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04-02张青
张 青
一、概况
怀远县地处淮河中游,境内有淮河、涡河、茨淮新河、怀洪新河、芡河、北淝河、新淝河、泥黑河、澥河等9 条主要河流,排水河道长400 多km,是淮河流域防洪的重要门户。新中国成立以来,怀远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洪、涝、旱、渍综合治理和水土资源综合开发的路子,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三大骨干工程体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兴利、除害、减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155.74 万亩,除涝面积达138.88 万亩,建成旱涝保收农田126.37万亩,高标准综合治理小区142 处72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8 万亩,发展水稻面积85 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处,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
二、怀远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淮河干流河道防洪标准偏低
淮河流域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干流全长约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0.2‰。怀远县地处淮河中游,属于淮河干流河道比降平缓地带。淮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每年汛期区间降雨偏多,上游河道比降大、来水急,下游河道平缓、退水慢,河道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致使境内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境内淮河干流左岸有荆山湖、汤渔湖两个行蓄洪区,其中汤渔湖行洪堤堤身单薄,至今没有除险加固,防洪标准较低,达不到设计标准,防洪压力较大。
2.重要支流河道投入严重不足
怀远县境内淮河支流众多,涡河、茨淮新河、芡河、北淝河、泥黑河等均在县境内入淮。由于支流河道投入不足,未得到根本整治,长期以来淤塞严重,河道排涝标准不足3年一遇。芡河、北淝河两岸村庄、农田均没有完整的堤防保护,汛期受淮河干流高水位影响,上游洪水下泄速度加快,大量客水迅速汇流至怀远县境内,而下游排泄受阻,洪水在短时间内全部潴积在怀远县境内,造成水位壅高、漫滩,在境内滞留时间较长,形成了“肠梗阻”,造成了“关门淹”,沿河群众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沿淮洼地工程建设标准较低,除涝能力较弱
怀远县沿淮、沿涡两岸分布着238km2左右的低洼地,这些洼地由于工程建设标准较低,防洪除涝能力较弱,大多不足3年一遇。在外河水位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无法自排,全部依靠排涝泵站抽排。由于历史原因,有的低洼地区缺少排涝涵闸和排涝泵站等设施,而现有的排涝泵站大多兴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来的运行,大部分老化失修严重;加之当时设计规模偏小,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排涝模数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4.北部地区灌溉水源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怀远县北淝河以北为地表水源比较贫乏的区域,农业生产灌溉方式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主要涉及到包集、陈集全部和淝河、双桥、褚集、魏庄的北部地区,区域面积约60 万亩,农作物种植为一麦一豆模式,农业亩产值较低。且长期受气候因素影响,干旱和涝灾时有发生,遇到特大干旱年份,农作物经常出现绝收的现象,一定程度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5.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
怀远县水利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机制。淮北大堤、涡河左右堤、怀洪新河堤防及涵闸由省直部门直接管理,县内跨乡镇的骨干排灌站、控制性工程由县级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其他面上工程由所在乡镇、村进行管理。在县级管理层面,怀远县机电排灌管理站负责管理的24 座排灌站、控制性涵闸,由于管理人员比较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及时开展维护养护,管理情况良好,发挥作用正常;而乡、村两级管理的面上水利工程设施,工程建设与管理脱节,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管理技术落后,平时也疏于管理,维修保养不及时,管理情况相对较差,有的工程因管理不到位,难以发挥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1.积极推进淮河干流防洪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淮干峡山口至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汤渔湖行洪堤退建加固,新建汤渔湖退洪闸,新建和改建排涝泵站。工程实施后,将汤渔湖调整为有闸控制的行洪区,使淮河干流峡山口至涡河口段行洪能力达到10000m3/s,同时满足河道滩槽泄量8000 m3/s 的要求,提高行洪区启用标准和淮河干流防洪标准,最大限度地减轻怀远县境内淮河干流防洪压力。
2.积极推进重要支流河道投入力度
规划在芡河新防洪闸处新建芡河排灌站,设计排涝流量60m3/s,按城区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重建芡北站,在淮河高水位的情况下抽排芡河涝水,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拆除重建后唐站、魏桥站,抽排芡河圩堤内的涝水,拆除重建老旧涵闸,提升芡河沿岸洼地排涝水平;在跃进沟入淮河口自排涵处新建排涝站,设计排涝流量47.6m3/s,疏浚跃进沟6.72km,护砌大沟城镇段2.99km,重建桥梁9 座,单独排除跃进沟涝水入淮河;规划实施北淝河下段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提高北淝河下段防洪能力。
3.加大沿淮洼地综合治理投入力度
根据《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规划》,实施荆山湖、汤渔湖和涡河、芡河等沿淮低洼地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新建永西排涝站,设计排涝流量7.5m3/s,抽排南部区域涝水入淮;在排涝大沟上新建常坟闸、新新沟闸和荆山河闸,实现分区有序排水,优化排水分区,使荆山湖行洪区洼地抽排标准达到5年一遇;按照怀远城区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重建芡荆排涝站,设计抽排流量5.6m3/s,新建芡荆南排涝站,设计抽排流量12.3m3/s,提高塌荆段洼地排涝能力;按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重建怀远县城规划区内的新庄子站、葛家湾站、东庙站、五桥站、五岔站和怀远龙亢经开区规划区内的褚家沟站、杨家沟站,按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重建河溜站、向阳站、红旗站、东毛沟站、邵徐站,新建双沟站,按规划城区20年一遇,农田10年一遇新建贡集站,按自排5年一遇标准疏浚褚家沟洼地高排沟,增强涡河唐家湾洼地、东毛沟洼地、河溜洼地,邵徐洼地;涡左堤双沟洼地排涝能力;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疏浚大柳沟、裆连沟两条骨干排涝大沟,解决泥黑河洼地排涝问题。
4.加强水资源调控能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在北部井灌区的徐圩乡、褚集镇、龙亢镇等乡镇新建机井1438 座,改建现有机井1804 座,规划灌溉面积28.38 万亩。规划怀远县北部井灌区的褚集镇、鲍集镇、双桥集镇等乡镇,以北淝河、澥河、新淝河等地表水为水源,新建灌溉站26座,扩建4座,改建现有灌溉站1 座,灌溉面积19.4 万亩。规划对中部以涡河、芡河为灌溉水源的河溜、龙亢等乡镇,新建灌溉站12 座,扩建3 座,改建现有排涝站位灌溉站7 座,灌溉面积10.89 万亩。规划县城南部唐集镇、白莲坡镇、常坟镇等乡镇改扩建以茨淮新河为水源的灌溉站6 座,灌溉面积9 万亩。规划东部以淮河及其支流跃进沟、黑河为灌溉水源的部分乡镇,新建和扩建以淮河干流为水源的灌溉站14 座,灌溉面积15.6 万亩。规划在四方湖引河闸处建设四方湖翻水站,流量约20m3/s,抽怀洪新河水对北淝河上段水源进行补给,解决四方湖区域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需水问题。实施新澥河、清沟河连通工程,扩建火庙翻水站,规划流量20m3/s,新建清沟河站,规划流量15m3/s,疏浚新澥河、清沟河,新淝河水通过新澥河、清沟河向上输水,解决怀远西部、北部的灌溉水源和生态需水问题。实施双龙新河连通工程,规划扩建龙亢翻水站,设计提水能力20m3/s,抽取涡河水通过双龙新河输水灌溉两岸耕地,并解决生态需水问题;补给北淝河魏渡口闸上,解决褚集镇北部农业灌溉水源问题。规划新建双龙新河站,提北淝河魏渡口闸上水,解决双桥集镇东北部杨集大沟一带的灌溉水源和生态需水问题。
5.强化水利工程设施运行与管理
切实把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水行政执法,持续强化对涉河涉湖违法行为的遏制和打击力度,逐步完善河湖长效管护机制。强化农田水利工程日常运行与管护,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度,落实县、乡、村三级联动管理网络,建立管理规范、服务全面、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水利基础设施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面上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投入力度,保障水利设施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应有效益,推进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怀远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