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4·9”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2021-04-02周之栩
周之栩 尹 浩 陶 威
(湖州市气象局,浙江 湖州 313005)
0 引 言
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大风、下击暴流、冰雹、龙卷和强雷雨(局地短时降水或持续性暴雨的一部分)等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具有时空尺度较小、发展和移动速度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突发性较强等特点,是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丁一汇等[1]指出水汽通量最大辐合区与强降水区相对应,暴雨区的水汽辐合是由大尺度(甚至半球尺度)水汽输送造成的,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是中国夏季强降水的重要条件之一。很多学者[2-5]指出,雷达资料中呈现的中尺度涡旋、逆向风、低空急流等特征在临近预报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本文利用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9年4月9日中午到傍晚发生在湖州地区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分别分析了环流背景、能量、动力特征、水汽、自动站资料和雷达资料,找出强对流发生的有利条件和预报着眼点,可以为预报此类天气提供思路和参考。
1 天气过程概况
从2019年4月9日中午起,湖州地区自西向东出现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伴有较强雷电,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湖州中北部地区,吴兴、长兴和安吉北部有大到暴雨,最大雨量发生在长兴泗安,达70 mm,最大阵风达10级。
2 环流背景及主要影响系统
2019年4月8日08时,500~700 hPa贝加尔湖以东中高纬度地区为宽广的槽区,槽后西北气流一直伸向内蒙古、渤海湾地区,东北北部有低涡,新疆北部地区有波动发展;700 hPa在青海、陕西有扰动发展,广大的华中、华东地区受西北偏西气流控制,处于弱脊区中;20时500 hPa东北低涡少动,700 hPa位于青海的扰动发展为明显的西南涡并南落,华中转受低涡前的西南气流控制,华东地区仍维持弱脊区;9日08时,500 hPa东北低涡仍少动,但华中地区的低槽明显加深,配合700 hPa的西南涡东移,位于湖北至贵州东部一带,华东地区转受西南气流控制;9日20时,北方低槽南压明显,华中的低槽明显东移,位于江苏北部至安徽南部一带,江苏南部、上海及浙江北部均转为西北风,强对流天气已结束。
8日08时850 hPa东北北部有冷涡维持,低涡西侧有明显的冷平流,四川附近有波动发展,华中地区为一温度脊,暖区中心位于延安附近,温度为17 ℃,东部有一冷温度槽从黄海经山东半岛伸向江苏南部;20时四川附近波动发展为西南涡并向东移动,暖温度脊东移发展,在安庆、南京及杭州形成新的暖中心,温度达20 ℃,24 h的变温达5 ℃,同时在河北邢台附近出现了4 ℃左右的冷中心,24 h变温达-9 ℃,说明冷空气正在逐步渗透南下;9日08时,西南涡东移至湖北,从重庆经宜昌、武汉一直到安徽北部有暖切维持,其南侧的西南气流明显增强,武汉、长沙、南昌、安庆的西南风从8日20时的12~16 m/s迅速增强到16~24 m/s,长三角地区的暖中心依然维持;20时切变南压至湘南赣南一线,南京及安庆的12 h变温为-6 ℃,南京转为北风,表明中低层冷空气开始影响湖州地区。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水汽条件
从水汽通量场可知,2019年4月9日500 hPa在江淮地区及华南地区各有一条水汽通道,一条是在副高边缘从南海经华南沿海伸向闽南的水汽通道;另一条是在东移南压的华北低涡南侧较弱的西南气流水汽通道,这条水汽通道强度较强,最强达到4~6 g·s-1·hPa-1·cm-1;700 hPa和850 hPa基本只有一条西南气流水汽通道,700 hPa影响时强度为16~18 g·s-1·hPa-1·cm-1;850 hPa 08时强中心位于湘东南,强度达28 g·s-1·hPa-1·cm-1以上,湖州处于通道东南,强度为16~18 g·s-1·hPa-1·cm-1,14时随着华北低涡的东移南压,湖州水汽通量明显上升,强度达22~24 g·s-1·hPa-1·cm-1。从3层水汽通量分布来看,呈明显的上干下湿分布,配合低层的持续高温(8日高温达31.5 ℃),正是典型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必要条件。
3.2 不稳定能量
2019年4月8日20时湖州上空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较低,接近100J·kg-1,高值中心在赣北、华北低槽前、西南涡东部的西南急流中;9日08时随着华北低槽东移、西南急流加强,高值区开始向东移动,CAPE值也逐渐上升至约300J·kg-1;14时湖州CAPE值迅速上升,出现1800J·kg-1的高值中心,20时强对流天气已经结束,CAPE值也回落至300J·kg-1。随着华北低槽东移,位于湖州上游的CAPE高值区的未来移动方向及区域,对强对流发生的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3.3 湖州探空
通过湖州站的探空曲线图发现(图1),9日08时该站自地面至925 hPa有逆温存在,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同时自地面至700 hPa风向顺转,表明有暖平流维持,850~500 hPa的露压曲线和层结曲线呈明显的喇叭口分布,对雷暴大风也有指示意义;20时随着900 hPa以下转为北风,地面至850 hPa风向逆转,有冷平流影响,不稳定能量释放,强对流天气减弱消失。
图1 2019年4月9日湖州站的探空曲线图(a.08时、b.20时)
由风廓线雷达资料可知,9日08—12时,湖州地区地面及低空为偏南风,高层则吹较强的西南风,850~500 hPa风速差值为10 m/s左右,12时后风速差值达15~20 m/s,低层风向也转为了偏北风,高空仍维持西南风,存在高空风向、风速的垂直切变,这样的风场同时也有利于启动抬升机制,促使强对流爆发[6]。
3.4 动力条件
由图2可知,8日12时—9日14时湖州站上空850 hPa以下为明显的上升运动区,9日14时前后上升运动明显加强,600~700 hPa出现明显的正涡度中心,同时配合有明显的上升运动中心,强度为-1 Pa/s,350 hPa附近也有明显的上升气流,整个大气的抽吸作用非常明显。我们认为正是由于12时后850 hPa以下冷空气的侵入,使冷暖气流汇合,促进了低层对流天气的发展,增强了上升运动,这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20时后下沉气流逐渐增强,此时强对流天气明显减弱,700hPa以下有一个下沉运动中心,整层大气逐渐转为下沉气流控制。
图2 2019年4月8日12时—10日12时湖州站垂直速度(单位:Pa/s)、涡度(单位:10-5s-1)随高度变化剖面图(虚线是ω<0,为上升运动;实线是ω>0,为下沉运动;阴影区为涡度)
4 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由2019年4月9日11时53分多普勒雷达速度图(图略)可知,在太湖湖面有明显的大风区,中心已出现速度模糊现象,实况为在12时左右,太湖小雷山测站测得的极大风速为34 m/s。
由11时29分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图(图3)可知,该对流降水回波具有回波悬垂特征,但是55dBZ以上强回波高度位于5km以下,结构致密,质心不高,是高效率降水回波,易出现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强对流天气。
图3 2019年4月9日11时29分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图
5 结 语
(1)这次强对流天气是在500~700 hPa低槽配合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中低层850 hPa切变东伸发展、西南暖湿气流加强的天气背景下,850 hPa以下冷空气渗透激发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2)上中层干冷、下层暖湿的温、湿场配置,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大量不稳定能量;高、低空强的风速垂直切变,有利于不稳定度倾向加大。
(3)中低层850 hPa以下冷平流较明显,华北低涡东移南下影响湖州,对不稳定能量的爆发起到了触发作用。
(4)强对流云团出现低悬强回波中心特征,是高效率降水回波的标志,对短时强降水有指示意义,但时效较短,需要预报员有较强的业务分析及预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