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维健康量表的渐进护理降低PICC置管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
2021-04-02陈吉红
陈吉红
蒙阴县人民医院老年病关怀科,临沂 276200
PICC 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目前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尤其是针对肿瘤科患者,因PICC 置管具有操作安全、简便、患者刺激小等优点而被大面积应用,但PICC 置管毕竟属于侵入型护理措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极高,而其中发生率最高、处理难度最大的就是上肢静脉血栓[1]。患者PICC置管期间一旦出现上肢静脉血血栓,在影响患者原有病情的基础上,甚至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如何有效预防、降低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对比基于五维健康量表的渐进护理降低PICC 置管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本院接受PICC 置管干预的110 例肿瘤科患者,随机抽取患者分为研究组(n=60)及对照组(n=50)。研究组男32 例,女28 例,年龄(53.52±1.78)岁。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52.19±2.97)岁。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 岁;(2)患者意识清醒;(3)患者长期于本院接受治疗;(4)患者及家属均了解内容,并自愿参与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器官衰竭现象;(2)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或是语言障碍;(3)患者无法全程参与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测患者治疗情况,定期检查置管情况;输液前进行抽血后再输液治疗,输液结束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患者若出现上肢静脉血栓情况立即进行处理。研究组接受基于五维健康量表的渐进护理。(1)情绪护理。长时间的患病,患者的心理情绪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情绪的评估以及干预,评估结果中将患者分为2 层,第1 层患者为低危患者,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加强这种调节能力,促使患者自主释放内心压力和情绪;第2 层患者为高危患者,患者情绪转化极快,无法有效自我控制和调节,已逐渐展现出焦虑、抗拒治疗等情况,这需要护理人员在家属的帮助下,先对患者情绪进行引导性释放,并针对性解决缓解内容压力源头,通过舒适环境、轻柔音乐等外界辅助手段,真正的进入患者内心,进行情绪引导,这需要持续性的干预,分为接触-释放情绪-提问-解答-信任-缓解几个步骤进行[2]。(2)预防护理。初期对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低度患者,定期观测患者置管情况,避免对置管侧造成压迫;对于中度患者由置管开始,于40℃~45℃的水中浸泡毛巾2 min,拧干后于患者贴膜包裹上方至肩部进行湿热敷,持续时间10 min,每日重复湿热敷3次,注意不可弄湿贴膜[3];重度患者则在湿热敷结束后,使用喜辽妥软膏后进行涂抹,于患者置管侧手臂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进行涂抹、以及揉搓,每日涂抹3次[4]。(3)肢体护理。患者置管第2天,应引导患者进行上肢运动,主要运动内容包括:①握拳。每日重复握球、松球这一动作,循环50次[5];②旋腕。患者左右旋腕重复50 次;③抬臂。患者进行手臂上抬,角度不可超过90°,重复50 次;所有运动每日进行3 次,每次维持10 min[6]。运动期间若是出现不适情况,则立即停止并上报。
1.3 观察指标 (1)五维健康量表(EQ-5D)[7]:包括问卷以及效用值换算表2 部分组成,其中问卷包括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情况以及情绪情况,满分100 分,分值与患者健康情况呈正比,效用值换算表对调查结果进行计算。(2)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隐匿性血栓患者进行筛查,并以检查结果为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诊断标准[8]。
1.4 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1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五维健康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情况、情绪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情况、情绪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五维健康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五维健康量表评分比较(±s,分)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n 60 50 60 50行动能力56.32±2.14 55.74±1.62 1.576 0.118 66.35±1.57 62.51±0.25 17.102<0.001自我照顾能力55.14±1.87 55.02±0.65 0.432 0.666 67.06±0.82 62.52±1.12 24.501<0.001日常活动能力54.36±1.09 54.24±0.69 0.674 0.502 65.84±1.26 62.54±1.31 13.433<0.001疼痛情况54.17±1.85 54.31±1.22 0.458 0.648 66.63±0.52 62.48±1.24 23.572<0.001情绪情况53.32±0.27 53.22±0.45 1.439 0.153 68.57±1.41 65.12±0.98 14.605<0.001
2.2 两组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4/6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患者接受PICC置管干预后,会使置管静脉血液的流速逐渐变缓,且导管具有的异物特性,对患者的血管壁会造成机械性刺激,进而使患者的局部血管出现内膜反应性炎症,对患者血管内皮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血栓形成。一旦形成上肢静脉血栓,则患者病情会出现加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10]。
表2 两组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n(%)]
渐进护理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渐进性的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护理措施的效果,而在对患者进行五维健康量表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深入了解患者情况,分层次、分程度的进行护理[9]。可以在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引导患者心理情绪的释放,恢复患者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等能力,促进患者健康恢复[11-12]。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4/6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护理是引导患者上肢运动的基础,患者不良情绪明显,会导致患者消极面对治疗和护理,不仅基础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后续的护理干预以及患者生活能力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有效引导,在此基础上实施后续护理措施[13-14]。研究中采取热湿敷干预,可对患者血管进行充分扩张,加快静脉血流,并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对血管舒缩能力进行调节,改善组织缺氧情况,有效减少致炎物质产生,减轻血管受到的导管刺激[15-16];而使用喜疗妥软膏进行涂抹,是因其中含有多磺酸黏多糖,可以有效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发挥作用,抗凝、抗炎、抗血栓、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极为明显,局部组织涂抹喜疗妥软膏,可以快速穿透皮肤,增快患者局部的血液流动速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有效对血栓的形成和生长进行抑制,进而对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17-18]。有效的手臂运动可以减少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护理期间更需要注意的是过量运动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如何有效把握运动量,是目前临床上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19-20],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采取了手臂的运动,且严格限制运动量,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
综上所述,对PICC 置管干预肿瘤科患者,采取基于五维健康量表的渐进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评分,降低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并最终达到降低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临床价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