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阅读”视角下 关于《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教学思考
2021-03-31王彪
王彪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叶至善童年时代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课文看似内容浅显,实则耐人寻味。由于篇幅较长,而且生字新词、笔画多的难写字偏多,课容易上得零碎、散乱,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对文本的理解就会存在缺陷。
问是思维的源泉和起点,阅读教学中自然少不了“问”。但这“问”却是“大学问”:为什么问,问什么,如何问……不仅要善问,而且要会问,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焦点阅读”主张聚焦基本问题,厘清问题层次,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笔者尝试运用此法执教本文。
一般认为,这篇文章最能引发思考的就是“我”的心情变化,而“我”的心情又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教师会把体会“我”演砸大老虎的心情和寻找失败的原因作为聚焦点。然而,作者偏偏在结尾时说:“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许多教师认为,既然作者说了“我至今还不明白”,我们也就无从知道了,从而导致这一问题不了了之。
笔者认为,理解作者扮演老虎时的心情变化并不难(本文不作展开),难的是要找到作者“至今还不明白”的原因。为此,笔者把教学聚焦点确定为:会不会豁虎跳、有没有豁虎跳是不是“我”演砸大老虎的原因?(表面上肯定)为什么作者说“我至今还不明白”?(实际上否定)
课文按照结构,通常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我”期盼参加文艺表演、“我”饰演老虎没有获得成功、“我”寻找演砸大老虎的原因。但根据教学聚焦点,本课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作者对小学时扮演老虎这段往事的回忆,第二层次(文末两段)是事后(包括“至今”)作者对表演失败原因的探究。
第一层次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我”表演的出发点是什么?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对于“没在台上露过面”的“我”来说,小学时自然渴望有在大庭广众中表演的机会。“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慕得要死。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文中这句话真实地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尽管当时的“我”还未尝到表演难的滋味。
第二,“我”表演得怎样?从作者的自述看,客观地说,“我”在表演方面是有明显短板的。由于平时缺少参与,“我”并不机灵。老师分配角色时的态度也能给予证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这是一个“用不着说话”、相对简单的角色。在排练时,“我”需要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在正式演出时“我”更是紧张,是老师“推”着出场的,以至“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满头满脸都是汗珠”。不仅如此,“我”也承认,自己“笨拙的表演”让这场戏“砸锅了”。而且,以“我”的感受看,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都有别于自己此前天真的想象:原本“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却被“套上老虎皮……脸、手、脚都不露”;原想尝尝大家“给我鼓掌”的滋味,结果却遭遇“哄堂大笑”;原先“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正所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第三,别人的评价如何?首先是搭档,排练时演哥哥的那个小朋友问“我”:“你会豁虎跳吗?”并说“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正式演出结束后,他又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其次是老师,她“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最后是观众,他们的反应是“哄堂大笑”“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全都被“逗乐了”。综合“我”本人与他人的评价来看,这次演出失败是确定无疑的,因此“我”寻找失败的原因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第二层次中,作者事后的疑惑是建立于调查研究之上的——“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因此,结尾句直接表明其大惑不解:“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那么,应该如何认识作者的疑惑呢?
其实,作者借自己儿时的往事提出疑惑,是有现实指向的。对儿童而言,以能不能豁虎跳作为扮演老虎的先决条件,以有没有豁虎跳作为能否被认可和接受的评价标准,是非常荒唐的。“至今还不明白”,是说现实生活中仍有这类现象。众所周知,一个人会不会豁虎跳,在表演中有没有豁虎跳,都不重要,因为豁虎跳是可以在后天教、在生活中学的,谁也不是先天就会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儿童的发展需要,怎样帮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掌握这些技能、技巧(从广义的角度看,即知识与能力)。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博得一时的掌声,还是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对儿童正常的发展需要是肯定,还是否定?是积极引导、热情扶植,还是消极对待甚至冷嘲热讽?这应该是作者疑惑的根源所在。
明确了教学思路,两个层次中问题链的构建就不再是难题。例如,关于演老虎要不要豁虎跳,演哥哥的小朋友与老师的观点有没有不同?→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他们各自又是怎样表达自己观点的?→他们这样认为的根据是什么?……根据这一问题链,学生的阅读思维很快就被激发了。他们在文本中进行相关信息的辨识和提取:演哥哥的小朋友认为演老虎一定要豁虎跳,这从他的语言、动作、表情中都可以证明,如“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撇了撇嘴”“唉声叹气”。而老师认为“不要紧,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不一定要”而不是“不要”,“不一定要”是可要也可不要之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到这里就不再提问了,学生的思维也会戛然而止,因为阅读本身也是一个思维过程。此时,笔者让学生继续思考:演哥哥的小朋友和老师的观点为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经过仔细阅读与比较,大家认识到演哥哥的小朋友只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缺乏换位思考,没有考虑到从未有过表演经验的“我”的处境。而“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她一方面根据剧情做出安排,另一方面也照顾到表演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其进行指导:“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记住了吗?”这样一比较,两者的差异就显示了。
通过以上课例,不难看出,“焦点阅读”强调聚焦思维,注重问题设计,对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文本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小学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