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历史经验
2021-04-02
【编者按】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的特殊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基因和密码,充分彰显我们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指引我们更好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本刊特邀刘伟、姜辉、燕继荣、张占斌、祝灵君、郁建兴、陈立旭等理论界著名专家,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就《决议》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命题进行深度解读。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21)06-0005-01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濟学中国化的飞跃
刘 伟
在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历史实践的深入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被运用于分析社会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即展开政治经济学分析,从而把握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运动趋势,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把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正是在这一飞跃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开启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构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政治经济学的探索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为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入阐释了生产力解放和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历史特征,科学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包括经济纲领等,进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此基础上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初心使命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其中包含了极为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特别是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间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历史地看,总体上在制度变革的同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实现了从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初稿到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性学说的突破,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完成这一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经济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开创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学说:坚持唯物史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剖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中心任务,提出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尤其是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不仅根本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所主张的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教条,而且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以“十个明确”概括了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其中重要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在学说体系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提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一是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标准;二是明确要破解的突出难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三是明确主要任务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濟条件下的共同富裕物质利益原则;四是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目标在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说体系。
在思想创新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总结和升华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理论成果并将其凝练为科学范畴。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理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等等。
在实践逻辑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战略目标,以创新驱动为战略支撑,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战略方向,以培育新的增长极为战略突破,以高水平开放为战略前提,以“稳中求进”为战略基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时代课题的拓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姜 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根本在于这一伟大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经验总结升华的历史产物,其更直接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看,回答实践提出的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只有回答和解决了时代课题的理论,才是引领时代、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这表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不懈探索和自觉把握时代课题,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党的十九大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阐释表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集中提出一个时代课题,到全面提出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并突出强调其中三个时代课题,是对科学理论形成创立的时代需要和实践要求的更全面认识、更深刻掌握、更完善表达。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展现了实现伟大梦想的新阶段,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一、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既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对新时代一系列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的揭示和总结升华,体现了特殊性和普遍性、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发展和新的实践,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显著优势、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和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继续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统筹“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在理论观点创新上,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明确”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十个明确”,集中反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并不断发展,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总体结构理论;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践行新发展理念,拓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途径和目标的理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建设新布局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等等。这些重大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发展完善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些创新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引领旗帜,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二、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时代课题,既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强调要“搞出中国式的更好更新的东西”,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充分体现本国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制度属性和实际发展状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表明,中国走出一条人类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又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崭新形态和广阔空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重塑现代化性质和方向,拓展人类现代化途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选择,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在實现现代化征程上,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接着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其历史意义。”历史和实践都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将越来越彰显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三、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时代课题,既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写入一个重大的“明确”,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个重要的“明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新概括。在新时代,必须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深化自我革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关键是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要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自我超越,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两个伟大革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这条成功道路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自我革命。从延安时期的“民主新路”,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持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孜孜求索。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也就是创造性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什么是自我革命、怎样进行自我革命”的重大课题,深刻阐述了不断深化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指导原则、时代内涵、基本方略、主要问题、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新时代的一系列时代课题的回答中,尤其是对以上三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这一伟大思想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必将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继续“真正搞懂”和科学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中发展完善,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保持“人民性”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和动力
燕继荣
中国国家现代化经历迷茫、困顿、艰难探索,经过改革开放,目标日益接近,道路更加明确自信。今天,怎样总结国家百年现代化历史,如何解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经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学术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让我们有机会回顾一百年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如果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中国现代化进程已经走过180余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的80年里,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组成各种政治派别,为改良、革新、“建国”而努力求索,先后醞酿和产生了洋务运动(1860-1895)、戊戌变法(1898)、“清末新政”(1901-1911)、辛亥革命(1911)等重大政治革新事件。现在,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这些重大事件,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被动,都是在努力探索或适应古老国家的现代转型。
192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作为追寻与探索救亡图存、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之道的中国人的先锋队组织,从几十个人的共产主义秘密小组,变成一个拥有9千多万党员、执政长达72年的大党,走过了以党建军、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的历程,不断地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以“十个坚持”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也正是中国现代化成就的“秘诀”。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建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对“人民至上”原则作了最好的诠释。他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原因,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阐明了一个基本道理:“人民性”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就是保持国家发展的“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就是中国现代化成就的重要保障。
国家演进的历史显示,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国家作为一个具有统辖边界的组织,其公共性和私人性关系的改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实则是国家的公共属性不断扩展呈现,国家的“私家属性”或“集团属性”被遏制而不断隐退。比较现代化历史研究表明,现代化了的国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国家变成了公共组织,不再是“私家天下”;第二,国家的统治者变成了人民委托的“代理人”,不再是家族统治的世袭继承人;第三,国家的政策变成了以人民意志为依归的公共政策,不再是皇帝诏令或利益集团的“霸王条款”。与此相配合,理性官僚角色和组织化的政党取代过去的“皇帝”和“家族”,成为国家统治的执政者。此外,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实则是“众利”和“众意”通过实质性整合,转化为“公利”和“公意”(国家意志)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就要求提供国家内部不同层级聚公利、集民意的制度化渠道。所谓国家的“人民性”就是指国家治理从理念到原则再到制度和机制的一系列确认和安排,以保障人民意志得以表达、集中、整合成为国家(公共)政策和行动,以体现绝大多数人利益和意志的特性。
国家作为国民生活的共同体,围绕国民公共生活秩序以及国民关系,特别是国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等问题形成种种制度,这些制度综合起来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即政治学中所谓的“国体”问题。现代国家通过不同的路径和方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改造,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国体性质,并要求从制度和政策上保持、维护和发展国家的这一性质。国家的“人民性”从根本上否定“权势集团”和“利益集团”特权利益的合法性,强调国家的“公共性”。国家的“人民性”体现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并通过制度和政策的“人民性”和“公共性”得以保障。因此,国家的“人民性”以及制度和政策保障“人民性”的有效性就成为政治发展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制度和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领导力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贯彻民主集中制,努力维护和实践“人民性”原则。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共和国,通过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等一系列制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协同进步;在实现经济起飞之后的新时代,制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聚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于2015年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以此指导国家制度和政策改革的走向。
“人民至上”是中国国家事业和改革实践坚持“人民性”在新时代的表达形式。坚持“人民至上”就是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理念贯彻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一套“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制度体系。新时代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要通过从严治党、改善党的领导来进一步加强执政党的制度建设;通过推进政府一体化建设,构建“有为政府”“有效政府”和“有限政府”来优化政府治理体系;通过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全过程民主制度化来改善基层治理状况,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效能转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总而言之,“人民性”是现代国家不断追求的理想,也是不断调适国家内部各个主体行动的标尺。中国共产党贯彻“人民至上”原则,引领中国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今后,中国的现代化要跃升一个新台阶,达到一个新水平,还要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来优化制度、与时俱进地调适政策。保持“人民性”的对立面就是“脱离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来自于多种原因,包括垄断排他、信息封闭、决策偏离、特殊利益压倒公共利益,等等。现实中,总是有种种因素和力量,在自然不自然地使政党、政权、政策与人民群众形成疏离疏远的趋势。正因为如此,才要建立确保“人民性”的制度,包括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制度,理顺“党-政-民”的关系,不断疏通通向“人民性”的渠道,消除“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障碍。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今后我国的制度发展,一要继续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党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释放更多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了系统的保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指出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是中国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坚持党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个层面的全面领导,能够利用党的强有力的动员组织能力,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利国利民的整体效应。
二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内部的集中统一管理,从而抑制政府部门的“自利性”,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性。理清政府各部门的权责边界,减少部门合作的“阻力”,增加其民生服务的协调性。同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要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解决人民关切的问题,并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不断创新基层治理。通过推进全过程民主,尤其是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接通制度、政策、行动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发民众对基层自治的参与热情,提高人民群众自治、自助的能力。同时,借助基层网格化治理方式,运用网络数字手段提高基层治理的精细程度,及时发现并集中解决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作者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建设
张占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和成就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态。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相互促进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有着明确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大地 、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道路引领、实践遵循和制度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又是推进党和国家不断进步的根本要求和有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为后者规定了方向性质,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国家制度遵循,是后者实现的必由之路;后者是前者的基本要素、具体体现和运行保障,是前者完善的应有之义。两者既有机联系又相互促进,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国家现代化的整个进程之中。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正确方向。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而独立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要遵循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这些制度体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依据和规范。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共同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科学回答了“国家治理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底蕴更深厚、思想共识更凝聚、精神动力更强劲。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必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的实现形式。坚持本质属性不改变、目标方向不偏移、基本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解决好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的重点难题、关键环节、迫切任务等,找到国家制度完善的着力点,把坚持“四个自信”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完善。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的时代呼唤。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制度机制、实现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位阶升级、内涵提升。同时,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程中,不断总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不断补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短板,不断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体系。
二、新时代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内在互动关系
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领域所长期形成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的结构是由各制度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因此,国家治理体系从本质上说是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国家制度现代化。
以完善国家制度体系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在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基础。国家制度体系建设要立足于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通过这种转化增强治理体系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有效性,为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动力。
以推动治理体系完善保障国家制度建设。新时代治理体系完善的过程就是不断革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赋予国家制度新的治理能力的过程。国家治理体系完善重在构建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而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在将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高制度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始终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新时代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协同提升。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完善是内在统一的,其共同的要求就是实现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协同提升。这既是制度体系完善的过程,也是治理能力提升的過程。新时代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协同提升,既要坚定不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又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完善治理实践作为重要任务,勇于创新,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治国理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注重文明理解、思想深化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推动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要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要与时俱进完善党全面领导的制度创新和体制保障,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二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解放、发展和保护社会生产力的制度体系。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捍卫“两个毫不动摇”,既要大胆解放、发展生产力,又要保护市场主体,保护生产力,强化供给与需求两侧深化改革的协调互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切实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制度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持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坚持“四化”同步和城乡区域统筹协调互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完善并运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顶天立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四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健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势。
五是坚持更深层次全面改革,努力建设支撑更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体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靠深化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继续完善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开放中强身健体、合作共赢。
六是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创造和释放发展新红利的制度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补上技术的短板,将最新科学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七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营造好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守正创新,把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适时转化为制度创新成果,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章程、政策及时上升为法律,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
八是坚持发挥制度集成优势,加快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成熟定型、运行有效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促进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协同提升。
九是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建设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治理格局。不断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筹协调,把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是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体系。胸怀天下,关心人类命运,统筹发展和安全,协调好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关系,从更长远眼光把握和处理中美关系,加大国际事务的参与和各种规制、标准的制订,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致力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共产党
祝灵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为指导,矢志不渝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极大地发展了民主理论,丰富了民主标准,扩大了民主范围,拓宽了民主路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推进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强调党迈步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渊源
在人类现代政治文明史上,恐怕很少有像“民主”一词那样引发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和复杂情感,除极少数例外,各国人民都把民主作为国家政权建设、政治动员乃至人生奋斗的目标。然而,当今世界依然没有摆脱民主定义和标准由少数国家“定制”的尴尬。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各国都有根据本国国情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权利。世界上有不少发展中国家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民主模式,或按照诞生于他国的民主理念设计本国的治理机制,导致要么因水土不服而使民主制度中途夭折,要么与本国治理传统难以契合而长期处于社会动荡之中,出现各种各样治理难题。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观察资本主义民主发现,如果只有政治上平等而没有经济上的平等,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将处于惊人的矛盾之中。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政治革命只是实现民主的第一步,真正的民主是通过社会革命不断推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民主。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第一次摆脱了“天赋人权”等抽象人假设,把建立在生产力解放基础上的人的自由作为民主的最终目标;第一次提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论;第一次让民主的内涵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三大贡献。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把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拓展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列宁把民主集中制从政党组织原则拓展为国家和社会组织原则。共产国际把俄共(布)的组织原则拓展为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这三次拓展,实现了人民民主从理论向制度实践的深刻转变。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三大贡献、人民民主由理论向实践的三次拓展,使人民民主具有广义民主、全过程民主的根本属性,既要实现人民的政治权利,也要实现经济权利、文化权利、民生和社会权利等,贯通于人民生产生活全过程,贯通于党内政治生活,贯通于国家政治生活。因而,人民民主从本质上讲是全过程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奋斗历程
诞生于中国土壤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汲取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民主的失败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与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中国道路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成功开辟出一条民主新路——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就立志“站在社会基础上造成新的政治”(陈独秀),“废除统治与屈服的关系”,“打破擅用他人一如器物的制度”(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政治观武装全党,成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实现局部执政,使劳动人民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成为政权的主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实施《民主政府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把民主贯通在“三三制”政权建设、人权保障、民众组织、官兵关系、军民关系、边区教育、边区经济、党内民主、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把抗日战争和建立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在边区形成巨大的民主潮流;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思考人民民主专政的涵义,创造性设计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正式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选举民主的真实体现,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诞生于革命时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经济自治和政治自治的统一、民族自治和區域自治的统一,探索出多民族国家实现中央集权和民族地方自治有机统一的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探索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积极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纪律、民主与党的领导相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取得重大进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贯通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党政军群职能体系、基层民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工作、大统战工作格局、群团工作改革、人权事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人民本位,找到了一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路,避免了一些国家人民在形式上有权,实则无权,人民在选举时被唤醒,投票结束后就进入休眠期的尴尬,最终使民主具有了真正意义。
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定义为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中的体现,把协商民主看作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体现,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统一起来,把民主集中制和民主协商制结合起来,成为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特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让党员干部既当人民群众的学生,也当人民群众的老师。当人民群众的学生,可以防止官僚主义(bureaucracy);当学生不犯尾巴主义错误,当老师不犯命令主义错误,可以防范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民粹主义(populism)难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深度扩张时期,全球化、市场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新媒体深度融合,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极大扩张了资本和技术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力,“技术统治”(technocracy)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民主政治实践的严峻挑战。在资本至上的国家,这个挑战难以应对。而在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可以确保资本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始终服务人民,防止资本和技术的任性逻辑,防止技术专制。
民主实现形式是多样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评判一种民主形式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是否适合本国历史文化,是否适合本国国情,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百年奋斗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书写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方案、中国篇章。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在研究中国道路中确立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
郁建兴
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当前,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 ”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已经显现“领跑”态势,中国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不断显现。然而,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软实力的全球影响,要远低于我国综合国力硬实力的全球影响。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新现象、新事物、新模式和新成就缺乏足够的解释力。用先进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讲好、提升中国故事,解读中国所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密码,助力改革完善中国之治,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正是中国实践与中国治理对学理支撑、引领的强烈需求。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功?中国为什么成功?多年来,一些国内外研究者将之称为“奇迹”。奇迹是不可解释的,而中国故事、中国经验是可以解释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领导人民一百年伟大奋斗的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方面,是“中国为什么成功”问题的答案,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所指出,它们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終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它们中的每一条都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够继续获得成功。同时,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家深入研究这十条经验,这一研究过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确立过程。
著名社会科学家沃勒斯坦指出,在世界体系之中,中心与边缘是一种依附关系,剩余价值通过这种关系由边缘转移到中心,从而塑造了中心的发达与边缘的欠发达,二者是世界体系扩张同一历史进程的结果。这种依附性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也包括文化上的依附性。沃勒斯坦在他的名著《现代世界体系》中指出:“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的建立,总是伴随着一种民族文化,这一现象一般被称为一体化,既可以作为保护在世界体系内已出现的差别情况的机制,又可以为维持这些悬殊的差别情况作一种观念形态上的掩饰和辩护。”当前,中国不断地从边缘走向中心,既提供了寻求、确立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必要性、紧迫性,也提供了可能性、现实性。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科学的自主性,社会科学自主性意识的提升也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最终有可能都摆脱依附性。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模仿、学习、追赶西方模式转化成为一种自主、自觉、创新发展模式的时期,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界也应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概念范式、定义框架和理论解释模型,用中国自己的原生话语来解释中国发展道路,文明在融合与学习后的发展一定会走到自我创造、自我定义和自我认知的高级阶段。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两个概念,即“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升级”,其实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需要来一场“升级”运动。
寻求、确立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一方面,我们需要检视已有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中国适用性,批判性地看待西方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也不能认为每个社会之间无法相互度量,否则所有比较研究都不能成立。
当前,在国际学术界,对西方经验的研究被认为具有普遍性,但对中国的经验研究往往被质疑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能否从中国独特的经验研究中提炼出理论意义。这种质疑虽然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但对我们建构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具有警示意义:我们在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中国中心主义。在全球意义上,所谓“中国社会科学”是指社会科学的中国类型,而不是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科学。它是“Social Sciences in China”,而非“China's Social Sciences”或“Chinese Social Science”。“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命题应该理解为“社会科学在中国取得独立性或自主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也具有同样的内涵。
我已故的导师、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曾经将“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口号,改写为“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我高度赞同他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应该是一种“地方全球化”知识,中国社会科学所要寻求的地方性、本土性,应该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地方性、本土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抵制两种极端的诱惑:普遍主义的诱惑和特殊主义的诱惑。普遍主义诱惑其实就是构建西方神话,它将西方的特定历史语境无限放大,在这种语境下产生的社会科学也被视为有无限适用性,以一种同质性的方式去解释一个异质性的世界,这种解释是非常牵强和扭曲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和思想观念上的帝国主义;特殊主义诱惑是将每个区域性的事物视为唯一独特的事物,每一区域性事物完全不同于另一区域性事物,对不同区域性事物的概括和比较都是不可能的,这否定了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可能,实际上也否定了西方社会科学的传播和非西方国家建立社会科学的可能性,它将诱发并形成一种无限碎片化局面,特殊之下还可能再有特殊,导致全球共同体发展的倒退。抵制这两种诱惑,使特殊主义的普遍化和普遍主义的特殊化相互渗透,并使之制度化,这是建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重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家的核心议程和使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大时代已经来临。马林诺夫斯基在为费孝通《江村经济》一书作序时写道,这项研究工作“不是一个外来人在异国的土地上为了猎奇而写成的;它所包含的是一个公民对自己的国民所做的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家应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和更加开放的胸怀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更加深入地认识、解释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
中国人精神从被动转向主动
陈立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牺牲和创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坚实的物质基础、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是一个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被欺負、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主人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物质力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国人精神上从被动转向主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不断提升的过程。正如《决议》所说:“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充分地展示了改造中国社会、改造中国人精神、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从“精神上被动”转向了“精神上主动”,铸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大厦。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中国经济上积贫积弱,政治上腐败堕落,不仅坠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而且中国人在精神上也陷入了被动。爱因斯坦曾在20世纪20年代初到访中国的日记中说,中国人很勤劳,但“肮脏又迟钝”“甚至连孩子们都无精打采的,看上去很迟钝”。陈独秀认为,旧中国问题积重难返,就是因为国民不觉悟,不觉醒,普遍处于麻木愚昧状态。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对国民缺乏爱国精神的道德意识、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格、没有抵抗力的精神取向、追求升官发财目标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诚信的道德品行、缺乏科学指导的伦理生活等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对加速国民精神觉醒、挽救民族危机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李大钊也认为,旧中国国民麻木、自私、愚昧、不洁、诈伪、奴性、守旧等。鲁迅则用“无声的中国”“沉默的灵魂”“十全停滞的生活”来描述旧中国被动的精神状态,通过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艺术形象,形象地勾画了国民愚昧无知、自私自利、奴性卑怯等性格。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对精神上被动的中国国民性也有深入的认识。他在1917年8月《致黎锦熙信》中说:“近顷略阅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吾国思想与道德,可以伪而不真、虚而不实之两言括之。”同一年,他在与好友张昆弟的谈话中说,“现在的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他认为,国人的旧思想、旧道德“种根甚深,结蒂甚固, 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
鸦片战争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陷入到了“文化软无力”“文化自卑”的状态。显然,“精神上被动”的国民无法担负起救亡的使命,更无法担负起实现现代化、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鸦片战争后为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各种尝试失败后,“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中国人精神上由被动转向主动。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把自身的战斗任务概括为“改革国民性”。早在1907年前后,他就已经有了立国必须立人的思想。他认为,只有尊重和发扬人的个性,才能够使“国民”真正走向觉醒。因此,他说:“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陈独秀也认为中国旧思想伦理中的糟粕,不仅是造成国民道德堕落的原因,也是导致政治腐败的原因。所以,如果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共和、救中国,就必须首先一一把与共和背道而驰的旧思想、旧道德、旧伦理洗刷干净。中国政治革命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如果要“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1917年,毛泽东在与好朋友张昆弟的谈话中也希望中国出现如俄国托尔斯泰这样的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其新思想”。他还说,“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然而,五四时期在中国纷纷“粉墨登场”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各样主义、各种各样思想流派,都不可能從根本上使中国人精神上由被动转向主动,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其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中国化成果,不仅使改造中国社会具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也使改造中国人的思想、实现中国人精神上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具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追求翻身得解放的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不仅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也是人类认识精神世界、改造精神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宗旨就是把理论从一种外在于社会历史进程的纯粹观念形态转变为一种内在于社会历史进程的批判的维度,不仅将变革现存客观世界作为目标,而且也将变革主观世界、精神领域作为目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理论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不是一种非批判的外在静观,而是一种立足于实践改造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说:“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以变革现存客观世界和现存主观精神世界为目标的彻底革命哲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精神世界。
因此,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人从近代以来精神上的被动转向精神上的主动就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天然地具有改造现存客观世界和现存精神世界的精神血脉、思想基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改造中国人精神世界、改造中国社会不仅拥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的思想)、精神力量,而且也拥有了强大的组织化力量(新的组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伴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实现了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中华民族不断拥有了精神上复兴、思想上主动的标志性成果,中国人从“精神上被动”不断转向了“精神上主动”。经过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王 宁 张 震 徐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