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模式创新

2021-04-02何佳辉谢明辉赵慧

中国广播 2021年11期

何佳辉 谢明辉 赵慧

【摘要】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系列报道《70年赶考成绩单》《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影像中的党史》为研究对象,从报道主题选择、报道对象选取、报道视角呈现以及表达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融媒时代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呈现模式变化与理念创新。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   框架分析   报道理念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重大主题报道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战略规划、社会热点以及典型宣传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产品。重大主题包括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关乎全局的工作部署以及一段时间中的中心工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关乎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和重大事件等。①

近年来,主流媒体一直将重大主题报道放在工作中的突出位置,聚焦主线,采制刊播了众多优秀作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称总台)中国之声就曾陆续推出了若干重大主题系列报道,如2019年9月推出的系列报道《70年赶考成绩单》、2020年10月推出的系列报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2021年6月推出的20集系列报道《影像中的党史》,这三组媒介产品具有强烈的传播主体意识,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入融合,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促进了重要议题的效果聚合,达到了传播的正效应。三组系列报道在传播平台和传播内容的双重作用下,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大主题系列报道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一、三组系列报道的内容理解与解读

通过对三组系列报道内容的深入解读与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呈现出的特点。

(一)报道主题

1.报道主题的对比性

作为中国之声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70年赶考成绩单》系列报道中包含了大量数据、图片、文字对比。首先在数据方面,每一篇报道的开头段落都涉及了大量数据性信息,如在交通篇中提到,截至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倍;公路总里程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倍。这段数据信息非常直观地展现了我国在交通领域的发展成果。其次,报道中通过对新老照片的交替使用,可以在视觉上形成巨大的落差感,报道中还多次使用“历史性变化”“以前……现在……”“从……到……”等具有比较性质的文字,通过这种对比展示我国在医疗、教育、文化、饮食等多个领域的巨大变化。

《70年赶考成绩单》所传导的主流价值观体现在内容采集、制作、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它能为人们提供正向的价值判断,具有展现国家形象、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

2.报道主题的小切口、微视化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系列报道选材体现出“大变化、小切口”的特点。无论是人物选择还是事件报道,都体现出小切口、微视化,从个人的经历映射整个社会的发展。例如,《织染一片蓝天》的报道对象杨成兰,她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丰登村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她用古老的侗族蓝靛织染技艺,改变了村里贫穷落后的境况,让村里人全部实现脱贫。

3.报道主题的时代性与深刻性

重大主题的系列报道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闽宁共话山海情缘》中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移民搬迁”问题。宁夏中南部永宁县闽宁镇从上世纪90年代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发展到今天寸土寸金的“金沙滩”,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高度都有了质的提升,让大家看到了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告别绝对贫困的伟大壮举。

(二)报道角度

1.立足时代发展的高度

这三组系列报道所传导的主流价值观体现在內容采集、制作、传播的每一个环节。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系列报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从脱贫“最后一公里”的10张面孔出发,如传统织染手艺人杨成兰、农产品销售能手米存民、养羊专业户王路迎等,深入扶贫攻坚一线,挖掘群众身边的故事。这些能干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仅在大山里富裕了起来,还成为村民的领路人,带领全村人一起脱贫致富,这使得“精准扶贫”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起到了正面宣传引导的作用。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也诞生了多部反映他们光辉事迹的优秀影片,很多共产党员的形象通过银幕直抵人心。为了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中国之声策划了《影像中的党史》系列报道。借助音频报道讲述党史故事,传诵党史精神,以此激励新时代的青年们能够勇于担当、牢记使命,向革命烈士致敬。

2.报道视角的平民化

这三组系列报道以平民化的视角进行呈现,展现出来的都是主人公普通的生活。《70年赶考成绩单》系列报道选择了百姓关心的10个话题来展现70年来的伟大成果,报道选择的采访对象都非常有讲究,首先是30多位受访群众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声音,分别谈论受众关心的不同主题,有教育、医疗、旅游、出行等;其次是选择的人物与受众生活具有贴近性,在教育篇《小小读书郎》中有一位很特别的受访者苏明娟,她就是当年牵动了无数人内心的一张名为“我要上学”照片中的大眼睛女孩,从渴望上学到学有所成,苏明娟做到了用知识改变命运,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教育硬件设施的改善、教育政策的落实。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整组系列报道中,主持人时常以唠家常的方式将新闻当事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小见大,让广播报道 “接地气”。《“空心村”燃起致富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村里的老人们也觉得,有了年轻人,现在的党定村活泛得很。可以有人教自己咋用这智能手机。

村民:怎么按、怎么压都返不回去。你刚才咋弄的?

王路迎:看,用手划一下,出来一个箭头,都是这么返回的。

村民:哎,这怪了!到底是年龄大了,咋还是不行?

王路迎:活到老学到老嘛,不急,慢慢学。

这看似简单的对话,却用质朴的语言和通俗的文字表达了报道对象与村民之间融洽互助的关系。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报道角度更能让听众产生共鸣。

《影像中的党史》也都是用一些微妙细小、有趣的情节和事例进行生动报道的。比如:黄大年的司机刘国秋在得知黄大年逝世之后说:“这车我开不了了,眼泪就是刷刷地往下淌。”由此可见,黄大年与周围人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

这些小的细节,能够让我们对报道中的人物形象有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更易被先进人物的精神所感染。

(三)表达方式

1.故事化叙事结构

报道的叙述方式影响着受众的收听感受与报道的传播效果。广播想要做出好新闻,离不开好的故事讲述。

《70年赶考成绩单》系列报道通过百姓的口吻以真实、直接的方式去谈变化、谈发展,从百姓的感受中展现70年来伟大成就。在《我家挨着长安街》这篇报道中,铁路职工张福顺最开始住的是要用扁担挑水、用煤球炉子取暖的大杂院,随着孩子长大,房子就越加拥挤,到90年代商品房出现之后,张福顺家才买了一套房子。通过老百姓朴实且真实的言语以及切身感受的生活体验构建起国家发展沉甸甸的“成绩单”。

系列报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注重结合多种写作形式,大量借鉴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手法,善于抓生活化的细节以及人物的言谈笑貌,做到以情动人。例如,《在希望的瓜田上》:

离西瓜田不远有一条小河,黄有生喜欢把魚竿斜插在地里,在岸边树荫下打盹,这是一天里他仅有的悠闲时光,等到傍晚,黄有生又要钻进瓜棚,忙到半夜。

这种细致入微的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增强了与听众之间的共鸣,将采访捕捉到的内容和丰富的故事内核结合并充分展现。

《影像中的党史》系列报道也由一个个生动故事展开。在《改革理想的守望者》中讲述了电影《血,总是热的》产生的原因、电影剧本创作背后的故事、电影放映之后的小插曲以及观众对电影的评价等,通过这一个个小故事,潜移默化地向听众传播了党史故事,传递了中国精神。

2.表达的真实性与互动性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加强与受众的对话交流,增强与受众的互动,非常重要。《70年赶考成绩单》系列报道中的“打分模块”便具有引导受众互动的效果。

70年赶考成绩单,您打几分?

打8分,有2分提升的空间,因为在农村还是没有实现像县城、州市、省会那么发达。

70年赶考着装成绩单,您打多少分?

9.5分,感觉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当前受众参与打分、进行互动,以此搭建一个与受众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当中,每篇报道均分为四个板块:“乡亲眼中的他(她)、别人眼中的他(她)”“主人公自我介绍”“人物事迹报道”和“写给20年后的自己”。这其中大量使用了同期声、记者与报道人物的采访对话以及各种环境音响,将受访群众最真实的语调、语速甚至方言口语都完整地保留在广播中,增强了广播节目的真实感,在打造感性空间中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在《影像中的党史》系列报道中,为了保障报道的真实性,邀请一些学者、顾问等从专业角度进行讲解。比如《湘江之侧的血色记忆》中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纪念馆馆长尹汤怀、《隐秘而伟大》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和“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主任龚薛得等,他们对先烈的事迹有着深入的了解,从他们口中讲出来,更能够让受众信服,增强报道的专业性和真实性。

二、三组系列报道全媒体传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具体的前进道路。在媒体融合时代,各个媒介之间的壁垒被打破,新闻产品可以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分发”,同时,受众对于音频内容传播形式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三组系列报道播出期间,由总台央广网、中国之声微博微信公众号、云听音频客户端等形成的全媒体矩阵,充分发挥了联动效应,同步报道与传播增强了系列报道的议程设置效果,让受众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有了更多的接受体验。

三组系列报道首先在传统渠道进行报道,文字、音频版本在央广网随时更新,而后中国之声的所有节目报道同步上线云听客户端,用户可以随时回听。另外,用户还可以在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中查看节目音频与文字,微信公众平台新增大量新闻配图和视频等,大大丰富了报道呈现方式,并利用平台特性增强了传播效果的反馈与互动。

广播与微博的融合,使广播的内容、呈现方式、功能拓展等方面出现新的特点,体现出新媒体时代“广播重塑”的巨大潜能与前景。②微博显示,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高达2588万。为了考察三组系列报道的宣传效果,本文从微信平台的评论栏里截取了部分高点赞、具有代表性的网友评论。从截取的部分评论来看,《70年赶考成绩单》评论主要为“忆苦思甜”“期待明天”“祝福祖国”“感叹发展成果”等言论。评论整体正面、积极,体现了报道在情感引导与成果展示宣传方面效果较为明显。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系列报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通过小人物的小故事小细节打动人心,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整组报道精选的留言中多为赞扬、支持、加油等正面表达,可以起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引导效果,社会效果良好。

系列报道《影像中的党史》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为背景,其评论主要是“缅怀先烈”“致敬先辈”等言论,激发华夏儿女的爱国爱党之情,使党史精神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内心,讲述、传诵,让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三、启发与建议

融媒时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第一,理念的创新与引领,媒体既要立足时代高度和社会发展总趋势引领舆论,又要善于讲故事;第二,重大主题报道选题应与民生问题相关联,将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与民众休戚相关的日常事务相结合,关照现实,关注民众感受;第三,要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呈现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好客户端、微信微博以及短视频账号,积极运用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手段丰富重大主题报道的呈现方式与传播形式;第四,强化用户思维,适应融媒时代用户媒介消费的分众化、个性化、移动化与社交化趋势,对用户消费习惯进行精准定位,创新表达,以多种传播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注释

①丁柏铨:《重大主题宣传:特点、现状与优化》,《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10期。

②曹璐、张彩: 《微博与广播重塑——从中国之声新浪微博粉丝数量突破200万说起》,《中国广播》,2012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吕超:《广播新闻的融合传播——兼谈<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的新语态》,《新闻传播》,2016年第23期,第91~92页。

2.史安斌、刘长宇:《音频新闻:脉络、演进与特征,《青年记者》,2020年第19期,第80~83页。

3.伊圣涛:《广播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为例》,《中国广播》,2018年第5期,第37~41页。

4.焦育栋:《挖掘音响的潜力,突出广播特色》,《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6期,第33~34页。

5.戈希庭:《新时代广播报道的变革、创新与创优》,《北方传媒研究》,2018年第2期,第19~21页。

【本文系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宁夏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NXBXW02)成果】

(作者何佳辉系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谢明辉系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赵慧系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