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近与更远
2021-04-02关开元
关开元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一位极其重要的意象派诗人。他最出名的作品《在地铁车站》,是他根据自己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印象写成的。据说,作者苦思一年之后,将最初的三十行诗歌加工成了简短的两行,真可谓字字经典。引著名翻译家飞白先生的翻译如下: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直观地来看,这首诗无非是描述了一幅雨后车站人群涌动的场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首诗的优点主要有二。其一,是首句运用的比喻,地铁车站的人流往往是连续的,要么是汇成一条候车的河流,要么是靠站下车形成了人潮,那么面孔连续地显现,便是真实可信的了。但是,“幻景”要如何解释呢?地铁车站的人流于观察主体而言往往都是陌生人,他们的面孔模糊、神秘,一闪而过,难以被把握和揣摩。正如我们往往很难记住陌生人的脸庞,大量陌生的脸孔出现在作者的视线当中,来不及辨认,又重新消失涣散,什么也没留下。因而,把陌生人的脸庞比作“幻景”,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了。其二,便是上下句构成的反差与对比。英文原文当中,“apparition”作为名词有“出现”和“鬼魂、特异景象”两种含义。然而,考虑到也许是东西方对于幽灵的审美感受不同,“幻景”这个翻译则更加客观,能够规避“幽灵”这个词带给我们的阴寒恐怖之感。因为有着这种双关含义的不同,所以对于以英语为母语者而言,庞德此举就像是一个暗示般的游戏,而对我们来说,这一乐趣大概已经无可挽回地由于翻译而丧失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妨将上下句进行比较,无论解作“幽灵”还是“幻景”,共有的特征是飘忽不定,花瓣便由于它的确切与固定一下子成了视线的中心或说锚点;再者,上句一整句话,以及下句雨水打湿的“黑树枝”,均有一种暗色的底调,“花瓣数点”在此色调上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力。
我已经将这首诗的各部分拆解开来进行评价,然而作为诗歌,其本身承载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不能忘记从意象的角度进行分析。
意象本身便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只不过由于它的含蓄性与多义性,我们往往要借助于猜测和想象来揣摩。也许“幻景”和“幽灵”带有的飘忽的特性,表达的是作者对于人群强烈的疏离和不信任感,而后打碎的残花,亦即美好事物的凋零,更生凄凉悲苦之意。
意象使用的一大优点是使情感得以具象化:我痛苦,又如何痛苦;我感到被疏离,我又怎样地感受寒冷。意象,无非是告诉读者:“看吧,这便是我的感受。”作者之所看所想,尽数转化成了可以欣赏的图像。但是,尽管意象在这一层意义上拉近了创作与阅读之间的距离,却又在另一层意义上将这个距离拉远了。拿这首诗来讲,作者笔下的花瓣,究竟表达的是美好事物的破碎产生的伤感,还是原本就是阴影憧憧中的美好,代表著向上的心态?新雨后的花瓣数点是否是幽灵般的人群当中一抹清新的亮色,只为表达对自然的赞颂与歌咏?甚至如果极端点来说,或许幽灵对于作者而言,本身就是十分个人化的代表,一种空灵的美感,但由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不同,却展开了关于前后句对比的无数猜测。
更近抑或是更远,这是难以辨明的,然而意象也因其含蓄多义,具有独特的魅力,阅读与写作保持距离,或许也正是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