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色彩的提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021-03-31朱文静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朱文静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李泽成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建筑色彩不单单是附着于建筑上的装饰,它更多地反映出不同区域或者民族的文化特征。从古至今,不同的建筑色彩能够展现时代特征和美学思潮的更迭。以我国古代传统建筑为例,用色大胆、对比强烈、色彩丰富是其色彩特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色彩运用经验。因此,通过发掘传统建筑色彩并将其运用在现代建筑中,以古饰今,能够为城市打造专属色彩,更能体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魅力。
1 传统建筑色彩文化理念
1.1 等级理念
中国封建时期,建筑物上的色彩被统治者赋予了阶级内容,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商周时期开始,规定了色彩等级,以青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为正色,红色则主要装饰在宫殿、柱子、台基等位置[1]。
受到战国时期礼仪文化的影响,秦国重视黑色,在《史记》中也有“别黑白而定一尊”的记载,可见黑色象征了至上权力。从汉至唐代,受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建筑色彩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黄、红色调多用在皇宫寺院,王府则采用红、青、蓝等色,而黑、灰、白等色则是民间用色。宋代则受到上层制度和思想的影响,人们用色偏向清淡素雅,以白石台基、红墙黄瓦为主。元代,各民族的文化相交融,加上五行学说理论,这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建筑色彩与形式风格各异。到了明清时期,建筑色彩等级更加严格,琉璃瓦以黄色最高,绿色次之,还有蓝、紫、黑、白各色,用途各有不同。特别是明代的建筑色彩,建筑阴阳面的色彩各有不同,阳面一般是朱红色,阴面则是冷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2]。
1.2 五行文化理念
汉代以五行理论配五色来代表方位。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规定,青、赤、黄、白、黑为5 种正色,5 色分别对应着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在方位中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青绿色作为汉代宫殿天花的主色调,以黄、红、金、蓝色调来装饰栋梁,柱、墙则为红色。但在民间,民用建筑则十分朴素。可见,色彩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象征含义[3]。
2 传统色彩在建筑中的特征
2.1 地域性
由于受不同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色彩形式。我国南方的传统建筑用色整体较浅,因为南方的温度比北方高,而浅色可以减少吸热,降低建筑内部温度,不易给人们造成视觉疲劳[4]。我国北方则四季分明,特别是冬季温度一般会降到0 ℃以下,为了达到保暖的效果,多数传统建筑用色较深,能够给人一种稳重浑厚的感觉。
2.2 等级性
随着政治、文化的发展,建筑色彩形成了两套体系:一种是官用色彩,如只有皇家建筑、陵墓、宗教建筑等才可以使用红色、黄色;另一种是民用色彩,以素色为主,多以黑、白、灰色为主。由此,通过色彩便可明贵贱、辨等级,其最终目的则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3 传统色彩的提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建筑类型不断增多,我国一边在吸取西方建筑的长处,一边在发扬自己的优秀建筑文化。但是受西方建筑形制的影响,我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越来越少,其外观色彩更是趋于单一。色彩依附于建筑留存下来,不仅是一个装饰形式,还是一种文化积淀,更是一部最直观的历史纪录片。在传统建筑中,色彩是一个重要的建筑标志,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将结构创新再利用,还可以将传统的色彩融入新建筑中,焕发新的活力[5]。
3.1 红色
在记载中红色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用于原始的葬礼中。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文化的交融,红色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情况,而是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该建筑是一座红色单体建筑,拥有大红色外观。这不仅是故宫红,更是代表中国的中国红。中国馆上的红色并非是单一的红,其中包括了更广泛的红色系列。设计师以视觉形式来阐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以艺术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国对城市化发展的理解。
色彩的选择搭配往往能带给观者最直观的感受,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凝练了众多中国元素。整个馆的外形特别是顶部,以斗拱造型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要素。而故宫红的加入让整个建筑成为令世人瞩目的设计。但这个红色建筑的设计之路并不简单。单一的红色饱和度太高,会给观者造成视觉疲劳,长时间在红色环境中停留,会给参观者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感。经过多次试验和商讨,最后将故宫红细化,提取不同明度的红色来搭配。整体建筑的红色由7 种不同的红色组成了外观视觉统一的红色,分布在建筑的顶部、梁、椽、斜撑、柱体等部位,不同明度的红色搭配有一种“和而不同”的东方美。中国馆将这7 种不同的红色巧妙结合,展现出稳重大气、喜庆吉祥的魅力。
3.2 黑色
传统徽派建筑选色素朴典雅,大量运用黑和白这组反差色,但其间丰富的变化层次又显得包罗万象。“粉墙黛瓦”是苏州博物馆的基本色彩旋律,“粉”在这里指的是白色,形容墙壁,“黛”在这里则指青黑色的瓦片。苏州博物馆的色彩取自苏州园林,而苏州园林在用色方面则是在宋代受到文人以及上层人物的思想影响,他们潜意识更倾向于淡泊平和,所以苏州园林在用色上倾向于素雅宁静的黑白配。新馆建筑的屋顶,以“中国黑”坡顶来设计,材质使用花岗石,在下雨时屋顶呈黑色,在太阳的照射下则呈现出深灰色。黑白相间的苏博与周围的环境以及水系相呼应,能够营造一种恬静淡雅的氛围。
贝聿铭先生把他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故乡的眷恋之情在苏州博物馆中充分体现出来,该建筑采用了苏州民居的白墙青瓦。他借用了水墨画的意境,在靠近博物馆水池的一面墙上设计成错落有致的片石假山,色彩宛如水墨画中晕染的效果,有虚有实,倒映在水中。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显得别具一格,黑色的屋顶从正面看,是一条黑色的线条勾勒着整体建筑。贝聿铭先生在作品中运用了竹子,翠绿的色彩既是以灰色和白色为主的苏州博物馆中的点睛之笔,又是框景中不可或缺的景致。
3.3 黄色
《周易》中记载“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群,美在其中”。自汉代起,受思想浪潮的影响,黄色的地位开始有了提升。从唐朝开始,黄色成了皇家的代表色,寓意着江山社稷。到了宋代,黄色正式成为皇家用色,民间使用则会获罪。而黄色成为色彩中的“正统”颜色,被皇家一代代沿用至封建时期结束。在古代的建筑中,故宫作为皇家衣食住行的地方,其色彩最具有参考性。
在近代,建筑色彩则更多采用饱和度低的颜色,五彩斑斓的屋顶越来越少。但是在室内装饰色彩的运用上,黄色则是新的宠儿。以人民大会堂为例,它是为了庆祝1959 年建国十周年而准备的建筑献礼,作为级别相当高的国宴厅,是宴请重要宾客的重要场所。大会堂天花顶的灯光色彩装饰,以黄色为主。奶黄色的墙壁和巨大的圆形廊柱装饰着沥粉贴金花饰,周围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点金石膏雕塑和棋盘式的彩色藻井。这个国宴厅承载着政治与外交功能。黄色的装饰色彩,不但体现出整个国宴厅隆重的氛围,更凸显出整个大厅的金碧辉煌。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建筑设计方面的精神追求,并将历经千年的宗教文化、礼制文化以及阴阳五行理论的思想融合于建筑色彩中,使其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能表现出特定的建筑内容与视觉效果。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在满足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同时,应将传统建筑色彩合理地注入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既是文化自信的展现,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直观表现形式。这种结合在增加建筑艺术张力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