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刚烈谋士
2021-04-02盛楠
盛楠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在《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陈宫的戏份并不多,但在群雄逐鹿的裹挟中,他刚直无畏、算无遗策,能谨慎择主并践行忠义,最后冷言讽曹,大义赴死。陈宫的刚直忠义永恒存在于所有追求真、善、美的正义之士心中。
打开《三国演义》这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群雄逐鹿,列土封疆,硝烟四起。谋士为主公请命,建功立业,扬名于乱世。古代明主视谋士为肱股之臣,尤逢三国乱世,更是求贤若渴。刘备“三顾茅庐”幸得诸葛亮辅佐,被传为佳话;曹操悲恸于郭嘉辞世,长叹:“呜呼奉孝!悲哉奉孝!”;孙策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陈宫却没有这般幸运,他命途多舛,颠沛流离,先投曹操,悲愤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狂言;转投吕布,可吕布刚愎自用,最后为曹操所擒,于是陈宫杀身成仁。陈宫之死非其“不智”,相反,他的死是其怀抱刚直正义对乱世尔虞我诈的嘲笑,是其天生栋梁之材却无从施展的无奈。
陈宫并不是《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随着吕布命殒白门楼,陈宫的戏份戛然而止。作为乱世谋臣,陈宫深受儒家“安身立命”思想的影响,至死不改变对曹操的看法,坚守对忠义的信仰。“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是陈宫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
一、刚直无畏,算无遗策
(一)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忠厚耿直的正义胸怀
陈宫本是一名县令,获悉刺杀董卓未遂的曹操在当地被拘捕后,感念曹操忠于汉室,甘愿追随他左右,于是他们一起亡命江湖。当他们逃到与曹操相识的吕伯奢家时,仁慈仗义的吕伯奢热情接待了曹操这个被朝廷通缉的要犯,得知曹操喜美酒,便亲自去集市买酒。生性多疑的曹操听到门外霍霍的磨刀声,以为吕伯奢假意留宿,暗地却想杀了自己邀功领赏。于是曹操和陈宫拔出佩剑,将吕家男女老少杀死。就在他们准备逃走之时,突然发现猪笼里躺着一只四肢被捆的小猪,这显然是吕伯奢一家想杀猪款待他们,却因曹操的猜疑招致灭门之祸。
在他们慌不择路的半途,曹操又拔刀刺死了无辜的吕伯奢。陈宫愤怒了,他心中的英雄竟是这么一个多疑、奸诈、残忍的小人。面对陈宫的怒斥,曹操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搪塞。陈宫顿时对追随曹操懊悔不已,曹操的所作所为与自己恪守的正直仁义背道而驰。
是夜二人同寢,陈宫彻夜未眠。面对熟睡中的曹操,陈宫几欲杀之。在他看来,曹操杀董卓匡扶汉室,是英雄之举;可是屠尽对他有恩的吕伯奢一家,却是道义不容。陈宫胸怀报国之志,跟随曹操是为了大展宏图,可他刚直正义,无法忍受曹操近乎冷血的残忍与无情。“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于是,陈宫插剑上马,走了。
(二)审时度势的独到眼光,足智多谋的超群智慧
蜀汉的诸葛亮、徐庶,曹魏的郭嘉、荀彧,东吴的周瑜、陆逊,声名远播。陈宫作为吕布的第一谋士却鲜为人知,但陈宫的聪明才智绝不亚于这些名士。
1.机智与谨慎
在失去最后一个盘踞地定陶时,吕布收集残兵弱马欲与曹操再战,陈宫劝说:“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听了这话,吕布想投靠袁绍,陈宫又建议:“先使人往冀州探听消息,然后可去。”吕布派人打探后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袁绍要和曹操一起对抗他。最后经陈宫指点,吕布去徐州投靠刘备,刘备许其在小沛扎营,他们总算有了安身之处。
2.审时度势,助力吕布开疆拓土
张飞醉酒打了部将曹豹,于是曹豹密投吕布并愿助吕布袭徐州。吕布拿不定主意,便来找陈宫商量。陈宫说:“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吕布终得徐州,实力大增。
陈宫劝吕布投靠刘备是为了共抗袁术,后来转而联袁术,是为了共抗曹操。事实证明,审时度势、合纵连横才能以弱胜强、行稳致远。
二、谨慎择主,践行忠义
(一)从弃官随曹到弃曹择吕
陈宫得知曹操就是刺杀董卓的勇士时,一度热血沸腾:“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当曹操枉杀吕伯奢时,陈宫曾怒斥:“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判断是非曲折,郭嘉深知曹操的奸险狡诈却倾心辅佐,他看中的是曹操远大的政治抱负与出众的军事才能;陈宫从道德仁义出发,认为曹操是心狠手辣、老奸巨猾的“狼心之徒”。陈宫也深知吕布的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但他认为相比曹操的诡诈奸险,吕布的心智较为单纯。在白门楼,曹操暗讽陈宫不识人,陈宫说:“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曹操问:“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陈宫回答:“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由此可见,陈宫离开曹操转投吕布是他爱憎分明的是非观念与孤傲无畏的高洁个性的选择。
(二)哀叹吕布不从其计,践行忠义从一而终
吕布勇猛无比,终究只是一介匹夫,他胸无大志、刚愎自用,不纳陈宫之计而几遭灭顶之灾,血的教训并未改变吕布的个性。陈宫也曾失望过,哀叹命运坎坷,但他并未考虑易主而侍。“忠臣不事二主”是陈宫的执着,是他对主公的忠义,他不会像许攸那样因主公袁绍未采纳自己建议就大呼“庸主”,改投曹操后又卖主求荣,导致官渡之战袁绍集团的惨败;他也不会像贾诩一样见风使舵,多次易主。陈宫忠心吕布,只为践行臣子忠义。
曹操深知吕布集团的核心人物是陈宫,要除吕布必先除陈宫,所以他托付陈珪、陈登父子二人一起去辅佐吕布,以离间吕布和陈宫的关系。狡猾的陈氏父子很快博得了吕布的信任,陈宫明白这父子俩是祸国殃民之辈,屡次规劝吕布当心,而愚钝的吕布以为陈宫是妒忌二人之才,开始冷落陈宫,不再听取他的建议。面对吕布对自己的不信任,陈宫只能默默感叹:“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此时的陈宫已经绝望,他料到早晚有一天自己会跟吕布集团一起沉没。当陈氏父子露出真面目时,吕布才恍然大悟,可是为时已晚。吕布的手下将领高顺曾说:“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吕布性格上的缺陷注定了他日后的惨败。在曹操夺去徐州,欲攻下邳城时,吕布没有采纳陈宫之谋,错过了最后一次杀曹良机,最后导致整个集团的覆灭。
三、结语
陈宫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文人的命运在云谲波诡的乱世是脆弱的,成王败寇的现实决定了只有随波逐流、见风使舵才能保全性命。但陈宫蔑视委曲求全之辈,始终保持着士人风骨,他的刚直忠义永恒存在于所有追求真、善、美的正义之士心中。
(河南省中共安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