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理念下玉溪公园总体布局研究
2021-03-31李平
李 平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分院,云南 昆明 650228)
0 引言
为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建设要朝着“绿色”方向发展,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园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城市时能融入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大自然改善城市建设中的不足,为人民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1 公园城市理念
1.1 公园城市内涵
公园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将绿地系统、公园体系、城市3 个元素有效结合,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和谐,为城市居民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建设公园城市时,要充分利用绿地系统及公园体系的特点,让城市建设的最终效果既达到“绿色”要求,又具有欣赏价值。通过公园城市建设,有效完善城市格局,改善城市风貌,提高城市品位与竞争力,对城市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2 公园城市特征
1)以人为本满足居民舒适生活的需求 城市居民需拥有舒适的生活,其中包括生活环境。建设公园城市,利用融入绿地系统的自然环境、公园的美观效果使城市居民身心愉悦,进而满足居民对舒适生活的需求。
2)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实现绿色发展 城市建设以公园城市作为标准,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城市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目标。
3)实现环境与城市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大多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以公园城市为建设目标,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境与城市和谐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满足城市创新发展要求 城市建设实现与时俱进,需不断创新建设模式。引入公园城市理念可创新更多建设模式,使城市建设效果满足各方需求。
2 公园城市与公园体系的耦合关系
2.1 公园体系建设是公园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
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已融入各领域建设。城市建设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以“绿色”为建设核心。城市公园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开展。最初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是解决“城市病”,完善城市实际功能、加大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在城市公园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下,每个城市公园建设的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化,但以绿地作为纽带,每个城市公园之间都体现出互为补充的效果,将所有不同功能的公园联系在一起成为公园体系。
2.2 建设公园城市是完善公园体系的最终目标
要实现公园城市良好建设,公园体系功能完善化与布局合理化是最基础的保障。在建设公园城市格局时要整合各类资源融入格局中,可以提升城市品位与居民生活质量,还可以与城市的经济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等共同组建成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内容,进而达到公园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3 玉溪公园建设规划目标
1)改善生态环境 在建设公园时要注重对原有山形地貌的有效保护,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升环境品质。
2)完善公园功能 突出公园特色,丰富公园主题类型,利用创新性思维创建多元化的专业公园体系。将每个公园有效地串联在一起,达到从“零散”状态转变成“完整并相互补充”的效果。
4 公园城市理念下玉溪公园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措施
4.1 融入公园城市文化理念
公园城市中的城市文化具有较强的感召力与亲和力,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文化产业并有巨大的价值,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城市文化贯穿于始终,使其融入城市发展政策中,促进公园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遵循以下4 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玉溪市拥有较多的文化资源,而文化资源较多易导致公园建设者与管理者不能选择最适宜的开发方案。因此,从整体性角度开发公园,对公园建设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再根据功能定位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案。
2)协调性原则 玉溪公园的开发应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特别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开发公园过程中应有机融合文化元素与环境,在自然环境中体现城市文化。
3)创新性原则 传统文化代代传承,要实现有效的历史开发应保持原貌。但文化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处于不断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因此,在开发公园时融入创新思维,能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相适应。
4)遵循产业化原则 文化本身属于产业资源范畴,不应将城市文化只归入文化遗产并束之高阁,而应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认知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充分利用起来,达到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
4.2 做好绿地总体设计与布局
1)规划设计的原则 ①尽可能保留绿地原貌 在设计绿地时要尽可能保持绿地原貌,充分展示大自然孕育的绿地环境;②以人为本 在尽可能保留绿地原貌的基础上,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设计绿地的景观及增加使人们停留的设施,让人们充分享受绿地环境带来的舒适;③做好防护措施 由于每个人的素质不同,部分人进入公园可能会产生损害绿地的行为,应做好保护措施,避免绿地受到人为破坏。
2)公园绿地总体布局设计 ①连接公园景区 在布置景色变化时可以根据导游线进行布置,能够在游客浏览观赏时产生连续性的风景变化。导游线可以利用道路广场、山水植物、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有效吸引游客。依照设计的艺术境界实现循序浏览的过程,提高造景艺术的感染力。②公园景色与活动设施的布置 公园内应设有构图中心,可利用耸立的山石与高大的古树作为立面构图。立体轮廓设计应与实际地形相结合,采用填高挖低的方式形成具有节奏及层次感的立体轮廓。如果公园内的地形较为平坦,可利用树冠线的变化创建立体轮廓,为公园增添艺术效果。③绿地规划布局方式规划布局形式包括自然化、规则化、混合化3 种方式。自然化利用公园内风景,不存在明显性的对称轴线,利用公园风景中的各种要素进行自然化布置;规则化比较重视对称轴线,利用几何图形的设计方式促进公园内的各要素之间达到对称布置的效果。这种设计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较为呆板且严整化;混合化是将规则化设计与自然化设计融为一体,在比例方面两者较为相近,适用于用地面积较大的公园内。
4.3 完善建设所需的四大机制
1)协作机制 要实现玉溪公园达到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应建立部门统筹协作机制,促进公园建设顺利开展。与玉溪公园建设相关的部门共同交流,确定每个部门在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实现公园建设有序化进行。
2)参与机制 玉溪公园建设的目的是为城市居民创建舒适的游玩环境,在建设过程中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为公园建设提供丰富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共同维护公园,充分发挥出当地居民的主人公意识。
3)融资机制 玉溪公园建设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采取融资机制为公园建设筹集充足的资金以实现优质建设。政府是公园的生产者与管理者,建设公园需要土地置办、完善基础设施、绿地建设等,投入资金量较大,虽然政府投入较多资金,但公园建设所需资金额度巨大,仍有较大缺口。因此,采取引入社会资金的方式,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社会资金在投入时需要评价公园的潜在价值,而城市公园的潜在价值是建成后能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为开发商提供有形的资产。
5 结语
玉溪公园建设应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实施总体布局的规划,确保公园建设效果与城市建设目标一致,为当地居民创建出可观赏、可旅游的风景区域,满足当地居民舒适生活的需求。另外,在建设公园时应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参与,为公园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将群众的思想和智慧融入公园建设中,促进公园建设效果更亲民,进而实现玉溪公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