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婆的幸福

2021-03-31孙菲菲

作文·初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慰问品房顶敬老院

孙菲菲

大年初二,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外婆家拜年。

一进大门我就怔住了,眼前的景象令我非常惊讶。客厅里,那台古老的大肚子电视机不见了,一台崭新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戏曲节目。平时总是躺在被窝里的外公,正坐在新轮椅上兴致勃勃地看电视呢!取暖的煤炉也被电暖器所取代。外婆听到我们来了,乐呵呵地从厨房里走出来,给我发了一个大红包。看着外婆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禁心生疑惑。

临近中午,姨夫在厨房里大展厨艺:红烧肉、油焖大虾、清蒸鲈鱼、炸带鱼、肉丸子……这些平时在外婆家难得一见的美食,一道一道地被端上餐桌,食物的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客厅。这时,我心中的疑惑更重了。

我边吃边回想着外婆家以前的状况。外公偏瘫十几年了,生活不能自理,外婆身体也不好,大姨身有残疾不能干活,表哥正上高中,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姨夫一个人在外打工维持。虽然妈妈也经常帮衬,但他们依然过得非常艰辛:房子年久失修,下雨漏水;家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没有出行的交通工具;一家人省吃俭用,外婆还常常为表哥的生活费发愁。真是村里名副其实的贫困户!

吃过饭,我和妈妈陪外婆聊天。外婆感慨道:“多亏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咱才过上了好日子呀!”外婆絮絮叨叨地述说着扶贫工作人员的一次次来访:宣传政策,询问困难,提供信息,逢年过节送来慰问品。说着,外婆指着墙角让我们看。慰问品还真不少,有面粉、大米、食用油等。外婆说,电暖器也是他们送来的,表哥上學学杂费全免,每年还有生活补助呢。

外婆还非要带我们上楼看,说房顶已经修好了。原来,外婆向扶贫工作人员反映了房顶漏雨这一情况,他们非常重视。相关人员来调查后没多久,就派来了工程队,免费为外婆家修了房顶。阳光下,修缮一新的房顶闪闪发光,外婆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外婆还告诉我们:过完春节,她和外公就要去敬老院住了。“住敬老院?那一个月得花不少钱吧?”我不禁脱口问道。外婆笑了,说:“别担心。你外公住敬老院,我去陪护,不用掏钱,还给我发工资呢!”还有这样的好事儿?我半信半疑。下午,带着满腹疑惑,我离开了外婆家。

没过多久,妈妈说要去敬老院看外公外婆,我兴高采烈地跟着妈妈一起去了。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偌大的院子里,有整齐的菜畦,宽阔的操场,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每个房间里都有空调、电视,卫生间里有热水器。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院长热心地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敬老院的老人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外公,正在晒太阳呢!他的气色好多了。

看望了外公外婆,我们离开了敬老院,外公外婆那幸福的笑容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我想,外婆一家生活的变化,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化。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让多少像外婆这样的家庭受益呀!

(指导老师 刘晓梅)

简 评

文章写法平实,胜在选材。文章以自己的见闻为线索,依次叙写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给外婆家带来的种种福利:过节发慰问品,给表哥减免学杂费并发放生活补助,修房顶,外婆外公住上敬老院等。通过列举大量生动翔实的事例,有力地表现了当地政府扶贫工作开展得细致而卓有成效,以外婆的一句“多亏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咱才过上了好日子呀”来点题,以小见大,歌颂了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真正解决百姓生活困难的实干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文章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很有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关心社会发展的可贵情怀和开阔视野。

(许妍老师)

猜你喜欢

慰问品房顶敬老院
没有房顶的家(下)
没有房顶的家(上)
九十一团开展元旦慰问活动
受宠若惊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没有房顶的木房子
爱心送到敬老院
房顶上的朋友
火场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