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①

2021-04-01王程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体育锻炼社团

王程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国建设是具体到文化、科技、体育等12个方面的建设,体育与其他领域关系密切,地位同等重要,但相比其他领域,人们往往忽视体育的重要性[1]。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拥有健康体魄是完成各项任务的保障,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2]。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水平对未来在人才竞争、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改善大学生体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16年5月,国务院出台有关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关政策,鼓励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3],但是全国在2017年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质依然普遍较差,表明长期以来,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并没有很好的落实,仅靠高校现有的体育课,很难达到并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要求[4]。该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为切入点,调查影响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实际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关于高校课外体育锻炼、课外锻炼现状等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该文提供借鉴与参考。

表1 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内部影响因素调查表(n=1965)

表2 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外部影响因素调查表(n=1965)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黑龙江省11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20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为1965份,有效率达到89.32%,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内部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包含大学生个人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选择倾向[5],该研究把影响大学生的内部因素分为没有兴趣、怕累、无所谓、身体原因4个方面,分别代表着大学生的锻炼兴趣、对锻炼的主观认识、锻炼态度及自身情况。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对课外锻炼没有兴趣、怕累和出于自己身体不适等原因的比重较大,其中出于自己身体原因导致不能参加课外锻炼的大学生人数最多,有1425人,所占比例为73%;对课外锻炼没有兴趣的大学生有817人,所占比例为42%;锻炼之后怕累的大学生有598人,所占比例为31%;认为锻炼无所谓的大学生有334人,所占比例为18%;认为不会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没办法参加课外锻炼的大学生有116人,占总人数的6%,选择其他原因的大学生仅占2%(见表1)。

2.2 影响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分析

影响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场地设备缺乏(1644,84%),锻炼氛围欠佳(1582,81%),游戏手机影响(1135,58%),没有伙伴(1060,54%),锻炼后不方便(918,47%),没有老师指导(447,23%),经济能力限制(388,20%),运动基础差(330,17%),其他(195,10%),没有影响(0,0)(见表2)。研究得知,场地设备缺乏、锻炼氛围欠缺、游戏手机等诱惑和没有伙伴一起锻炼对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大,比重均超过50%,说明黑龙江省高校在场地供给、锻炼氛围营造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到课外锻炼等方面工作上略有不足,大学生在自身锻炼的独立性培养上针对性不强。下面对各项外部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2.2.1 场地设备缺乏

场地设施、锻炼设备是进行课外锻炼的硬性条件,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80%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学校的场地设备不能满足自己的锻炼需求,这就表明黑龙江省运动场地的利用和开放利用程度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对大学生参加课外锻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锻炼之后公共服务设施使用不方便带来的影响比重也比较大。对于黑龙江地区而言,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大学生会选择体育馆、健身房等在室内进行锻炼,这对高校运动场地场馆的建设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馆规模大小、体育馆内的场馆设置和开放时间等都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哈尔滨市内高校所在位置相对集中,但是高校内体育馆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占用场地教学的情况较严重,并且体育系学生训练、校外人员利用场地锻炼情况也是十分常见,大学生进行锻炼还需和校外人员和体育系学生平分场地。

2.2.2 锻炼氛围欠缺

锻炼氛围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一种被认可的锻炼环境,是对大学生参加课外锻炼非常重要的客观影响因素,锻炼氛围,会直接影响到该区域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和坚持情况[6]。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黑龙江地区受气候环境影响,冬季室外体育活动受到限制,硬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参加课外锻炼的基础前提。高校方面,多数高校周六、周日体育场对社团不免费开放;高校在指导和支持课外锻炼上工作远远不足,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俱乐部等组织,都是由大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比赛,没有什么规范性可言,并且社团活动本身存在单一性,再加之活动时间固定,社团之间交流较少和缺少专业老师指导,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

3 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对策

3.1 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无形之中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锻炼起到了推进作用,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还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观念和认识。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能促使大学生在行动上做出决定,积极参加到课外的锻炼中来。

3.2 因势而新,增强课外体育的鲜活性和吸引力

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兴趣的缺乏,原因可能出自自身,也可能是因为受到当下环境影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方面,学校方面要做到因势而新,多开展竞赛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组织经验,把系统性和趣味性有效的统一起来,保持体育锻炼的鲜活性,增强体育锻炼的创新性,来提高课外锻炼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老师做到切实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个人对体育的偏好,接触的体育环境,受到的鼓励及对喜欢项目的持续投入等是保持并提高课外锻炼兴趣的关键所在,抓住这些关键问题,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好引导作用。例如,男生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女生则喜欢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做到合理安排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兴趣。

3.3 重视并利用信息化发展平台

课外锻炼和手机、游戏作为同等调查变量来讲,手机和游戏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力更大,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也不例外,重视体育信息化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并充分利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对大学生日常着迷于游戏和手机的现象起到良好的抵制作用,也可以加快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的建设发展。

3.4 开展多种锻炼形式,培养学生课外锻炼的独立性

激励大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培养大学生独立性,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单独锻炼、群体性锻炼、学校院系、社团等多种锻炼活动形式的开展,在这之中,大学生社团又是最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也是大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主要方式,所以抓好各类体育社团工作的组织和开展是实现形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社团可以以社团名义向学校发起申请,争取社团活动时间和专业老师指导,各个社团之间也可以组织进行交流,促进大学生课余锻炼的多样化,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学校、老师和社团组织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大学生独立性的养成。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体育锻炼社团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社团少年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小小“运动员”
文学社团简介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