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墨呈现内在身分和文化态度
2021-04-02冯峰
冯峰
左和平,1954年生,河北涿州人,原兰州画院书记、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创作委员会主任、兰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兰山印社理事。书画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一、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文化系统美术书法展,首届“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全国书画小品展,首届甘肃“张芝奖”书法展及全国部分城市印社篆刻联展。
进入二十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中国画为引领的水墨不断经过新文人画、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等方式的探索,水墨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形态边界,而且着力探索通过与本土文化传统的有效融合,以体现一种建立中国当代水墨价值尺度与批评话语的自觉。无论如何,水墨通过自身的演变来获得“延续性”“当代性”这种目标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此过程中水墨身分的自觉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水墨身分的自觉不仅仅只是重新定义水墨那么简单的事,最重要的是必须要解决水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内在的身分问题。有评论界认为:“水墨内在身分的自觉是一种文化态度。”
甘肃兰州画家左和平先生一直是我颇为关注的画家。他所创作的戏曲人物画通过画家对戏剧的感悟,通过水墨的内在身分去演绎和幻化中华特色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发展。左和平先生的戏剧水墨始终遵循一种文化认同或者说是文化归属,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文气质,彰显着传统文化气息和特质,显现了水墨的当代文化担当。同时,左和平先生的戏曲人物画通过水墨的表现,追寻内在的和谐,接受禅意的文化熏陶,重视人的自身,强调人内在的精神美。他的每一帧作品在自由表现物象形态和精神的同时,以艺术家独到的眼光将其所见、所想、所知、所感,经过思维加工,综合成一种宏观审美表达,通过水墨趣味、意境的阐释,逐步转化为当代人在精神诉求上的表达契合,使得他的作品形成宏观的思维方式、情景交融的意象构建、托物言志的创作用心,同时又使传统戏曲艺术得到复活并气象凸显。
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传承,它的文化身分显现关键在于作者对传统的解读和领悟,才能更自觉地进入高层次的实践。一直以来,左和平先生的戏曲人物以戏入画,用笔墨阐释戏曲艺术的精奥真谛,以水墨作为中国画的主基调,用国画的技法元素展现戏曲意韵,并以追求表演场景的丰富性为创作理念和多重表现,从而达到笔墨色彩濡染叠加的艺术效果,在画面中幻化出了自己独特的水墨艺术语言。左和平先生的作品用色用墨不墨守成规,大胆挥洒,充分展示水墨的交融与律动,使得他成为颇具创造活力的戏剧人物画实力派人物。
当下,对于国画的创作与发展,个中人士认为:水墨只有在传统文化和自身内涵的基础之上去寻求当代的新价值、新精神的体现才会获得当代艺术新的力量和身分。对此,我颇感认同,事实上,在水墨的演绎过程中,包括左和平先生在内的众多画家就坚持致力于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语言、形式之间寻求一种完美的结合点。左和平先生一直在当代水墨画的发展过程中坚定审视传统文化,重新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特性,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性的创作,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艺术的价值精神表达。他在不懈的创作中,既重形式融合,又重精神契合。通过运用没骨写意的手法创作戏曲人物,以极其娴熟、驰疾的笔墨手法,充分展现中国画传统的抒写意趣,并将文人画的某些元素融入到水墨戏曲人物画创作之中,品其画如入戏,却又有戏入画的文化回味。左和平先生这种注重以戏入画的写意精神的作品,对他的水墨创作体系来说,当然非常重要。
当一个艺术家运用他最民族化的艺术语言在表达他的艺术生存感知的时候,那必定要把自己放在历史传统变迁的文化坐标系当中去考量,从而获得了恒久性的文化身分。可以肯定,左和平先生戏曲水墨内在身分的自觉在思维意识上坚持承传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凝聚性。他的作品本著水墨作为中华文化的开放精神,体现着中国的水墨艺术与当代接轨的痕迹,体现着戏曲人物画语言表达和形式追求上的水墨意韵和文化内涵。如此说,由水墨表现下的戏曲人物画,它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一种韵味、一种力量、一种气质和一种艺术担当。
左和平先生的戏曲人物画还闪现另外一个特质,这就是水墨的内核精神的外化。它可以人人感知:水墨的当代表述应当放眼于从戏曲水墨自身的文化精神内涵,融合传统水墨艺术的笔墨为主的创作理念,承继传统笔墨表现自然和人自身的具象世界,以此来表达更为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与微妙难言的生存思考。在左和平先生的创作中,他的戏曲人物作品最关键、最核心的内涵呈现,表达出水墨的趣味、意象、风骨、意境等文化精神,无疑是水墨内在身分和文化精神的最恰当表达。
2019年5月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湖南省株洲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