水平,减少设备损耗和能源消耗的目标,向真正做到智慧建筑迈进。

猜你喜欢

运维可视化报警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风电运维困局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