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2021-04-02

治淮 2021年2期
关键词:亳州市安全工程水厂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农饮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

一、亳州市农村供水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为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安徽省亳州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7年以来列入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8 处,累计完成投资26.64 亿元,农村通自来水的行政村有1227 个,共计覆盖了520.24 万农村居民。亳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见表1。

二、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农村饮水运行管理形式单一、管理水平不高

供水管理单位是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的责任主体,负责向用水户提供符合要求的供水水质、水量、水压和供水服务,保障正常供水。亳州市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水厂208 处,这些工程实行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委托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通过调研发现,规模水厂管理单位均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但人员偏少,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有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管理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私人承包或租赁后,往往是以赢利为目的,管理、服务均不到位。总体上说,农饮工程管理模式较单一,创新管理模式相对不足,管理水平较低。

2.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满足现有水厂管理需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涉及水质处理、供电、泵站运行、水质检测等多个方面,技术含量比较高,对管理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人员的要求较高。从调研情况来看,由于亳州市农饮水厂的运行管理人员多为聘用当地人进行管理,这些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多未经过水厂运行管理方面专业的操作及维修安装培训,不能熟练掌握操作和维修技能,管网维修不及时,以致管理和维修“手忙脚乱”。

3.农饮水厂的公益定位致使供水价格偏低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农〔2015〕306 号)中指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安徽省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较城市供水工程存在供水规模小、输配水管道长、管网漏损率高等不足,导致其运行成本远高于城市供水。同时,除春节以及夏季高温外,农村青壮年人口多外出务工,多数时间农村家庭实际用水量较小。考虑农民的经济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亳州市农村水厂的水价未按照完全成本进行核算定价,从而产生政策性亏损。随着农饮工程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维修费用将逐年增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收支缺口将进一步加大,这导致很多农饮工程入不敷出、经营困难。

表1 亳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表

4.管网损坏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

亳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管道沿路铺设较多,近年来,安徽省实施道路畅通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群众建房等,对农饮工程管网损坏很严重,各地反映强烈。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保障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管道损坏造成的停水和水质差是各地群众投诉的焦点,有的地方因管道损坏而得不到及时维修,停水甚至达数月之久。供水管网损坏后,存在取证难、索赔难问题,基层政府和部门之间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最后往往是由供水企业承担,企业不堪重负。

三、下一步加强运行管理方面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属于小型水利工程,但事关千家万户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运行至关重要,应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原则加强规范运行管理。

1.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厂管理模式,让管理更趋于规范化

一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饮水安全保障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把各级地方政府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领导责任人、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到人员,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做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合本市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借鉴企业化的经营理念,完善了有偿供水、独立核算、保本盈利、公开透明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既可采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心管理,也可采取向专业社会化组织购买服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进行管理。依托县城供水企业或者组建区域性供水企业来统一经营管理,实现企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良性运行的必然方向。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专业化操作和维修养护水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涉及水质处理、供电、泵站运行、水质检测等多个方面,技术含量比较高,对管理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培训,主要培训他们设备机械操作、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如参加省级组织的管理运行培训班;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去运行管理水平较高的地方“取经”;也可以“引进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使用自动化、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机械,提高水厂的运行管理能力与服务。

3.建立合理补贴、有效扶持的政策保障机制

安徽省政府2012年颁布实施的《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省政府第238 号令)第三十二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专项经费。运行维护专项经费主要来源:市、县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转让工程经营权的所得收益等。同时,经省政府批复的《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财政补助制度,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均予以补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目前还不具备市场引导、自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条件。为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安全运行,必须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定性为公益性质,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加大扶持保障力度。

4.强化农村饮水安全供水设施保护

按照《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亳政办秘〔2017〕358 号)的规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主管线两侧1.5米内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禁止取土开挖、堆放垃圾及有毒有害物品、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可能损坏供水管网及其设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设施,不得从事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设施运行安全的活动。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强水行政巡查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根源上杜绝农村饮水工程的人为损坏。

四、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老百姓最关切、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要多措并举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每一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确保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

猜你喜欢

亳州市安全工程水厂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文旅强市步铿锵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亳州市水利工程队参建经典工程展示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亳州市城区地面沉降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
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建设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满足率/缺口率分析方法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