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古茶山周边村庄规划
——以景东县安定镇迤仓村为例

2021-03-31赵大光杨正瑶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期
关键词:茶山用地村庄

赵大光,杨正瑶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分院,云南 昆明 650228)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乡村发展成为重点。农村实现脱贫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乡村振兴,借助国家政策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做好乡村振兴,村庄规划是前提,遵循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原则逐步推进。云南景东县安定镇迤仓村依托优质的古茶山、古茶树资源,做大做强茶产业,充分挖掘茶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物种保护价值、经济价值,进而带动茶文化旅游产业、农家乐、有机茶深加工产业、特色农产品种养殖产业。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合理布局、分类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节约用地,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产业,建设美丽宜居村庄风貌。

1 迤仓村基本情况

迤仓村位于普洱市景东县北侧、安定镇西侧,隶属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地处安定乡政府西边,东邻双河温泉、天泽茶庄、福德茶厂,南部与河底村接壤,西部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北部与中仓村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20km,到镇道路059 乡道已完成通达工程建设,交通方便,距县城70km。全村有农户296 户,人口1 062 人,其中,农业人口893人,劳动力人数791 人。迤仓村各小组均为彝族村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适宜,产业为古茶、核桃、蚕桑、家庭养殖等。其中,古茶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现有茶园面积5 600 亩,古茶园面积3 680 亩。2019 年,古茶叶户均产量180kg,户均收入18 000 元;养殖业以黑山羊、无量山土鸡、生态黑猪、生态蜂蜜为主。

2 迤仓村古茶山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单一,缺少核心竞争力

整个村庄内人口比重不均衡,农业人口居多,但劳动力不足,目前,迤仓村经济发展仍旧无法吸引青年群体。整个村内的产业构成较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2.2 道路交通建设不足

迤仓村内主要分为通村道路、村组道路和农耕路3 种。通村道路已完成通达工程建设,村组道路(村委会到兰家组、施家组、燕山组、罗家组、白家组一线共计15.0km;村委会到李家组1.0km;村委会到扫把组1.5.0km;村委会到河底组7.0km。村内道路均为水泥路,但宽窄不一、弯道较多,部分道路不具备转弯半径。村内巷道部分硬化、部分土路。道路设施缺乏,等级质量偏低,硬化率较低,路面宽窄不一,未设专门的停车场用地。

2.3 村庄基础设施落后

1)公共服务设施 主要集中在村委会附近,有村委会、小学、卫生室、活动室等设施,还缺乏居民生活必需的活动广场、休闲娱乐场所、商店、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

2)给排水设施 迤仓村通过脱贫攻坚项目已经修建水池解决饮水问题,但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生活污水就地排放的现象。

3)环卫设施 每个村小组均建有2~4 个垃圾收集池,但缺少相应的垃圾集中转运设施,故存在就地垃圾焚烧的现象。

4)电力通信设施 村内均已通电,但无WiFi。

5)防灾减灾设施 没有相应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避难场所,同时缺乏相匹配的绿化用地等。

2.4 村庄环境差

整个村庄建设较零散,建房频率快、形式乱,村庄规模小、布局散,房屋既不成线又不成点,不利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道路设施缺乏,等级质量偏低,路面宽窄不一,道路密度、间距不合理,造成规划区道路不畅,缺乏专业规范的停车场用地及相匹配的绿化用地。休憩、娱乐活动的场地和空间相当匮乏。随着村镇发展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环境质量势必呈加速恶化趋势。公用工程设施缺乏,垃圾处理、污水排放设施缺乏,有垃圾收集点但利用率不高。另外,还缺乏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设施,如文化活动中心、商店、阅报宣传栏等。

2.5 古茶山园种植和保护不合理

古茶树和核桃树套种,影响茶叶口感,茶叶质量大大降低。绝大多数古茶树都分布在基本农田内,基本农田范围线和目前古茶山范围存在较大冲突和重叠,农户的田间耕作活动导致古茶树生长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影响茶叶质量,还降低了茶叶产量,卖不出好价钱。人们生活、生产活动频繁,对古茶树的生长环境有很大影响。加之村民乱扔垃圾、垃圾就地焚烧等不良行为,使古茶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迤仓村古茶山村庄规划

3.1 做好茶产业布局规划

将现有的茶叶初制所、农村合作社和企业结合茶叶晾晒、加工、销售平台,作为村庄现状产业基地,还将在白家、罗家和燕山小组均规划相应的茶叶初制所,满足每个村的茶叶发展需求和旅游设施,以及其他生活、生产所需要的产业发展用地,规划一定规模的产业用地,形成规模效应,更好地发展迤仓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产业发展用地面积共10 676.96m2,现状为6 932.25m2,规划新增3 744.71m2。

3.2 多元特色产业助力村庄发展

1)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产业 以迤仓古茶山资源为基础,紧抓迤仓村各种特色农业资源,通过观景平台和山林景观栈道的构建,打造绿色生态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和高品质现代农业乐园。以迤仓村古茶山资源为基础,并通过特色农业产品核桃、魔芋、中药材(重楼、龙胆草)等的培育带动镇区旅游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以点带面、以精品促发展,通过特色农业产品的不断完善,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带动迤仓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大力发展农家乐 结合罗家、扫把、李家、白家等村小组打造一个以生态居住结合茶产业为主的情景住宿区域,以村庄周边古茶树、普通茶田、茶山为基地。将现有保留的民居建筑改造为民俗驿站或主题农家乐,建筑元素与植被相结合,打造农家茶馆、茶马驿站等,背山面田,营造生态自然的人居环境。

3)壮大田园综合体观光产业 结合栈道、观景平台、立体农业观光、科普、林间徒步、野营,壮大田园综合体观光产业。

3.3 多种规划融合保障用地合理

1)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村庄建设并重 村庄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不断提高,严守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线,在保障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的前提下推进村庄建设。精准核实存量危房,制定村庄危房改造项目表。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空心房”整治、废弃地利用等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通过拆旧建新的方式,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

2)整合村庄小组,做好总体布局 整合行政村为古茶树周边、区位优势明显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分为2 个组团: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周边接壤的白家小组、罗家小组、施家小组、燕山小组为主要古茶山保护分布组;以迤仓村委会为主的李家小组、河底小组、扫把小组、兰家小组为集聚提升类自然村,形成“大分散小集中”居民点的总体用地布局。村庄道路宽度按4.5~6.0m 控制。新建住宅应严格遵守“一户一宅”政策,每户宅基地面积控制在220m2以内。独栋式、并联式或联排式自建住宅不得超过3 层,每户住宅建筑面积控制在450m2以内。住宅建筑前后间距与前建筑高度比一般不低于1∶1,相邻房屋山墙之间(外墙至外墙)的间距不低于2m,建筑应沿地势布置。

3.4 加强建筑风貌引导

建筑物外墙应选用当地材料(土、木、竹、砖、石、砂、岩等),采用当地常见形式(夯土墙、毛石墙、编竹墙、砖墙等),并运用低造价施工方式(粉刷、假斩石、剁斧石及干粘石等),降低造价,塑造地方风格。外墙饰面材料推荐采用白色系面砖或土黄色涂料;原有土木老建筑外墙采用原有外墙涂料重新涂刷或修复;铝合金门窗宜采用白色铝合金框料透明无色玻璃;鼓励对老建筑门窗进行维修维护(如清洗,重新油漆窗框和门框);院落空间禁止修建高围墙,鼓励修建矮墙、镂空墙。村委会制定美丽庭院评比规则,以鼓励村民自发美化自家庭院,定期修剪庭院绿植,确保不对他人造成干扰。

3.5 做好人居环境规划

及时清理村庄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池塘沟渠,拆除村庄及周边的乱搭乱盖、违法违章建筑。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拆除农村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和废弃建筑等。进行景观绿化,立足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通过乡土景观元素的运用,营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村容村貌,设置休闲游憩健身场地,完善景观系统,再现乡土气息浓厚、充满乡村活力、和谐的乡土村落景观。尊重村落传统格局,不破坏周围山体、河流、田塘等自然环境。

4 结语

做好景东县安定镇迤仓村村庄规划首先必须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古茶山、古茶树资源,壮大绿色茶产业,并且围绕绿色茶园基地展开村庄道路交通建设、乡村规划编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拆除村庄残垣断壁,修整村容村貌,加大村庄人居环境卫生治理,拆除危旧房,开展拆旧复垦工作,恢复基本农田建设,节约用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品核桃、魔芋、中药材(重楼、龙胆草)等的开发,培育带动镇区旅游业和加工业,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规划目标。

猜你喜欢

茶山用地村庄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快乐茶山行
茶山谣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万亩茶山 十里飘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村庄在哪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