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口磷矿治理露天矿山事故隐患实践

2021-04-01

现代矿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排土场泥石流采空区

张 学

(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

海口磷矿是露天开采矿山,始建于1966年,原开采能力200万t/a。近年来,随着公司磷矿石浮选厂的投产和稳步运行,中低品位磷矿石需求大幅提升,矿石开采量随之增加,从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露天采空区及排土场,客观存在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落实“控好角(边坡角)、管好水(水害)、护好坡(边坡)、应好急(应急管理)”十二字方针有利于确保安全生产。

1 矿山地理位置

海口磷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办事处与安宁市、昆明市晋宁区交界处的桃树箐,矿区面积9.6 km2,依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及断层切割情况,由北向南分成四采区、二采区、一采区、三采区,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约5.4 km,宽0.8~3.8 km。

2 矿山地质条件

矿区属中低山地貌,山岭由北西向南东呈长蛇状延伸,地势总体西南高北东低,山岭北东坡较平缓,南西坡较陡,矿区总体中部高,四周低。最高标高2 482.6 m,在矿区中南部杉松园顶,最低标高2 070.1 m在矿区北部,相对高差412.5 m。矿床属于海相沉积大型磷块岩矿床,厚度较大,品位中等,层位稳定。含矿岩系为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ϵ1y),具工业价值的矿体(层)为上矿层(ϵ1y3)和下矿层(ϵ1y1),其间夹石为含磷砂质白云岩层(ϵ1y2),上矿层的顶板为硅质白云岩(ϵ1y4),下矿层的底板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白云岩夹硅质条带。矿体(层)围岩顶板为渔户村组第四段硅质白云岩段(上白云岩段),底板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顶部为一层较稳定的黄绿色黏土页岩,之下为黑色燧石层或燧石结核层,再往下由灰白色及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厚层状硅质白云岩组成,夹层为上部灰白色厚层至巨厚层状砂质白云岩,粗晶粒砂质结构,局部由灰黑色薄层磷酸盐与灰白色碳酸盐相间组成,总体属薄层状结构的半坚硬至坚硬岩组,风化后节理层理均较发育,强度降低,浸入水后易泥化、不稳定[1]。

3 矿山开采现状

露天开采形成采空区,矿层顶底板多为软弱工程岩组,在生产过程中采矿剥离扰动,剥离物在排土场集中堆存,人为形成“山体”;受风蚀、雨水冲刷、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客观存在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同时,露天开采对属地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增大矿区生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风险。

4 事故隐患排查

排土场的形成是采矿作业,尤其是露天开采的必然结果。排土场堆积体主要由露天开采剥离的废弃土石组成,主要组分是黏土、泥质页岩、黑色页岩、砂岩、碳酸岩等,这类土石混合体颗粒大小不一,组成极为分散、不均匀系数较大,而且渗透系数相差悬殊,工程力学特性也十分复杂。大量土石的混合堆积使得排土场成为一种巨型松散的人工边坡,分析排土场安全生产风险,大容量、高台阶、陡边坡是造成排土场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暴雨条件下极易诱发生产安全事故及地质灾害。为此,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将排土场列为露天矿山的主要危险源,其稳定性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点。

落实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对排土场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生产过程中采矿剥离物从围岩中分离出来处于松散状态,按照设计边坡角、阶段高度、堆排容量,经碾压、自然沉降,达到新的力学平衡,形成排土场边坡。受排土场设计不合理或不按设计组织生产、防排水系统不完善、爆破作业不规范、周边私挖乱采等因素影响,将催生排土场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及地质灾害。剥离物中的磷、氟等元素淋滤水对周边水体水质也将造成生态环保风险。故排土场边坡事故隐患及事故后果主要有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生态环境污染,其中,产生事故隐患的主要因素:①排土场未按设计选址。如排土场工程地质不明;排土前未对底部软弱层清理或清理不彻底;位于倾斜的山坡地段等。②排土场未按设计组织生产或排土作业不规范。如排土场设计参数不合理;未按照设计组织排土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岩土混排,在排土场内部形成软弱层,伴随排土场堆置高度、容量增加,当某一软弱层剪切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便会沿此软弱层发生滑坡。③排水系统不完善。如遇降雨,地表水汇入排土场不能及时外排,加大了排土场的液化程度,降低了排土场内部固有的滑动面摩擦力,形成排土场“水害”。④人为因素。排土场周边存在私挖乱采;不按设计爆破振动;应急管理不力等。⑤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如地震、极端降雨等。⑥排土场泥石流。排土场一旦发生大面积滑坡,极易伴随泥石流发生。⑦排土场生态环境污染。排土场物料在装卸、推排、风力等作用下细小颗粒物质形成扬尘,对空气造成污染;淋滤水对水体造成污染;地表裸露破坏生态景观。

5 露天采空区及排土场边坡失稳成因和对应治理措施

露天采空区及排土场边坡是采矿活动按照一定边坡角,选取一定段高、堆置方式,经碾压、自然沉降,建立新的力的平衡后形成的。自然边坡在采矿开挖前岩体内部应力相对平衡,因而处于稳定状态。因采矿扰动岩体,内部应力状态不断变化,当岩体应力超过强度时,导致岩体发生破坏,使边坡岩体向临空面发生变形和破坏,如果岩体层面倾向与临空面方向一致,岩层倾角接近内摩擦角,加上外界振动、地下水与地表水等因素作用下,极易造成边坡失稳。边坡失稳的主要形式有塌方、滑坡。边坡失稳的治理方式:①控制“水害”。如通过分水岭、截洪沟等采区排水系统对雨季地表水进行分流。②控制边坡角。③控制“力”的变化,即减小边坡体下滑力和增大抗滑力,如采取缓坡清理法与减重压脚法。④改善边坡岩体强度。如挡土墙、抗滑桩、金属锚杆、钢绳锚索、压力灌浆、喷射混凝土护坡和注浆防渗加固等。⑤控制爆破震动。对采场边坡和台阶爆破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后冲爆破、顶部龟裂爆破、坡面岩石松动爆破。采取周边爆破技术就是通过降低炸药能量,在采场周边控制爆破能量在边坡上集中,从而达到限制爆破对最终采场边坡和台阶的破坏。具体的周边爆破技术有减震爆破、缓冲爆破、预裂爆破等措施[2]。⑥落实边坡安全管理要求。如建立边坡检查制度;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专门负责边坡管理;对有变形和滑坡迹象的边坡,应有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变化情况等。

6 综合治理

6.1 “十二字方针”治理

针对露天采矿形成的采空区及排土场存在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结合国内外相关治理经验,海口磷矿总结为“控好角(即严格按设计边坡角组织生产)、管好水(即完善采区防排水系统,避免形成“水害”)、护好坡(即把边坡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应好急(即事故预防和应急“两手抓”)”的十二字方针,采取安全管理、工程措施、生态修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采空区及排土场持续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①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依靠日常管理和专项管理相结合,如制订边坡与防排水安全管理、爆破安全管理、安全检查、隐患上报治理制度等,边坡、排土场专项安全检查,汛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沉降位移监测等管理措施,以及采场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边坡、排土场塌方、滑坡专项应急预案。②工程方面主要采取按照设计控制边坡角、台阶高度,清理边坡,修筑拦沙坝、截水沟等工程措施。如根据防排水设计在“管好水”上下功夫,采用临时沟道铺设防渗膜、固定沟道铺设涵管、浆砌石沟、集水池等,将雨季汇水分段引流,减少对采空区及排土场和生态修复区的冲刷、侵蚀、破坏。按照设计修筑拦砂坝10余座,均有利于采空区及排土场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的治理,提升了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治理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对采场淋滤水收集,用于洒水降尘、植被区绿化,符合国家“三磷”企业(磷矿、磷肥、磷石膏)治理要求。③在生态修复方面主要采取覆土、复土植被等生态修复措施。在充分利用矿山现有工程、设施及相关辅助设施的基础上,新增部分工程、设施,多方面、多角度实现“剥采—内排—覆土—复土植被”为一体的较为科学合理的“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生态环境修复”体系,落实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使矿山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绿色矿山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6.2 排土场治理

矿区范围内有1个已堆排的外排土场和5个内排土场,外排土场为小黑沟排土场,已经堆排结束多年并恢复基本生态;内排土场分别为四采区内排土场、北端部(二采区)内排土场、一采区内排土场、三采区内排土场,其中一采区内排土场、三采区内排土场目前正在堆排,向阳山内排土场已堆排结束多年并恢复基本生态。北端部(二采区)排土场、小黑沟排土场为矿山永久边坡,部分排土台阶恢复基本生态,边坡稳定性满足排土场安全生产规范,这是“控好角、管好水、护好坡、应好急”十二字方针落实,有效防范边坡失稳风险的具体体现。一采区内排土场、三采区内排土场目前正在堆排,其排土边坡随着堆排高度、容量增加,边坡稳定性逐渐下降,失稳风险加大。因此,需持续落实“十二字方针”,确保治理对策有效实施:①严格控制排土场参数。②控制排土场总边坡角,确保排土场稳定性满足安全系数。③土石分排,利于排土场整体稳定,同时满足排土场后期复垦需要。④控制排土堆排段高,防止超出设计高度。⑤延长排土线,分区域分时段堆排,控制排土线推进速度,留出松散物料必要的固结时间。⑥对堆排物料进行碾压,提高密实度。⑦陡坡修理成台阶状,增加排土场与周边山坡接触面的抗滑力。⑧完善截排水系统。联通排土场内部梯形排水沟;排土场底部导流排渗,控制浸润线;地表分段截流、引流排水,减少雨水渗透;及时植被护坡,防雨水冲刷等。⑨排土场底部设置挡墙,增加边坡抗滑力。⑩加强日常排土场安全检查和边坡监测,动态掌握排土场边坡沉降、位移情况;定期开展排土场稳定性评价。综上所述,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必须治理”观念,事故隐患整改率100%。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对标检查,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3]。从源头、本质安全上确保安全生产,持续改进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并同步在排土场边坡持续开展覆土及复垦植被修复生态,减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

6.3 采空区治理

矿山采用边开采、边内排、边复垦方式,有效利用采矿结束后形成的采空区作为内部排土场,既及时治理了采矿遗留采空区的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又有效利用了内部排土空间,减少外部排土场建设占用土地、林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达到排土设计容量的区域及时进行复垦,提高边坡稳定性,严格遵循“矿山开采到哪里,复垦植被就跟进到哪里”的策略,主要措施:①表土收集堆存。在生产剥离作业过程中,对原生表土,在排土场固定区域堆放,供覆土使用。②平整场地,表土铺设厚度1 000 mm左右,供覆土植被。③在边坡较陡,岩层风化程度低、硬度大等不适宜覆土区域,人工在坡面“刻槽”进行覆土植被。④生态植被恢复。根据复垦规划及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草籽和树种进行植草植树。⑤施肥、病虫害防治、浇水灌溉等管理。综上所述,通过多年的治理,充分利用采空区作为内排土场,减少外排土场,既满足了生产,又节约了土地。采空区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生产安全风险可控。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共完成复垦植树214.32万m2,投入费用8 019.8万元,形成了以“森林湖”矿山地质公园建设为中心,连片辐射周边采空区的生态环保修复区,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7 结语

海口磷矿对矿山采空区及排土场边坡失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事故隐患及地质灾害,贯彻“控好角、管好水、护好坡、应好急”十二字方针,采取安全管理、工程、生态修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达到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治理目标。有效利用磷矿开采后形成的内排空间,可节约土地,对淋滤水收集供洒水降尘、绿化使用,符合“三磷”治理要求,对采空区及排土场严格按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在治理的同时做好持续改进工作,提升了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促进了公司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排土场泥石流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石宝铁矿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排土场的安全防护对策措施与事故分析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机制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机械班长
某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