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加强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研究的思考
2021-04-03沈菊琴李淑琴孙付华
聂 勇,沈菊琴,李淑琴,孙付华
(1.河海大学,211106,南京;2.水利部财务司,100053,北京)
水资源资产(以下简称水资产)负债表可以摸清水资源及水资产“家底”,切实反映水资源、水资产数量以及存量的变动情况,既可对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提高等提供支撑,也是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重要手段。 近年,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水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并进行了试点。 但由于缺乏基础研究,水资源产权不明晰、要素确认与核算缺乏依据、市场“失灵”等问题仍然存在,粗放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而缺乏系统、规范的水资产负债表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前关于水资产负债表的基础研究薄弱、研究重点不突出、对于水资产负债认识不够深入, 系统科学的水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极为困难。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水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中问题的梳理,以期为加强水资产负债基础科学建设,完善水资产负债表编制,充分发挥其对于水生态系统健康和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分析
众所周知,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显示器”,有利于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合理的决策;有利于降低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为企业贷款、交易、投资提供依据; 有利于满足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与财务报表类似,水资产负债表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水利系统一定时期内的水资源开发及管理、配置与使用状况,以及水资产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匹配程度。 与财务报表不同的是,水资产负债表不是一张简单的“会计核算报表”,它是从宏观角度呈现国家或者流域的水资源及水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全面反映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开发、利用、消耗及保护等过程的系统报表体系。 水资产负债表对于深入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提高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反映水资源开发程度,深入贯彻国家节水行动
水资产负债表是摸清水资源、水资产数量及质量“家底”的存量变动报表,可以依据该报表,通过水资产开发程度、水资源资产化率、潜在水资产变动比率、水资产需求满足程度及变化趋势分析等来反映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确定水资源配置指标, 施行刚性约束制度,严格控制开发上限,促进水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强化高耗能产业、区域的用水份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展节水评价,推动工业、农业、生活等的节水减排,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解决水质型、工程型、资源型缺水难题,从根本上化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2.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流域区域空间均衡
水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水资产负债表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考虑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编制水资产负债表,能够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本质上讲,水资源空间均衡指在兼顾可持续发展目标前提下,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水资产负债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能够了解流域、河流、水资源的运行状况,动态掌握实际用水量、水资源总量等信息,为重大引调水的工程决策提供支持,缓解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发展约束,保障受水区用水需求,促进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 评价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提升水资源系统治理能力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是在水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上,构建管理体系的指标框架,并对指标进行处理和评价,旨在达到发现水资产管理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的目的。 一方面,通过水资产负债表检查和校核水资源发挥出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量化工作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水资源系统治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水资源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生态资源,通过水资产负债表展现出来的流域生态保护水质达标情况,能够反映河流在一定时期内的健康程度,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改善流域水质,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提供支持。
4.核算水资产价值量,助推政府市场协同发力
水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兼具普通商品和公共物品的双重属性,结合我国国情,当前政府在参与水资源配置和管理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依靠市场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及调节功能仍有待健全。 水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准确核算水资产实物量,而且能借助水资产价值模型,将生态价值纳入到核算框架,充分反映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人类对水生态、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促进水资源配置由依靠行政手段到政府市场并行,完善水权交易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助推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由此进一步推动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二、现行水资产负债表研究的局限及误区
1.以区域为主体,未能揭示水资产系统演化规律
由于水资源具有流动性、交互循环性、非消耗性、重复利用性等特征,导致水资产的循环过程及规律也有复杂、动态的特点,因而水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是目前编制的水资产负债表大多以区域为主体,将整体性、地域关联性强的水资源系统强行划分为各个行政单元,从统计学角度计算水资源数量及周边供水情况,难以从全局反映水资产的利用程度和管理水平,更不能揭示流域上下游水资源→潜在水资产→水资产→水资源之间的演化规律,不利于巩固河湖综合治理现有成果。
2.基础研究薄弱,技术问题难以解决
目前,关于水资产负债表的基础研究较为薄弱,技术难题已成为水资产负债表体系构建的主要短板,主要表现为水资产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报表编制等方面。 一是水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虽然现有文献对水资产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目前仍有一些学者把水资产等同于水资源,未能真正体现水资产的内涵及特征。 二是水资产和负债核算的标准和方法不一,且核算以实物量统计为主,缺乏反映水资源质量、供需程度、生态环境等的价值量核算。 三是简单把会计报表结构用于水资产负债表的构建中,未考虑到水资源与传统财务指标的区别。
3.认识不统一,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自2015 年以来,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不断推进,但是规范、科学的编制原则和体系尚未形成。 水资源系统具有流动性、复杂性等显著特点,水资产负债表构建也处于摸索时期。 由于缺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水资产负债表的主体、概念、基本假设、作用、目标等仍存在诸多争议,多数学者、专家各抒己见,编制思路和逻辑结构不清晰,导致水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进展缓慢。
三、水资产负债表构建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提高产权意识,注重分析水资产系统演化规律
水资产权属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资产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而影响到水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客观性。 但是目前我国水资产权属意识薄弱严重制约了水资产功能的发挥,故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开发权、收益权、监管权等权利主体及其职责范围,确定水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应是关注的重点。 再者,就水资产而言,在其运动及使用过程中,与水资源和潜在水资产存在复杂的交替演化现象。 在水资产负债表编制中,不仅要关注水资产的内涵、特点,还要考虑水资产系统与水资源系统的差异性,对水资产系统的循环理论做进一步探讨。
2.加强基础研究,攻克水资产负债表技术难题
水资产负债表编制有助于实现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公益性工程,需要国家资金扶持。 政府应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水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制定科学的核算标准和原则,客观反映水资产的变化状况,编制出规范、科学的水资产负债表,为推动河湖治理和水生态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3.兼顾流域和区域,因地制宜编制水资产负债表
水资产负债表不仅涉及水资源、水资产数量,而且关系到生态价值核算,这就要求在报表编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流域水资源状态,还要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收集完善的报表编制数据和材料。 此外鉴于我国地大物博的国情, 还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流域河段的水文特征、生态环境等因素编制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水资产负债表,以动态反映水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