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刊首语

2021-03-31丁勇

重庆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使用者绿色资源

绿色,代表了生命,标志着自然,意味着循环。绿色建筑,也就意味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形式、风格,这些特征也正是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针对绿色建筑首先提到的要因地制宜。建筑起源于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基本需求,发展于人类物质充裕后的功能丰富,创新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诉求。我们今天谈到的绿色建筑,正是时代发展孕育出来的属于建筑的创新。随着我们对于建筑单一的功能性、外观性满足之后,建筑如何在保证需求的情况下,融入到自然中,返回到来源中,成为了绿色建筑的主题。在绿色建筑的性能指标中,要求建筑安全耐久,以保证建筑长寿命和使用者的安全,这一方面体现了建筑的根本要求,同时也体现出避免建筑拆建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要求健康舒适,以保证建筑使用者的基本诉求,在建筑发展根源上,提升建筑的根本功能属性;要求生活便利,这是对于现代城市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扩张、需求多样的对策,同时也反映出建筑与时俱进的发展;资源节约是其中最重的要求,其中涉及到能源、水资源、材料、土地等多方面,这也是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整体资源匮乏问题,也反映了建筑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要求环境宜居,也是进一步反映出与建筑使用者密切相关的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也反映出建筑内外的关联性。

从上述绿色建筑的关键性能指标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发展核心是围绕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以建筑使用者的感观、感知、感受作为出发点,不同的功能空间、不同资源条件、不同运行状态,所反映在建筑上均有着不同的要求。以重庆为例,山地占比超过70%,全年静风率最高达50%,全年日照时数占比仅为约30%,在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建筑的布局、空间、结构、采光、通风、绿化等,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构建属于重庆自己的建筑解决方案,才能够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由此带来的空气污染、噪声问题、光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备受建筑使用者的关注,建筑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建筑健康性能的关键,但发展与问题总是对立的存在,这就需要结合到实际情况进行甄别筛选,确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随着国家建筑工业化的深入推进,智能建造、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建筑业中正在被广泛推广,这也需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秉性,合理确定一条资源综合发展路径,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造。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绿色建筑的核心——遵循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地貌。以此出发,实现地理条件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充分协调、环境性能的综合打造、设备材料的适宜匹配、运维管理的深度切合,将是实现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刚刚发布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的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要求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要求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党中央和国家的这一系列工作推动,将是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建筑品质、助推建筑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这也将是我们建筑从业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必将激励我们新时代的绿色建筑从业人员抓住机遇、奋发作为,努力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属于绿建人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使用者绿色资源
绿色低碳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资源回收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抓拍神器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