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阳春市金坪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21-04-01李泽源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硅化斑岩黄铁矿

李泽源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广东肇庆526060)

关健词:阳春市金坪金矿;外围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钦杭成矿带南西段,华夏系构造吴川—四会断褶带与阳春—台山纬向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属Ⅲ-85粤西—桂东南Sn-Ag-Cu-Pb-Zn-Fe-Mo-W成矿带内Ⅲ-85-3①阳春Cu-Pb-Zn-Fe-Sn-W-Mo-Au矿田东缘,纳入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的鼓励勘查区和阳春—贵子地区锡铜多金属整装勘查区。区域上处于粤西地区吴川—四会NNE向新华夏断褶带中段的阳春复向斜构造盆地东缘,区内构造线以北东向新华夏系为主,次为东西纬向构造,两组构造在矿区所属区域交汇,致使NNE向构造呈现反S型拐弯,区内NE、EW、SN向断裂发育,为岩浆侵入活动和各种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出露地层以复向斜盆地边缘为界,盆地外以震旦系、寒武系变质岩为主,复向斜内为泥盆系、石炭系为主的上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层,岩性整体以碎屑岩为主,但盆地内的上泥盆统至石炭系分布较多的碳酸盐岩层。

区域矿产有钨、锡、铜、铅、锌、砷、金、铁、黄铁矿等矿种,其中以钨、锡、铜、铅、锌矿床(点)及铁、铜多金属矿床为主。

区域内的矿床(点)多为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矿区西侧数公里范围内为与岗美岩体接触带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其中芒饿岭、黑石岭、地豆岗三个矿床的铁、铜、铅、锌、银探明资源储量达小—中型规模,矿区南侧为新发现的宝山钨矿点,北面几公里则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脉状钨铋矿,从周边的成矿环境、结合矿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及物化探信息,确定本区找矿的目标为与构造断裂带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目标矿种为金和多金属。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地层除少量沿溪谷分布的第四系洪冲积层外,只有新元古代的南华系和震旦系。

南华系大绀山群:为矿区的主体岩石,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与变砂岩、变粉砂岩互层夹石英岩、炭质千枚岩和硅质岩,局部见混合岩化。矿区已发现的金矿(化)体均在本层的层间断裂带内。

震旦系坝里组:分布于矿区北部,与大绀山群整合接触,构成东西向高垌背斜的北翼,主要由变砂岩、变粉砂岩及云母石英片岩,千枚岩互层组成,其中夹有含炭质千枚岩及薄层石英岩。

2.2 构造

该矿区为阳春盆地东缘一东西向背斜构造。东西长20km左右,背斜南翼被东西走向断层切割,背斜东西两端被北东走向区域断层切割,矿区位置偏北翼,地层倾向北北西,倾角多在60°以上。

区内断裂目前只见东西走向层间断裂及规模不大的北西向成矿后断裂。

(1)东西走向层间断裂:分布于工作区南部,共见9条,以间距几米至几十米成组平行产出在大绀山群的炭质千枚岩层位内,为区内的唯一导矿容矿构造,各条断裂规模不一,延长小者100~200m,大者可达2km,组成一条长约2km,宽300m的东西向金矿化带。断裂带内大致平行层面的破裂面发育,偶见互相交切,反映该组断裂反复多次活动的特征。

(2)北西走向成矿后断裂:走向310°~320°,倾向北东,倾角65°~70°,断层角砾有石英、黄铁矿,为规模不大的成矿后断裂,对矿体有破坏但移动不大。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分布广,出露面积近40km2。主要为燕山早期二、三次中酸性花岗岩类,另在朝其塘燕山早期二次二长花岗岩基内有后期石英斑岩呈脉状侵入,推测为燕山晚期(五次)产物。

岗美岩体(ηγ52-2):燕山早期二次产物,为近百平方公里岩基,矿区出露为其南半部。岩性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局部相变为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该岩体大致呈NE向展布,沿其NW、SE接触带在有利地层岩性地段生成多个矽卡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茅田岩体、腰密岩体(γ52-3):燕山早期三次产物,为面积几平方公里岩株,岩性为花岗岩,目前未发现相关矿产。

石英斑岩脉(λπ):侵入在燕山早期二次二长花岗岩内,应为燕山晚期产物,主要分布于朝其塘附近,以走向北西西为主,也有近东西走向者。岩脉内后期硅化(网脉状)及矿化明显,其W、Sn、Bi、Cu、Pb、Au、As等金属微量元素含量高出围岩(二长花岗岩)1~5倍以上,是寻找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标志。

2.4 围岩蚀变

矿区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和黄铁矿化,范围前者大后者小,从几十厘米到数米,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特别是黄铁矿化强者金矿化一般较好。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等,分布于断裂破碎带旁侧。通常以硅化为主,并伴生有黄铁矿化和金矿化、硅化,黄铁矿化愈强而金的品位愈高。断裂所引起的蚀变形成Cu、Pb、Zn、As的硫化物。

2.5 地球化学性质

工作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反映,工作区以朝其塘为中心形成一个大致圆形的Ag、Au、Pb、Zn、Cu、Sb、Sn、Mo等元 素 组成 的 综合 异 常,面积 约10km2。经土壤测量剖面检查,各元素异常值为:Ag一般0.2×10-6,极值32×10-6;Pb一般100×10-6,极值3830×10-6;Zn一般50×10-6,极值1040×10-6;Cu一般50×10-6,极值1610×10-6;Au一般4×10-9,极值1350×10-9;As一般3×10-6,极值10×10-6;Sn一般30×10-6,极值135×10-6;W一般50×10-6。各元素以朝其塘的石英斑岩为中心向周边呈现高温向中低温元素的分带变化,与斑岩型Cu、Mo矿床的异常模式非常相似。与化探异常对应,异常区岩石从内向外也呈现了明显的分带(绢云母硅化带→黄铁矿绢云母化带→纤闪石绿帘石化带)同样显示了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特征。

3 矿床地质

3.1 矿体特征

该矿区为一已知金矿点,目前地表发现一条长约2km,宽300m的东西向金矿化带。带内有矿(化)体9个,其中V1、V2矿体较好。其它仅见矿化,工作程度低。矿体呈东西走向,产状与岩层一致(倾向350°,倾角60°~70°),沿走向局部与岩层呈小角度交切,但整体仍为层状矿体。

V1:长150m,往东进入混合岩变小尖灭,厚0.1~1.20m,平均0.35m,含Au0.30~10.60g/t,平均3.55g/t。

V2:长500m,厚0.18~1.30m,平 均0.60m,含Au0.30~17.60g/t,平均2.53g/t。

该矿区周边已知有4个金矿点,2个铅锌铜矿点,1个砷矿点。因地质工作程度低,有些做了预查,有些仅仅为踏勘性质。

3.2 矿石类型

矿物成分: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黄铁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氧化物有褐铁矿、孔雀石、铜蓝。自然金粒度小,仅镜下可见,为不规则粒状、薄片状、树枝状。

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另为硅化的片岩、千枚岩角砾。

化学成分:根据不完整的分析资料,矿石的主要有用组分为Au,其他局部地段含Ag、Cu、Pb、Zn。

4 矿床成因及类型

矿区矿体受蚀变破碎带控制和围岩之间有明显界线,呈不规则脉状产出,成矿元素的组合表明,该矿区矿床成因为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岩浆中—低温热液充填为主的脉状矿床。控矿因素主要是裂隙构造及岩浆热液活动。金矿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产状、形态和规模受构造带的严格控制,如果从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蚀变分带、化探异常特征看,应存在斑岩型矿床。故此,项目的找矿目标除已知的矿化脉体(带)外,更应从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和规律出发,探索可能隐伏的斑岩型矿床。

5 找矿前景

矿区位于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钦杭成矿带南西段、广东主要远景成矿区——粤西—桂东南Sn-Ag-Cu-Pb-Zn-Fe-Mo-W成矿带内阳春Cu-Pb-Zn-Fe-Sn-W-Mo-Au矿田东缘,区内地表已发现一条长约2km,宽300m的东西向金矿化带。带内有矿(化)体9个。工作区周边有金矿化信息,区内有金的化学异常。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直、间接的找矿标志、信息。因此通过工作找到一个小—中型金多金属矿是可能的。

矿区虽位于粤西山区,交通尚算方便,推测矿区可能存矿体埋藏不会太深,无论开展地质工作还是今后的矿床开发的外部环境条件均比较有利,对生态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矿区内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控制,金矿(化)体主要是沿北西向断裂及炭质板岩与砂岩之间的层间破碎带而分布,多为金矿富集的部位。在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交汇处,矿体内沿断裂硅化、黄铁矿化较强的部位,金矿化较好。

猜你喜欢

硅化斑岩黄铁矿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金属矿物的标型特征之小议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
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