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2021-03-31张小艳张春生王海燕
张小艳 张春生 王海燕
摘 要:应用型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面人才,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会计”对会计人才全面培养十分重要。文章以基础会计为对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及“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融合“课程思政”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2-0029-02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人才类型。显然,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是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什么人”的具体要求。
一、基础会计教学及“课程思政”融入问题
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理论、实践和德行操守三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德育教育被理解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往往“各行其道”,部分学生虽专业能力强但行为方式、做人做事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大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专业教育过程中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轻价值引领和引导。
基础会计以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主,同时其理论知识体系和操作原理也是会计证考试和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的核心内容[1]。与其他专业课不同的是,基础会计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搭建会计知识的基本框架,同时还需教育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素质,这对会计人才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与思政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在逻辑上也保持了一致。
高校基础会计专业较长时间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偏传统观念,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网络时代的教学理念存在差距;内容更多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不足;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变化,部分内容陈旧,教学内容缺乏“课程思政”设计,缺乏与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虽然有接近“课程思政”的“课前五分钟”,但多是课前专门介绍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割裂,形式较生硬,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依然是两股道,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思想道德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当前,基础会计课面向00后的大学生,作为触屏一代,学生均比较追求个性,他们对教学有更高的要求,因价值观受网络影响比较大,更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根据学生特点、教学中的不足以及会计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各环节,将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课程思政”简言之就是围绕育人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的思政教育。基础会计学作为基础课,在给学生传授基础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使学生从接触会计基本知识起就注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比如通过我国古代会计发展历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四柱清册”“龙门账”等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要认识到会计学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发展的,“经济愈发达,会计愈重要”,通过会计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研究的是微观企业但实际上是随宏观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告诫学生重视专业学习不仅能核算微观经济更能对宏观经济有所贡献。在会计目标的学习中融入个人发展规划教育,告知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树立远大理想[2]。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部分,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重视事实依据,态度严谨、诚信为本。在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部分,介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环节,适时加入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在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将来创业做准备。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将诚实守信,不做假账作为“课程思政”主线,融入教学各部分,引导会计人才在学习中就牢记要遵纪守法,诚实做人。
(二)合理设定包含“课程思政”在内的教学目标,
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是教学预期要达到的效果。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划,基础会计课面向低年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除了以会计职能、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及复式记账原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设定合理的知识目标外,还应该按照企业会计实践要求,将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作为实践技能训练目标,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不同部分,提出对应德育素质目标。教师将会计基本技能、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并重,才能培育出勤勉、尽责、合格、诚信的会计人员。
(三)线上线下结合,以“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品质
互联网时代, 将传统的课堂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达到最优教学目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学生课前完成任务学习,将关联知识点衔接,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引出一个“知识链”,学生可以沿着“知识链”逐渐掌握教师在理论课上列出的知识点。教师以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探究,开展深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挖掘学习潜能。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有效引导和督促,教会的不仅是知識,更是教会学生会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任务驱动中,可以分小组也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任务,小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这不仅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教育学生要树立合作和竞争意识,通过线上线下小组集体学习评价,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责任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就是让“课程思政”在无声的自我实践中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精神塑造。这种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教学驱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举一反三,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为参与会计学科竞赛奠定基础,还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自觉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自己。
(四)发挥案例教学优势,以专业有关案例引导提升学生能力,启发学生注重职业道德
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应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低年级学生尚且不具备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量实践技能更多依靠在课堂或实验室实现。在实验实训中,教师在课堂上将一个包含制造业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综合案例引入,根据每个业务核算过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完成案例企业的业务处理。 根据会计单项实训的流程,同时熟悉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结账、对账,再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教师从旁指导,同时训练学生对业务的辨识分析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中,借助于案例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教学中借助一些会计舞弊案教育学生要坚守职业操守。
(五)课—证—赛融合教学中加强正能量教育,提升人才质量和就业水平
应用型本科教学要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需要教学中不断加强“本科职业能力”的培养。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基础课,具有专业基石和职业引导双重作用[3],这需要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方法和原理的介绍和理解。鉴于目前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课题组选择以初级会计师证书、女排精神、励志故事、历史典故等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敢于拼搏,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收获,激励学生在考取不同会计资格证上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教学中将初级会计资格证考试内容与教学配比,课证融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并积极开展初级会计资格证学习,根据教学内容重难点设计各类型竞赛性习题或练习,以小组竞赛方式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在职业上也能获得认可。同时,在教学中要更多把“从理论到实践”变为“融理论于实践”中,鼓励学生参加财会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金融挑战赛等大型学科竞赛,实现在练中学,赛中学,以赛促学,从而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专业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行知合一。
三、小结
任何课程都要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专业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进行思政教育。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应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4],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价值引领相融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财会人才,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莉崟.基于“课证赛融合”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改研究[J].财会月刊,2016,(23).
[2]贾兴飞,徐奕蕃.“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元素挖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9).
[3]李慧敏,胡珊珊.论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3,(26).
[4]王小春.“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6).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