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境在中国“诗电影”中的体现
2021-04-02郭宇
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反对传统的电影形式,追求电影的想象与诗意,由此产生了“诗电影”。诗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便拥有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传统美学意蕴,所以,诗电影与“意境”在很多方面是有交叉的。本文将意境与诗电影联系起来,旨在探讨意境在中国诗电影中的体现。
一、诗电影的起源
从内容方面来说,电影可以划分为爱情片、犯罪片、战争片等。此分类从侧面突出了电影长于叙事的特点,这是因为受到文学领域叙述性文体的影响。与此同时,诗歌、散文等抒情性文体也对电影类型的多样性作出了贡献,由此出现了诗电影和散文电影。
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力图打破传统电影重写实的特点,主张以孤立的形象、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内容,呈现一种对诗意的追求,这就是诗电影。20世纪30年代,诗电影传入中国,以浓厚的诗学传统为基础,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含蓄隽永等特色,有着鲜明的美学色彩,营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二、意象与意境理论辨析
要谈意境,就不可避免地要说到意象,因为意象是形成意境不可缺少的条件。意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中的“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此处的“象”指卦象,与美学没有关系。真正将意象概念纳入美学范畴的是文学理论家刘勰,其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是指通过想象构成的形象。美学家宗白华和叶朗认为审美意象是情和景的融合,所谓的意象是能够承载情与景的一个事物。当李煜满怀悲愤地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时候,这一江春水就不再只是一条简单的河,它承载着亡国之君的哀怨,此时可以称其为意象。
意境晚于意象出现。意境最早是由王昌龄在其著作《诗格》中提出,他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意境是更进一步的层次,要求诗人在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交汇下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从而营造新奇的意境。司空圖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对意境理论的一大发展,主要是指作品不拘泥于现实,要超越现实、具有独特的想象性。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是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统一,他还强调了情与景对营造境界的重要性。意境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一种抒发主观情思与生命感悟的,形神统一、物我相融、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三、意境在我国诗电影中的体现
我国对诗电影的探索比较早,20世纪30年代就拍摄了《大路》《神女》,后来的《小城之春》《林家铺子》《城南旧事》更是诗电影的代表,此外还有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以及2000年上映的《花样年华》等。这些影片反映了我国诗电影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厚的传统美学意蕴。
(一)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小城之春》是我国诗电影创作史上的一部经典影片。此片化景物为情思,那破旧的城墙、落魄的家园、凌乱的杂草等意象不仅是战争的遗骸,也是这座小镇里青年男女的内心写照,让人联想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凉场景。影片自始至终贯穿着凄然的意境之美。
影片一开始音乐婉转悠长,天色昏暗,玉纹独自在城墙上游逛,菜篮子里装着丈夫的药,身后是被战火毁坏的坍塌城墙。生活就好像是一个无底洞,一眼望不到头却又能够望尽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这样的环境让玉纹压抑、感伤又无可奈何。玉纹的丈夫戴礼言首次出场时,便是坐在一个荒园里缅怀过去,曾经这里繁花似锦、欣欣向荣,如今却荒草丛生、满目疮痍,他的身心也同这经历过战争的荒园一样千疮百孔,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的身体怕跟这房子一样,坏得不能收拾。”在这两个片段里,导演费穆通过残破的景物来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那倒塌的城墙、荒芜的院落正是人物内心的写照,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虚实相生——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中国古典美学追求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艺术境界,这是一个从实境生发出来的、充满趣味的审美想象空间。汤显祖认为“若有若无为美”,我国诗电影同样追求这种美。虚实相生可以使电影摆脱时空的限制,观众可以自由想象镜头之外的场景。
《巴山夜雨》也是一部诗电影,有许多虚实互现、韵味悠长的片段。比如,船舱里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被问到去哪里、做什么的时候,她悲痛欲绝地说自己是去给死于非命的儿子上坟。这时镜头一转,出现的是波涛滚滚的江面,并且江水随着老大娘的讲述而变化。当老大娘讲到儿子的尸首没有找到时,镜头里出现了凶险的漩涡,仿佛儿子的尸体被吞进了这个无底洞,接着惊涛汹涌翻滚,撞在礁石上激起浪花千层。这长达三十多秒的景物刻画极强地渲染出老大娘悲怆的心情。借助这些虚实结合的镜头,观众可以展开无尽的想象,同时勾起心底无法言表的情感,这体现出诗电影深邃悠远的意境美。
(三)含蓄隽永——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较为推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手法,这与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写作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求作者在创作诗歌或文章时,下笔要点到为止,不能太露骨,要做到意味蕴藉,让读者自己品出“韵外之致”。
中国画论中有“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的说法,恰当的留白比满纸浓墨更具表现力,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城南旧事》也大量使用留白,即空镜头、静默等手法来弱化叙事。比如,在秀贞回忆与丈夫相遇时的情景时,影片使用了空镜头,这是表现含蓄隽永意蕴的重要手法。随着秀贞的讲述,镜头从跨院的那扇门慢慢向庭院门推进,又慢慢往回拉,那扇门越来越小,似乎能感知到她饱含着的期待,仿佛下一秒她的丈夫就会从这扇门里走进来。影片最后,伴随着《送别》音乐的响起,镜头推到了满山红叶,一株压着一株,一帧叠着一帧,这五十多秒空镜头的叠化,为小英子父亲的去世蒙上了一层忧伤。镜头是有边界的,景物也是有限的,但是通过镜头传达出来的意境却是无限的,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也是无限的,这与梅尧臣提出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一致。
四、结语
回顾中国电影史,诗电影就像是银河中闪耀着点点微光的星星,虽然从未占据过主流地位,但其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染,彰显了中国独有的东方神韵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通过诗电影中体现的意境美,观众可以在深邃的意境中放飞万千思绪,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辽阔的寰宇翱翔。在众多电影类型中,诗电影犹如一位绝世独立的佳人。如果将我国传统美学思想更多地应用到电影制作中,或许能开创中国诗电影的新高峰。
(长安大学)
作者简介:郭宇(1995-),女,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