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阳市小麦生产特点及品种利用研究
2021-04-01王育楠赵群友
王育楠 赵群友
摘 要:南阳市小麦在全国适宜生态区划中跨“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两大农业区域,占3个生态类型区,即“黄淮冬麦南片水地品种类型区”“黄淮冬麦南片旱地品种类型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品种类型区”,生态区划复杂,又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此探索南阳市小麦生产特点和品种利用很有必要。
关键词:小麦;生产特点;品种;利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3-000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志码: B
1 南阳市小麦生产基本情况
1.1 小麦产量情况调查和综合分析
2020年南阳市小麦收获面积58万hm2,保持稳定,与上年持平。小麦产量表现为“两增”趋势,即单产增、总产增。预计小麦单产6 711 kg/hm2,比上年增加264 kg/hm2,增幅 4.09%;比常年增244.5 kg/hm2,增幅3.78%;预计总产399.4 万t,比上年增加10.23 万t,增幅2.6%。
1.2 产量三要素
据农业部门调查,结合小麦生产期间气候条件和农艺措施分析,南阳市小麦产量三要素和2019年比,表现为“一增一减一平”,即每667 m2穗数增、穗粒数减、千粒重持平。平均穗数39.5万穗/667 m2,较上年增加 1.9万穗/667 m2,较常年增加1.24万穗/667 m2;穗粒数为32.5粒,较上年减少0.3 粒,接近常年;千粒重暂时按照常年41 g确定。
1.2.1 穗数增加原因
一是麦播基础好。2019年秋作物收获早,为精细整地争取了充分的时间。麦播期间墒情适宜,小麦实现了适期播种,一播全苗。二是分蘖正常。分蘖期雨量适中、墒情适宜,利于小麦盘根、分蘖。三是小麦越冬安全。越冬期间气温偏高,地上部生长基本没有停止,叶、蘖同生,个体发育良好,群体较适宜,无寒旱造成的黄苗、死苗现象。四是返青拔节期墒情好,两极分化慢,分蘖成穗率高。综合以上结果,使2020年南阳市小麦穗数较高。
1.2.2 穗粒数减少原因
一是分蘖成穗率高,小穗相对较多,粒数自然小些;二是暖冬天气,小麦生育进程提前,抗寒力下降。2月中旬低温,使部分已经拔节的弱春性小麦主茎发生冻害,小分蘖成穗。3月底河南省出现的大范围“倒春寒”天气持续时间长,对正在抽穗或已经抽出的穗影响较大,尤其墒情较差麦田,幼穗顶部小穗受冻,不能正常形成籽粒。
1.2.3 千粒重持平原因
虽然不同程度出现旱情,但降水和未来超10 d的天气情况有利于灌浆,因此千粒重基本和2019年持平。
2 南阳市小麦生产特点
通过考察专家组认为,2020年南阳市小麦长势普遍良好,生长健壮且落黄较好,又是一个丰收年。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1 大面积长势均衡,高产地块居多
考察的35块麦田,生产6 750 kg/hm2以上的地块有26块,占76.5%,其中有8块达到7 500 kg/hm2以上,占22.9%;只有1块在6 000 kg/hm2以下。
2.2 播种面积稳定,主导品种突出
南阳市小麦播种面积达到58万hm2,主导品种百农4199、百农207、郑麦7698、中麦895、郑麦101、郑麦379、郑麦0943、西农979、西农511、泛麦8号、郑麦583、平安11,种植面积达52.5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90.5%。
2.3 “一喷综防”效果明显,后期落黄较好
物化补贴政策有力推动了麦田病虫、草害防治和后期“一喷综防”措施的落实,并取得明显效果。从考察看,2020年蚜虫、吸浆虫、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基本没有造成危害,后期落黄好。
3 气象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1 雨量
2019年麦播整地期间,受长期阴雨天气影响,整地、播种持续时间长。11—12月是小麦的出苗、分蘖期,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小麦出苗盘根、分蘖、生长。2020年1—2月是小麦的越冬期,降雨较多,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3月小麦正处于返青、拔节期,需水量逐渐增加,但此时降雨偏少,对小麦拔节、成穗不利。4月以后,雨量仍然不足,麦田墒情普遍较差,旱情加重,对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小麦抽穗、灌浆、增粒重影响较大,造成旱地小麦千粒重降低。尤其是4月17—18日连续降雨,虽然缓解了旱情,但影响了晚播小麦的扬花授粉,加剧了小麦条锈病的侵染蔓延,使穗粒数减少,少部分品种千粒重降低。
3.2 光照
小麦从播种至4月底,累计光照时数917.8 h,接近于常年980.6 h,有利于小麦光合产物的积累。4月光照时数191.2 h,高于常年值,对小麦灌浆、增粒重有利。
3.3 温度
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有效积温1 463.2 ℃,整体气温偏高,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播种偏早的小麦出现了旺长趋势,部分春性较强的小麦甚至年内已经拔节,抗寒性降低。2月15—17日出現低温,发生轻微冻害,每667 m2穗数和穗粒数受到影响。但促进了苗情较弱的晚播小麦分蘖盘根,起到了弥补个体增群体的作用,苗情形势好于常年。3—4月份,累计积温低于常年值,出现“倒春寒”天气,3月27—29日,气温骤降,使正在抽穗的小麦遭受低温冷害,穗顶部出现干枯,穗下部2~3个小穗停止发育,穗粒数减少。5月1—3日,出现高温天气,并伴有大风,出现了干热风天气,部分麦田小麦失水过多,叶片卷曲,加速根系和茎叶早衰,生育期缩短,对籽粒灌浆危害严重,千粒重减少。
3.4 病虫害偏重发生
暖冬天气,病虫害越冬基数高,小麦生育前、中期比较适宜的降水,使小麦生长旺盛、群体较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小麦返青拔节期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蚜虫点片发生,小麦扬花灌浆期条锈病偏重发生,赤霉病零星发生。在各级部门联防联控下,虽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一定程度上对小麦灌浆、增粒重产生一定影响。
4 主要品种表现
4.1 大田主推品种
综合性状(丰产性、抗病性)表现较好的品种如下。
西农511: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好;旗叶宽大、平展,叶色深绿;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熟相好,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产量高。
天民304:苗旺,分蘖力强;茎秆蜡质层厚,叶片卷曲,穗层整齐,冻害重,穗上部缺粒;早熟。
鑫华麦818:株型高,穗大,穗码密,籽粒大、均匀;成熟落黄好,产量高。
4.2 小麦新品种展示
通过田间考察、专家评价和实打验收,新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品种有泉麦890、豫农804、郑麦132、云台301等;表现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孟麦023、怀川66、西农585、许科918等。品种简介如下。
滑育麦1号:株型好,半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穗层整齐、厚,籽粒大;稍晚,生育后期有青枯;产量603.34 kg/667 m2,居展示品种第11位。
豫农804:半冬性中熟品种,株型好,较抗倒伏;纺锤形穗,灌浆速度快,落黄较好,成熟中等;抗“倒春寒”能力中等;穗大粒多、长相清秀,产量高;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感赤霉病。适宜南阳市高水肥地早中茬推广种植。
郑麦132: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型稍松散,较抗倒伏;穗层厚,熟相好;穗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产量三要素较协调;高抗条锈病。适宜南阳市中上等肥力地早中茬种植。
云台301: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偏松散,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较大,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每667 m2穗数较多,产量较高,中抗条锈病。适宜南阳市中上等肥力地早中茬种植。
孟麦023:弱春性中早熟品种;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纺锤形穗,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落黄较好;抗倒性好,抗寒性强,较耐旱,感条锈病、叶锈病;穗大粒多,每667 m2穗数较少。适宜南阳市中上等以上肥力地中晚茬种植。注意防治锈病、赤霉病和穗蚜。
怀川66: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耐“倒春寒”能力較弱;株型偏紧凑,抗倒性中等;旗叶偏大,穗层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结实性好,白粒,籽粒角质,优质;产量三要素较协调,中感条锈病。适宜南阳市中上等以上肥力地中晚茬种植。
5 2020年秋播小麦品种利用初步意见
通过组织各县市区技术人员对大田小麦主导品种考察和展示田、试验田各个品种的表现,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在品种布局上,按照不同区划,合理利用品种。南阳市2020年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如下。
5.1 黄淮冬麦南片水地品种类型区(南阳区域内除南部外的平原灌区)
以半冬性早熟品种为主,搭配弱春性品种。主要利用品种有西农979、泛麦8号、郑麦101、郑麦7698、兰考198、中麦578、郑麦379、百农4199、百农207、中麦895、郑麦583、漯麦8号、西农585、西农511等。
5.2 黄淮冬麦南片旱地品种类型区(南阳区域内除南部外的旱地区域)
以半冬性耐旱品种为主,主推品种有洛旱19、洛旱22号等。
5.3 长江中下游冬麦品种类型区(南阳南部的区域)
以弱春性早熟品种为主,搭配早熟半冬性品种,主推品种有郑麦9023、郑麦119、先麦12号、先麦8号、宛麦19、宛麦18、宛麦2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