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的应用
2021-04-01马凌雪
马凌雪
(河北建投衡水水务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 053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开始对生活污水进行科学处理,确保污水满足排放标准,同时积极开展生活污水的处理回用工作,使生活污水可循环利用,通过减排与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目的。在整个过程中,超滤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就此展开阐述[1]。
2 超滤处理系统
超滤作为膜过滤技术,超滤膜过滤精度应控制在0.1 μm,生活污水经过超滤膜微孔,能够除去污水内超过0.01 μm 的颗粒。并且超滤技术对于胶体、病毒、藻类、有机大分子等也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与传统处理技术应用的微滤膜相比,超滤膜孔径更小,能够直接除去病毒、病原体,因此,超滤技术具有过滤与消毒2 种作用。生活污水在二级生物处理之后,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方能满足回用水水质需求,因此,需要经过三级处理工序,若采用超滤技术处理,具体流程如下:机械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装置,之后方能回用。
2.1 机械过滤器
机械过滤器主要作用为过滤与吸附,能够将生活污水内无法通过沉淀等方式去除的细微悬浮物、悬浮有机物除去。
2.2 保安过滤器
为保证超滤技术有效应用,超滤装置之前,应设置保安过滤器,确保超滤装置稳定运行。
2.3 超滤装置
在机械过滤器对生活污水初步过滤后,超滤系统通过反洗控制达到消毒杀菌效果,进一步过滤水质。
3 超滤系统设备的构成、工作原理与影响因素
3.1 超滤系统设备构成
超滤系统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超滤膜为核心。通常,超滤系统多是由3 部分构成:超滤主机、前期设备处理和后期处理。超滤主机以膜过滤为主,由增压泵、反渗透膜、控制电路、膜壳等构成,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水质卫生和安全。前期设备处理多使用不锈钢制品构成,后期处理作用主要是对超滤主机过滤后的纯净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3.2 超滤系统设备的工作原理
超滤主要是指水溶液在静压力差下实现液相分离的过程。在处理生活污水时,超滤系统设备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物理方式发挥筛选分离作用,以静压力差将生活污水内的溶剂、小溶质颗粒由高压力溶液内通过渗透膜渗透至低压力溶液中,同时大溶质颗粒无法透过渗透膜,直接留于膜一侧,导致大溶质颗粒侧溶液浓度升高,逐步实现溶液分离、净化与浓缩。与微滤膜相比,超滤膜小孔直径小,通过普通压力作用,将直径小于10 μm 的小分子、小型微粒子分离。在实际使用中,超滤系统设备存在如下特点:
1)在生活污水处理中,超滤系统无相变,可在室温、低压下正常应用,具有能耗低、应用范围广泛、耐冲洗、负荷能力强的特点。
2)超滤系统能够将不同分子量物质依照分子量大小将其分离。
3)超滤系统在处理生活污水时,超滤系统的超滤膜并不会生成杂质、脱落,影响过滤水纯净度,极大地保障了过滤水的纯净度及稳定性[2]。
3.3 超滤系统设备工作过程影响因素
超滤系统设备在应用中,必须拥有固定压力、透过通量与温度。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超滤系统操作时,超滤透过通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操作过程承受压力大小、添加原料液体流动的速率、原料浓度、渗透膜清洗与维护等。在应用中,工艺技术与运行工艺的参数必须合理可靠且针对性强,以确保超滤膜正常运转,超滤系统过滤的水质稳定可靠。
4 超滤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的应用
4.1 生物接触氧化超滤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超滤技术是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诞生较早,覆盖范围狭窄,但容易被接受。该技术主要结构为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池内以充填填料为主。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因出现较早,已经相对完备,水净化效果较好,真正实现了脱氧与除磷效果。
4.2 2 段活性污泥超滤处理技术
2 段活性污泥超滤处理技术主要具备如下特点:无须设置沉淀池,只需要设置2 段,一段为高负荷,一段为低负荷,2 段污泥由2 段边分别流回,达到处理污水内微生物的作用,为不同生长阶段微生物构造良好生长环境,尽可能使污水内微生物发挥本身作用。该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在活性污泥处理上效果显著[3]。
4.3 厌氧生物滤池超滤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滤池超滤处理技术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需要设置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设备,设备由充填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厌氧微生物主要附着于载体表面,通过自体繁衍逐渐生长,由污水下上升至载体固定床面,通过厌氧微生物作用,污水内有机物通过厌氧分解,减少有机物,生成沼气[4]。在污水处理中,应利用沉淀池处理,之后进入厌氧消化池,经过水解与酸化,增强污水可生化性,便于后续处理。该技术主要优势为:成本低廉、出水口处理水质质量高、管理简单、设备运行稳定。
5 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超滤系统回收生活污水时,必须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考虑人们的需求。在工艺设计中,应对选择何种工艺展开后续操作进行系统考虑,尽最大可能保证超滤系统稳定、高效且合理。
1)生活污水排放量通常不大,污染程度相对较小,污水排放物极易发生生物与化学反应,可结合生物法和超滤技术统一处理污水。
2)在冬天,应考虑污水黏性系数升高问题,若流速过小,可能导致污水内胶体、高分子沉淀于生物膜表面,影响透过量,增加膜的清洗次数。在实际设计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应尽可能保障表面流动速度不小于0.1 m/s。
3)在超滤系统设计中,应做好污染物分子所构成的无机物、大分子有机物的前期处理,以此延长超滤膜的使用时间,保障系统出水量,降低反冲洗次数。具体方式为:在水流进入超滤系统之前,安置保安过滤器。
4)超滤设备选择时,可使用交叉流设计,以合理进水、冲洗、在线反洗方式,保障超滤膜的透过量。最后,应选择平时维护、运用、管理较为便捷且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超滤设备,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工作,为超滤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6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污染现象日益严峻,水资源量逐渐减少,国家与群众越发重视水污染控制与水的循环利用。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不同,污染性小,处理回用较为便利,通过生物法或者超滤法能够达到显著效果。其中,超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技术可行性较高,处理后的水质质量较高,满足化学水处理系统要求,且水质稳定,推广价值较高。不过,在超滤装置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工作人员应加以注意,充分发挥超滤技术作用,推动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