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03王志

建筑与装饰 2021年6期
关键词:抗震性抗震房屋建筑

王志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引言

日前,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对于房屋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对此,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要充分发挥功能,抗震效果强,抵御自然侵害的能力强,房屋的使用寿命才更加持久,人们在生产工作中才能无后顾之忧。

1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原则

(1)重要作用。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地震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的特征。地震一经发生,势必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人民生命财产都会受到严重损失。此外我国城市人口增多,房屋建筑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房屋建造中加强抗震性设计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能增强房屋的稳定性,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且还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的设计水平和建造能力,意义重大。

(2)基本原则——整体合理性原则。在房屋建造设计的过程中,先要考虑整体的设计和规划,将抗震性设计融入整体当中,而不能分开割裂地随意设计,保证设计能够适应标准的需要。在符合整体的要求之下,抗震性还具有特殊性,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综合考量各方面的需求,提升设计的科学技术性,保证房屋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2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遵循设防标准

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遵循“双轨制”的模式,抗震设防标准的设计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高低程度。现行标准以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为参数,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型,建筑物若被划分至甲类、乙类项下,有关部门就要求其能够达到6~8度的抗震烈度,具体设计中,甲乙两种类别建筑物的抗震烈度应当比当地的统一标准要高;建筑物若被划分至丙类项下,建筑物要与当地统一标准相当;建筑物如若被划分至丁类项下,建筑物设计标准应适量低于当地的统一标准。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有不同的设防要求,在开展抗震性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循不同类别的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因地制宜,设计的房屋要符合当地发展和需要,保证房屋稳定和安全,进而发挥房屋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用,实现其价值[1]。

2.2 设置更多抗震防线

房屋建筑设计是一项体系性较强的结构性设计,地震防线的设计也需要遵循复杂的结构设计特点,要连接不同的构件,使紧密地联系。使房屋更加稳定安全抑或为了应对余震,就要为房屋设置更多的抗震防线,获得更多一份的保障。具体来说,房屋在建造中要选用质量较高、延展性较强的原材料,在地震来临时,房屋建筑可以拥有强大的抗挤压和抑制变形的能力,再进一步设置适当的抗震部位和添加其他有关的建筑材料,房屋会获得更好的抗震性能[2]。另外,采用必要的手段减轻地震的破坏力,加强分散和耗损地震能量,利用屈服区的布

置分散机制,减少针对房屋的大面积破坏,保障其安全稳定。

2.3 合理规划设计建筑

(1)建筑选址合理。地震是一种自然地质灾害,破坏性较强。房屋建筑在设计时,最先考虑到的选址问题。首先,房屋建筑选址土质应当是较为坚硬的,不能选取松软易塌陷的土地,很容易导致沉降,有损房屋的稳定性。其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远离容易发生引起地震的区域,远离火山口,进而减少房屋损害。最后,大地震发生之后会带来余震,容易引起泥石流等地质自然灾害,建筑物选址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避免多重威胁。

(2)加强地基建设。选择好建筑场地址后,在房屋建造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地基建设,地基稳定,则房屋稳定。要增强地基的刚硬性,对地基实现统一规划设计,确保整体结构稳定。要严格遵循地基建造的规范标准,夯实地基,确保其密实性,同时加强地基与建筑上部结构的联结,合理应用构造柱,维持房屋整体稳定。

(3)加强房屋结构设计。针对房屋的结构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合理设计房屋建筑的整体高度和宽度。一般来说,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单看高度,高度越高,房屋所需要的承载力就越大,稳定性可能会降低。因此要严格计算房屋高度与宽度的比值,减少房屋的倾斜性,确保建筑稳定,从而降低地震对房屋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针对房屋的平面设计,也要简化流程,减少烦琐复杂的设计,促使整体结构分布合理均匀,缩小偏差,进而提高房屋的刚硬度,减少自身安全威胁,提升稳定性。

(4)设置防震缝。防震缝能够缓解地震所带来的损害,有针对性的保障房屋。具体而言,就是将整体房屋划分几个小部分,每个部分做到相对均匀合理。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确保设计的有效性[3]。此外,房屋内部和地基之间还可以安放隔离层,进一步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2.4 严格计算参数

从最近的地震灾害影响上看,非同一地区、同一类型的房屋建筑,在面对相同的地震等级,被破坏的程度有所不同的。因此,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在房屋设计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保证每一项参数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地震模拟实验得出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参数的计算和核验,从而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2.5 增强房屋刚度

增强抗震性设计,建筑在提升抗延展性的同时还要提高其硬度和刚度。具体表现在三部分。首先,要合理选用钢筋和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选取,要注重经济性和效益性的结合,不仅要确保质量符合房屋的刚硬度要求,也要考虑经济性能,尽可能用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其次,加大对钢结构的利用程度,加固房屋,提升抗震性能。最后,要按照比例加强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规范设计,实现最大刚硬度。

3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的设计中,加强抗震性设计能增强房屋的稳定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抗震性设计要遵循整体合理性原则。建筑设计要遵循抗震的设防标准,设置更多的抗震防线,合理规划设计建筑,严格计算参数,增强房屋的刚度和硬度,实现房屋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和能力。

猜你喜欢

抗震性抗震房屋建筑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古建抗震有绝招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思考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