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综述
2021-03-31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刘 婕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林 林 (通信作者)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由于乡村经济落后,原始居民大量向城市迁徙,导致传统村落大批闲置,传统生产方式、民俗文化等开始快速消亡。国家相关部门针对传统村落的生存与发展危机做了大量的工作,延缓了村落的衰败消亡,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工作也逐渐开始。本文对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研究的过程、特点等进行归纳总结。
1 传统村落的文化承载
1.1 村落的形成与变迁
通过分析中国古村落的发展历史发现,传统村镇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气候、地貌、血缘、习俗、宗教信仰、风水及道德观念。村落的变迁会受到经济、文化、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变化涉及聚居形态、生活方式、文化景观等多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改变了环境,现代社会组织、家庭模式、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导致村落的状态从封闭转向了开放[1]。在“传统构建”与“延续传统”之间应该继承而非替代,未来村落的基本走向是处理好继承优秀传统与发挥现代优势之间的关系。
1.2 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数千年的时间中,劳动人民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创造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冯骥才先生作为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先驱和倡导者,他提出的遗产观对保护中国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传统村落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同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三种文化遗产,是互相兼有、融合和依存且同属于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独特的整体[2]。只有准确认定与提炼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才能避免忽略真正的内涵,从而做到全面保护。陆元鼎从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对客家及徽式村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3]。陈志华从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入手,从选址、建筑构成与技艺、建筑制度以及文化观等多层面分析中国村镇建筑的文化特征及内涵[4]。除了单纯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外,还有学者对文化研究方法与文化传播进行了思考。周中玉剖析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打造途径与传播方式[5]。
2 传统村落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2.1 多视角下的理论发展
传统村落一直是建筑学、景观学、民俗学、地理学以及民族学等多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宏观上精准概括了多民族间交叉复合的局面。中国作为千年古国,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融形成“大杂居、小聚居、错综杂居”的居住格局。有机更新理论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以乡村、城镇等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人居建设的五大原则,通过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城乡建设、村落保护找到更好的人居环境新模式。
我国复杂的气候与地理特征深刻影响了各地的建筑形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属性与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类型比较复杂。在建筑工程方面,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源于民居建筑,如建筑特征、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的研究。
《中国民居建筑》作为民居建筑研究史的里程碑,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者提供了详细的史料、实地调查资料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在城乡规划方面,王景慧等梳理了国内外历史名城保护历史,建立了保护规划保护框架模式,即保护框架要素(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保护框架结构(点、线、面)+保护框架主题[6]。此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多是根据具体的实际案例套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模式和框架进行研究。
地理学方面最初侧重于地理环境对村落民居的影响,如村落的空间状态、历史构建,然后逐渐过渡到人地关系,而旅游学偏向于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总的来说,各学科对传统村落的研究集中在村落的价值、保护、更新以及发展,形成了大量的案例与理论成果。但各学科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多局限在单一学科的范围内,理论成果也局限在各自学科的思维与方法中。
2.2 传统村落的保护进展
2.2.1 相关政策及法规
相较于西方而言,我国关于传统村落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起步较晚。自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后,我国开始逐渐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982~2012 年,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法律法规虽然没有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提出详细要求,但是明确划分了制度约束等级。2012 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传统村落的评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预示着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入新阶段。截至2021年,我国已公布5 批传统村落名单。
2.2.2 实践探索进展
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主要是研究传统民居,以对传统村落及村落民居的叙述表达为主;中期逐渐深入到传统村落的建筑空间、格局规划等方面;后期由于意识到传统村落的内涵和价值,开始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探索,其中包括保护与发展的模式、保护措施、保护方法等方面。
自《中国住宅概说》开始,乡土建筑研究便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有学者从文化特征和地域特点等领域宏观概述了我国乡土民居建筑的类型,并对中国传统民居进行了初始的普查工作。虽然不同时期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对于传统村落的实践探索一直在进行。当代学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涉及政府、居民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学者们重点关注乡土建筑方法论研究,从文化传播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方面分析乡土建筑的形成原因,为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提出理论或策略,并进行了乡土建筑实践活动。李晓峰在乡土建筑的保护模式中对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全面保护与整体保护做了深入分析,提出面对不同价值的乡土建筑在改造时可分别采用整体改造、局部更新及有机更新模式[7]。冯骥才提倡推行传统村落保护区,对于相邻或相关的村落群采取保护区的方式进行保护,对单体或极少数建筑以建立露天博物馆的方式进行集中保护和展示[8]。
除了传统的分析方法外,现代相关学科的知识技术也被应用到传统聚落的研究中。刘沛林将“基因研究”与传统聚落景观研究结合,从文化景观的基因层面揭示历史文化村镇的景观特征与价值,开启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思维和新方法[9]。胡最等人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景观基因信息图谱模型,设计了信息图谱的原型系统及图谱数据库,借鉴地图符号学探索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并利用现代技术开发了文化景观基因符号库原型程序[10]。武艳文等人借助网络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数据库的技术框架,并提出保护规划数据库的应用模式[11]。
3 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基层工作中,保护工作常常遇到一些实际的困境与难题。首先,村落居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与传统生活环境的矛盾。如何将现代生活融入传统村落的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考虑改造后的环境条件能否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还要考虑村民的经济收入能否承担得起传统民居更新改造的费用。其次,政策环境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大众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比不上工业化与城市化。最后,城镇化、商业化与原真性、完整性的矛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人口外迁。传统村落开始出现消亡的局面,村落的核心“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商品化,被整体承包开发后的传统村落是否还可以认定为传统村落或“新型”传统村落值得深思。
笔者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传统村落,仍然依托自然资源生产、生活的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居环境建设,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需要从产业转型入手,研究新的产业开发模式。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村落开展乡村旅游相关活动不仅能带领传统村落脱贫致富,还能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但这种发展模式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目前旅游市场不成熟、改造更新方法不科学、保护观念不够明晰,乡村旅游产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会造成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破坏。而乡村景观的脆弱性是任何细微改变都可能引起景观遗产的改变和废弃,所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村落景观的使用功能,以保证乡土景观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村落更新是一个需要基层组织、社区、政府等不同主体通力合作的过程,“动力—过程—结果”的循环更新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和协调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更新。
4 结语
学术界现阶段对传统村落的探索多以多学科交叉方式进行,其中涉及了建筑、景观、旅游、地理、考古以及民俗等。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重视程度的加深,传统村落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但是研究对象以南方地区的传统村落为主,下一阶段需要加强对西北方地区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