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彩色纸笸箩艺术与造物思想研究

2021-04-01王前前张耀辉

流行色 2021年1期
关键词:笸箩胶东造物

王前前 张耀辉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1 胶东纸笸箩的制作工艺及应用

1.1 纸笸箩的制作工艺

常见的纸笸箩制作工艺有两种,分别是用旧炕席为根本材料和以废纸制成纸浆附于模具再脱模,笔者通过田野考察,根据手艺人口述,总结、分析了胶东纸笸箩的基本制作工艺。

1.2 纸笸箩的应用

1.2.1 日常收纳的容器

胶东姑娘善于女红,每天缝缝补补,针线活不离手,剪刀、针线、五颜六色的线和剪纸样子、缝好的鞋垫、衣服总要有个东西来收纳;家中的烟米糖茶也要放置妥当,廉价又实用的纸笸箩就是最好的选择。

1.2.2 儿童的“小摆摆笸箩”

胶东人民善于制作面食,每当岁时节令都会捏面花,做一些小面食给孩子们当零嘴,孩子们需要拿着自己的笸箩来盛放,这时的笸箩又叫做“小摆摆笸箩”。

1.2.3 婚俗礼仪的祝福

在胶东旧时的婚礼习俗中,女子出嫁时要由女性长辈例如妈妈或姥姥做大小两对笸箩作为陪嫁品,因此称为“喜笸箩”。“喜笸箩”的形状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方形、桃形、元宝形等等,其外表也会被装饰上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色彩,颜色主要为吉祥、喜庆的洋红或粉红。在女儿出嫁前一天,母亲把做女红的工具和材料放入笸箩中,第二天姑娘出嫁时笸箩里放满糖果、面果果等,用红色的布包住沿路分给看喜的人,得到人们的祝福。等到归宁返回婆家时,依旧用色彩艳丽的“喜笸箩”装些糖、喜饼等带回婆家,表示对帮忙办婚礼的人的感谢。“喜笸箩”装入的不仅是物质需要,也是母亲对女儿的祝福和期望。

图1 《凤戏牡丹》喜笸箩,笔者摄于山东威海

图2 《喜鹊登梅》喜笸箩,笔者摄于青岛手工艺博物馆

图3 桃形,包装纸裱糊纸笸箩,笔者摄于山东威海

1.2.4 祭祀的载体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胶东家家户户都会蒸供品,过年用来祭神。“供品出锅后先放至凉透,然后将其放到笸箩里,用红色的包袱盖好,以待过年祭神。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祖先时也会用到纸笸箩。这一天入夜时分,由扎制的巨鬼开道,人们带上自家制作的小馍、米饭、瓜果装入笸箩,抛洒于海里,以此祭祀孤魂和亡者。[1]”

2 胶东纸笸箩的装饰审美

设计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装饰。物品的装饰可以引发美感,加上各种色彩达到装饰美的境界。胶东纸笸箩的艺术审美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独特的装饰上。贴在纸笸箩上的装饰剪纸叫“笸箩云子”或“纸斗花”,这些“笸箩云子”都是巧手的胶东妇女们亲手剪出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剪纸纹样,鲜明的色彩也成为胶东纸笸箩的“点睛之笔”。其中淳朴、鲜艳的装饰色彩不仅为人们带来层次丰富的视觉感受,也体现了他们淳朴乐观的生活态度。

2.1 装饰题材

胶东纸笸箩上的装饰多采用植物、动物、吉祥文字、人物、几何等图案纹样。在胶东纸笸箩上经常会出现人物的纹样或图案,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儿童的形象,如“和合二仙”“莲花童子”“四喜人”等,一般这种带有儿童的纹样多用于结婚的“喜笸箩”,寓意夫妻婚后多子多福;猫和各色蝴蝶的搭配,可爱的猫常常起到烘托喜庆气氛的作用,二者取其“耄耋”的谐音,祝愿长者长寿;凤是古人根据现实中的飞禽走兽想象加工而成,在胶东纸笸箩的装饰题材中,多与龙和牡丹结合,形成“龙凤呈祥”“凤戏牡丹”的吉祥寓意,主要用于婚礼的“喜笸箩”中;“鹤”与“鹿”的组合,“鹤鹿同春”预示家庭和谐美满。胶东纸笸箩中的植物装饰纹样无处不在,最常见有石榴和葡萄,因其二者多子,故为求子的象征;梅花颜色常见是白色、红色、淡绿色、淡红色等,以白色和淡红色的最多。喜鹊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五瓣的梅花取“梅开五福”的美好寓意,多与两只喜鹊搭配,即“喜相逢”;佛手与“福寿”谐音,因此和桃一样起到祝寿的作用。将文字与其他颜色的装饰题材相结合丰富了胶东纸笸箩的装饰题材。“盘长”是胶东纸笸箩中常见的几何、纹锦图形,在纸笸箩上引用“盘长”作为装饰则表达对家庭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的美好祈求。这些装饰纹样无论如何组合变化,其强调避邪、纳福、驱恶的主题是永恒不变的。

2.2 装饰色彩

受中国传统五色观的影响,胶东纸笸箩的装饰色彩明快、对比鲜明,顺应了人对色彩的本质要求。所以在胶东纸笸箩上总是能看到纯度较高洋红、粉红、草绿、深绿、蓝色等颜色的组合和纯度对比,如“红花配绿叶”色彩搭配,胶东民间还有“红配黄,喜煞娘;红忌紫,紫怕黄。”的赋彩口诀,这些都在胶东纸笸箩的装饰色彩上得以体现。胶东纸笸箩的色彩在满足人们视知觉的同时也遵循着色彩的文化内涵,同时具有象征意义和丰富的色彩效果。通过观察发现,胶东纸笸箩有许多黑色的装饰,这是由于我国古代“尚黑”的传统,黑色具有镇邪驱鬼的作用,这种颜色也经常被用于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的场合,用来驱赶邪祟。红色也是胶东纸笸箩的常用颜色,它被人们赋予了吉祥、喜庆、欢快的象征意义,同样适用于各种重要场合。黄色也是胶东人民喜爱的的颜色,它寓意着五谷丰登、健康长寿。胶东纸笸箩中丰富的装饰色彩与黑色点缀使其更加引人注目,体现了劳动人民朴实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胶东纸笸箩蕴含的造物思想

我国民间造物艺术是劳动人民在创造和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的集合。张道一先生曾在《造物的艺术》一书中提到“古代造物思想真正的创造者是从事手工劳动的艺人。[2]”胶东纸笸箩正是当地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并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融入其中,最终体现出“节用为本”“致用利人”“器以载道”的民间造物思想。

3.1 “节用为本”

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是民间造物的重要思想观念,这一观念主张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对物品的实用需求,胶东纸笸箩的制作工艺中就始终贯穿节用、惜物的造物思想。人们就地取材,以家中换下的废旧秫秸席制作出纸笸箩的整体造型,然后用废旧布头裱糊秫秸席,起到加固的作用,或是利用日常收集的旧报纸、废纸箱制成纸浆,加入一些田间地头生长的牛毛菜和松柏叶汁使纸浆更加粘合防虫;在装饰纸笸箩时,更是贴上旧挂历纸、印花纸等美观的旧纸。民间劳动人民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物质资源有限,只能精打细算,防虫剂难以购买,就在纸浆中加牛毛菜和松柏叶汁;购买新的花纸装饰纸笸箩太浪费,就贴旧挂历纸、旧包装纸,这样既满足了工艺的需要,又节约了成本。

3.2 “致用利人”

在我国民间造物观念中,造物的目的是为人办事。人类设计、制造、改进器物就是为了能更加利于人的使用,各种造物活动都是人居主体地位,由人的意识支配。“致用利人”就是满足人的实际需求,强调实用功能,为人所用。胶东纸笸箩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用。作为日常收纳的容器,存放妇女们女红使用的针头线脑、米面粮茶;作为“小摆摆笸箩”,岁时节令盛放孩子们的小巧花、面燕等零食;作为陪嫁品“喜笸箩”,盛放喜糖、喜饼;作为祭祀用品,盛放供品,以此祭祀孤魂和亡者。在工艺上,向纸浆里加入天然植物牛毛菜和松柏叶汁,不仅能防虫、加固,还能节约成本。在装饰上,用日常收集的印花纸、旧挂历纸裱糊、剪出笸箩云子贴在纸笸箩上,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当作摆件,起到室内装饰的作用。这些都是“致用利人”的造物思想,综上所述,胶东纸笸箩的创作始终以“用”为目的,既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又起到审美装饰的作用。

3.3 “器以载道”

胶东纸笸箩作为胶东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有对社会的文明教化、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中蕴含的“器以载道”思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礼藏于器”“天人合一”[3]。

“礼藏于器”。儒家学说强调“仁”“礼”,受齐鲁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胶东纸笸箩也成为仁礼的载体,这里的“礼”体现在各种民间礼俗和文化中。在纸笸箩的造型方面,它寄予人们对亲情、爱情的美好祝愿。在纹样题材方面,胶东纸笸箩丰富的纹样图案具有避邪、纳福、驱恶的意义,如在婚庆礼仪、祝寿礼仪、祭祀礼仪中的体现等。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合理利用材料、精巧的技艺,如此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作品。胶东纸笸箩的制作工艺深刻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纸笸箩的纸浆都是平日不用的废纸制成,纸浆里加入的柳絮、松柏叶汁、牛毛菜也是就地取材,尊重自然;纸笸箩大多在春天制作,此时温度适宜、顺应天时,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合理利用,显示出人与自然和造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4 结语

胶东纸笸箩制作工艺是胶东劳动人民在漫长艰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创作出的艺术结晶,区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传统色彩与民俗色彩表达情感及色谱总结、秩序连与色彩图谱化等方面阐述分析了胶东“纸笸箩”的色彩运用特征,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同时兼具审美性,胶东纸笸箩见证了胶东人民的婚礼嫁娶、柴米油盐、人情冷暖。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纸笸箩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但是胶东纸笸箩的工艺审美所承载的“节用为本”“致用利人”“器以载道”的造物思想,对当今绿色设计、可循环生态设计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笸箩胶东造物
胶东面塑——花饽饽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那座叫笸箩泡子的湖——《一坛硬币》创作谈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造物美学
笸箩那年十七八
淳朴之如民艺 素雅即若大美
我的奶奶叫笸箩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