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国辉《伤寒论》英译本的翻译特点与问题研究*

2021-03-31张存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伤寒论译本术语

张存玉,陈 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著作,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对《伤寒论》英译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战略意义。据学界统计[1-3],1981年至2017年间已有9个《伤寒论》英译本问世。综观文献,有关《伤寒论》译本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罗希文译本、黄海译本、魏遒杰译本、杨洁德译本的探讨和介绍。对于刘国辉译本,目前学界仅有少数学者展开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也只是简略评价和介绍但不够深入。因此,研究该译本不但具有必要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拟从翻译特点和翻译问题2方面对刘国辉译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借此向研究者介绍该译本,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推动学界对该译本的相关研究。

1 译者及译本简述

研究副文本可以发现译者身份[4],“挖掘和揭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以及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和翻译观”[5]。副文本有内外之分,内副文本是指作者姓名、书名(标题)、次标题、出版信息(如出版社、版次、出版时间等)、前言、后记、致谢甚至扉页上的献词等依据[6]。本文中有关译者的个人信息正是基于该译本与译者其他著作的内副文本归纳而来。

刘国辉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受到中医文化熏陶,12岁时便开始学习《伤寒论》,后来留学国外,任职于美国俄勒冈东方药学院(Oregon College of Oriental Medicine),主要教授中医典籍。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已开始翻译《伤寒论》。在长期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中,译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赴欧洲讲学,致力于介绍和传播中医20余载,著述颇丰。他不但在医学杂志上发表数篇与《伤寒论》有关的论文,还于2001年出版了著作《温病临床指南》(WarmPathogenDiseases:AClinicalGuide),2015年与Charles Buck出版合著《伤寒理论鉤玄》(FoundationsofTheoryforAncientChineseMedicine:ShangHanLunandContemporaryMedicalTexts),这些都为译本DiscussionofColdDamage(ShangHanLun):CommentariesandClinicalApplications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刘国辉译本以明·赵开美《伤寒论》为底本,选用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 8篇 398 条。译本正文部分包括原文(包括繁体条文及其汉语拼音)、提要、译文、疑难点分析和注解,在翻译方剂时译者又加入了“方剂分析”“方剂应用”与“古今临床经验”3个部分。除正文部分,译本还包括序言、致谢、前言、张机原序、宋版《伤寒论》原序、附录、参考书目、主题索引与中药名索引,其中附录包括中国历史朝代名录、中药书籍作者名录、汉朝至今的剂量转换标准、方剂名、术语总结等6个部分。总体上看,该译本不限于翻译原文,重点突出条文要点、主旨、疑难点分析及相应的临床辨证与应用。

2 译本的翻译特点

在译本前言中,刘国辉写道:“Readers, especially students, find it hard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se works and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the theories and formulas of this classic in clinical practice”“I feel confident that I have done my best to truly convey, and clearly and thoroughly presen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ontent of Discussion of Cold Damage。[7]11”可以看出,译者之所以要翻译《伤寒论》,主要是因为他发现对于西方读者特别是学生来说,一些译本中的概念很难理解,导致他们无法将书中的医学理论和方剂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有必要给广大西方读者提供一个更易接受的版本;译者力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并保证其流畅性,即以“信”和“达”为翻译标准,以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原文,增强译文可读性。从这两点看,译者主张以读者受众为中心,重视读者的接受度与译文的忠实度。基于这种翻译思想,译者采取多种翻译策略,包括借用西医术语进行归化翻译,使用汉语拼音进行异化翻译,增加文内副文本的深度翻译,统一修辞格和增补词语实现对等翻译。

2.1 借用西医术语进行归化翻译

译本的目标受众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医学生,因此在对一些中医症状类术语进行翻译时译者倾向使用归化法,以求语言简洁明了,易于接受,使译文尽可能靠近读者。如“发热”一词在中西医中内涵不同。西医中的“发热”一般指体温上升,经触摸额头感知,或经腋下舌下测量得知。中医的“发热”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二是指体温不升高,但患者自觉身体有热,这种热无法经额头触摸感知,与外感和杂病均有因果关系。对于此术语的翻译,一些学者认为fever仅限于表达体温升高,不能正确传达中医术语“发热”丰富的内涵,因此主张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heat effusion[8]。另一些学者则指出,fever一词“本来就有体温异常升高、脉搏加快、机能紊乱的内涵”,这“不仅不会造成文化交流障碍,反而能促进中医的翻译和传播”[9]。为避免争议,刘国辉译本一方面主张将“发热”译为fever,一方面加入注解详细解释了中医的“发热”与fever一词的区别,以及为何不主张翻译为heat effusion的原因,以求尽量让读者从深层次理解中医“发热”的内涵。如此读者不但更容易接受中医药知识,还能够理解中医术语内涵。

2.2 使用汉语拼音进行异化翻译

让西方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是实现中西文化平等对话的重要前提。刘国辉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为了将中国医学所蕴含的哲学观、世界观、价值观传播出去,译本使用了异化翻译策略,借此直接再现源语的文化特征和风格,向目的语读者展现中国文化的异质性。

音译是异化策略的特殊形式,利用汉语拼音进行音译的方法适用于翻译反映中国文化特质的术语和名称。刘国辉译本将音译方法主要应用于六经、中风、伤寒、风温、厥等部分中医病证名的翻译,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词汇在别国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他们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象征”[10]。另一方面,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汉语拼音作为非本民族的书写符号,不同于他们语言的书写方式,因此在字形上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是实现文化沟通的第一步,从而为传播与推广中医文化建立了联结。

但是,使用汉语拼音标注的音译方法本质上是一种“零翻译”,一定意义上说是没有进行任何翻译。对于术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零翻译”容易造成读者理解困难。为此,译者增加了较长篇幅的注解对音译概念进行详细阐释,借此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本意,进而理解中医病证特点,真正实现与中医文化的对话。

例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2条)。

译文:In tai yang disease, where there is fever, sweating, aversion to wind and a moderate pulse, it is called zhong feng [syndrome][7]29.

“中风”是指外感风邪之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临床表现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与内伤杂病突然扑倒、口眼歪斜的“中风”不同,译者采取了异化处理,音译为zhong feng。为了让读者受众准确理解中医的“中风”,译者在注解部分解释了此处的“中风”与wind-stroke的不同病机病理。

总之,在长时间的中医药文化译介活动中,以音译方法为主的异化策略已经被广大译文读者所接受。刘国辉译本正是正确的利用了音译方法,必要时结合注解部分阐释术语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从而向英语世界读者更好地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特质和内涵。

2.3 增加文内副文本进行深度翻译

“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作为专门术语由美国哲学家、文化理论家及非洲研究专家阿皮亚(K. Appiah)提出,是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11]。深度翻译可以“实现文本意义的充分转换,进而传递原作的思想精髓和文化意境”[12]。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知识和文化,刘国辉译本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添加大量注释对原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释。

从篇幅上看,刘国辉译本重在注解而非翻译条文。译本每条译文下几乎均有注解,而注解的篇幅总是超过译文本身,且大部分都超过10倍以上。译本征引逾百个古今中外学者的观点,参考多部中国古代典籍著作,可谓是博采百家,旁征互证。

例2: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第65条)。

译文:After promotion of sweating, the patient has a violent, pounding feeling below the umbilicus and it is about to develop into a running piglet [symptom]. Poria, Cinnamon Twig, Licorice and Jujube Decoction should be prescribed[7]213.

原文“奔豚”是以小猪奔跑的状态来形容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的一种病证。译者将“奔豚”直译为a running piglet,虽然诸多中医翻译研究者认为这种翻译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但对初学者来说,若仅凭这3个单词,在没有任何辅助阐释的情况下,做到完全理解该术语及其负载的文化内涵可能有一定难度。为此,译者在译文后的“疑难点分析”部分用大量篇幅对该概念的文化内涵及其为何如此翻译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指出“奔豚”一词首次记载于《难经》第56章,用以描述有气在心下与少腹之间的上冲与下行。随后译本详细介绍了该词语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中的内涵与病机病理,最后引证《黄帝内经·素问》第4章的观点指出,猪归属为五行之“水”,a running piglet不仅表示病人的感受,也表示“水”的上行之势。通过这些注解,译文读者可以更容易体会到病人“奔豚”发作时水气上冲、犹如小猪奔跑的感受,因此这种“直译+注解”的翻译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读者理解原作和译文,有利于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领悟,可以说是译文与注解合力完成了中医文化的传播。如此看来,对于那些蕴含深邃文化信息的中医术语,仅仅依靠译文本身一般很难阐释透彻,读者难以理解术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增加注解进行深度翻译,才可以避免读者对源语文化产生曲解与误读,将原文中的中医文化清晰地呈现给译文读者[13]。

2.4 统一修辞格与增补词语实现对等翻译

译文应达到与原文在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对等[14],从而“保持原文的行文风格和修辞特点,以便使读者能完整地了解原文的形质风貌”[15]。实质上,对等就是要求译文做到尽可能的“忠于原文”,包括忠于原文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忠于原文的思想主旨。刘国辉译本主要通过统一修辞手段与增补词语两种方式实现对等翻译,做到忠于原文的形式与思想。

《伤寒论》原文中的一些语言表达具有一定文学性,修辞手段就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为实现译文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译本力求统一修辞手段。如原文12条的“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被译为aversion to wind as if their body is splashed with cold water, gentle fever as if their body is covered with feathers[7]46。原文使用AA式叠音词“淅淅”来形容恶风的程度如同冷水浇身一般,“翕翕”表示如羽毛附于皮肤,形容身体发热的样子,说明热度低,程度浅。原文以此形成排比句型,使得条文精炼整齐,生动形象,更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语中不存在AA重叠结构,因此译文不能使用类似的结构。但译者为了尽可能靠近原文并翻译出原文风格,译文2个句子均用as if连接,形成了与原文类似的排比结构,尽可能地保持与原文在语言形式上的对等。

另外,译本有时为了表达原文深层次内涵而增加一些词语,从而呈现出原文字面无却隐含的医学知识与文化,达到更深层次的对等,从而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实质与思想主旨。译本还将因表达需要而增加的词语置于方括号之中,以便读者据此区分出原文与增加之词。

例3: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1条)。

译文:[The typical manifestations of] tai yang disease are a floating pulse, headache, ache and stiffness on the nape and aversion to cold[7]27.

本条被历代医家视为太阳病提纲,对临床辨识太阳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初学者特别是西方学生来说,仅仅理解原文条文的字面意思,还不足以领会条文所蕴含的全部医学思想。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忠于原文内涵,将原文蕴含的深层次思想翻译出来。为此,刘国辉译文中增加了The typical manifestations of并加方括号标注,不但让译文读者明白原文条文中并没有该部分文字,这是译者自行增加的部分,还可以让译文读者理解这一条文在《伤寒论》太阳病部分的提纲作用。也就是说,译文读者不但能够借此理解原文条文的字面意思,也能领会到原文所要传递的医学思想内涵。正如李照国所说,这种处理方式可让译文“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行文方式、语言风格和主旨思想”[15]。可见,通过增加词语并以方括号标记的方式,译本补足了原文深层蕴含但表层缺损的信息,更容易让读者辨认出这些信息是原文所无、译者所加,从而看出译文和原文的形式差异与共性所在,这无形中增强了译本的透明度与忠实度。

3 译本存在的问题

3.1 误译

刘国辉译本吸收了众多注家与译者的研究成果,对原文进行翻译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医学实践做了注释和评论,能够从读者受众出发,尽量做到忠实于原文。然而,囿于个人英语知识水平,或对原文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译本中不乏偏误之处。

译者的母语并非英语,在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难免有所欠缺,从而导致译本中出现了一些语言错误。

例4: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第51条)。

译文:When the pulse is floating,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disease locates on the exterior. Sweating might be promoted and Ephedra Decoction is appropriate[7]179.

原文“病在表”被翻译为the disease locates on the exterior,但实际上“在”与locate所指并不一致。依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16],locate作为动词主要表示“找出……准确位置”“确定……准确地点”“把……安置在”(建造于)3种意思,与原文“在”所表示的位置意义完全不同。因此,建议将译文修改为the disease is on the exterior。

其次,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有时存在偏差,造成译文表达原文内涵时存在偏误。郝万山指出,《伤寒论》著于汉代,年代久远,语言文字含义已经发生许多变化,如搞不清其原本含义,就很难正确理解其医理[17]。对于译者来说,能否准确理解原文本意关系到翻译作品是否能有效传递原文信息。

例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5条)。

译文:In tai yang disease, when there is headache, fever, body pain, lower back pain, pain in joints, aversion to wind, absence of sweating and painting, Ephedra Decoction should be prescribed[7]136.

原文提到的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是伤寒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并称为“伤寒八证”。由于伤寒证的恶寒在起病之初就会出现而且比较重,因此第35条“恶风”是“恶寒”的互词。译者仅将“恶风”简单译为aversion to wind,没有在注释中进行更多说明,致使译文不能将原文的思想完全表达出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在译文后增加注解,详细说明本条中“恶风”与“恶寒”的关系与区别。再如,对于“风家”这一术语,李赛美、李宇航认为是指“经常感受外邪的患者”[18],郝万山将其解释为“易患太阳中风证的人”[17]32,刘渡舟认为“‘风家’就是太阳病表证,不仅包括太阳病中风,也包括太阳病伤寒”[19]。译者将“风家”翻译为The patient who had zhong feng syndrome for a long time,表明译者将“风家”理解为“久患中风证的病人”。可见,无论依据以上哪种解释,译文所指与原文“风家”都存在偏差。本文比较赞同魏遒杰译本的处理方式,即主张将“风家”译为“wind patients”[8]58,以保留原文特点,然后在注释部分详细阐释与说明学界对“风家”的不同理解。如此,译本既能忠于原文,也能传递术语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

3.2 表达冗余

译者在译文后加入大量注解,可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重要概念和疑难点。但是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医学术语,如过分依赖注解可能会给读者造成冗长繁琐的阅读感受,译文接受效果会适得其反。

如《伤寒论》中存在诸多关于“满”“胀满”“逆满”“硬满”的条文,包括第28条“心下满,微痛”,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第67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第124条“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等。刘国辉译本将第28条“满”译为fullness,将第66条“胀满”译为distention and fullness,将第124条中“硬满”译为hardening and fullness。但是该译本将第67条“逆满”也简单译为fullness,与第28条中“满”的翻译完全相同。然而由于译者意识到“逆满”是指胃脘部因气上逆而感觉胀满[19]74,与第28条中的“满”明显存在差别,将两者等同显然不合适。为解决这个问题,译者在注解部分用更多文字补充解释了“逆满”与28条中“满”之间的差异。本文认为,“逆满”一词的内涵完全可以直接在译文中体现,无需再在注解中长篇累牍,这也符合《伤寒论》简洁明了的语言特点。由于“逆”表示“the flow in opposite directions”,因此可将“逆满”直译为“counterflow fullness”[20],这样更加简洁易懂,既可以正确表达原文含义,也可以使读者充分理解“逆满”的内涵。因此,在翻译中医药典籍时,能在译文中译出的概念尽量以译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译文无法全部译出、内涵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或疑难概念,可通过增加注解进行补充说明。

3.3 文化漏译

中国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思想与文化,更承载着中国的文艺、美学、价值观和世界观[21],如何让西方读者透过文字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中国典籍翻译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译者常常面临的最大难题[22]。在刘国辉译本中,对于一些文化负载词,译者没有注意到它们与西方物质文化的特殊性,翻译较为简单,阐释不够精深透彻,致使读者无法深刻理解原文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利于中国文化以《伤寒论》译本为载体进行对外传播。

如“清酒”代表着中国特有的物质文化,与当今人们熟知的白酒、红酒、葡萄酒不同。据《周礼·天官·酒正》,“清酒”“事酒”“白酒”可统称“三酒”,“清酒”系冬酿接夏而成,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刘国辉译本则将177条中“以清酒七升”的“清酒”简单地翻译为rice wine,后文注释和评论中也无任何补充解释和介绍。由于“清酒”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仅仅翻译为rice wine不足以让译文读者理解这种酒的制作工艺、特性以及与其他酒的区别,因此翻译时应对其做出较为详细的说明。魏遒杰译本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翻译时进一步做出解释:“清酒”是a form of aged rice wine. It frees the channels, harmonizes the qi and blood, and dissipates congealed cold[8]192。如此读者就能明白“清酒”的特点和功效,从而传播了中国的酒文化。

4 结语

刘国辉译本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基本可以做到对中医的病机病理全面阐发,对译本中涉及的中国文化详细解释,不但提升了《伤寒论》在英语世界的文化价值与实践价值,还彰显出译者对原作之通透,对中国文化之博识,对译技之推敲。正所谓“尺瑜寸瑕,瑕不掩瑜”,译本虽有些许不足之处,但仍不失为一部传播中医知识和中国文化的典范之作。国内对该译本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值得研究者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猜你喜欢

伤寒论译本术语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伤寒论》实为115方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孙子兵法》蒙古文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