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脉”相关双音节新词考析*

2021-03-31鞠宝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词素卫气络脉

孙 迪,鞠宝兆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词汇日益丰富,《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出现了未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新词,还有相当多数量的词语在《内经》成书前的古籍中已经出现,而《内经》为其更新了含义。这些新词新义为《内经》阐发出超出前代的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本文以“脉”为例,详尽查检包含词素“脉”的双音节词,选取其中8个首见于《内经》的双音节新词进行考辨,以期进一步厘清其词语内涵与医学含义。

1 “脉”的字源考释

字形“脉”最早见于南朝梁顾野王《玉篇·肉部》:“脈,同脉。[2]”后世的古典医籍存在着“衇”“脈”“脉”3种字形借用和混用的情况。“脈”在后世文献中使用较多,“脉”作为俗体字也有使用,并最终作为简化字使用至今。

“脉”作为单音节词,在《内经》成书前的典籍中已有使用,或与血脉相关:“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3](《周礼·天官冢宰》)。

或与土地有关,指土地的脉理,如“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4](《国语·周语上》)。熊湘[5]认为,这种对土地脉理的描述是取象于自然,用以认识人体结构,其思路对后世医籍及中医基础理论的阐发有重要影响。

此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阳脉”“阴脉”等名称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11条脉的具体名称和循行走向等。高少才等[6]提出:“脉的概念形成与水是交织在一起的,又从‘血’或‘肉’,与人体联系起来。”

2 “脉”在《内经》中的使用

《内经》中“脉”字共出现1154次,其中以单音节词形式出现602次,义项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1)血脉属奇恒之府,是血液汇聚之处,为心所主。如“夫脉者,血之府也”[7]67。

(2)经脉,包括经脉和络脉。如“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7]126。

(3)脉搏、脉象。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7]32。

(4)诊病。如“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7]19。

(5)物体内的脉络。如“升明之纪……其味苦,其音征,其物脉”[7]286。

3 “脉”为词素的双音节词

随着医学实践的丰富和医学理论的发展,新事物和新概念不断产生,需要使用相应的词汇进行记录。由于词汇的意义具有一定约定俗成的性质,在不可能大量产生新的单字来记录的前提下,通过在原有单音词语音形式上添加新词素,就成为最为经济的构词方式。新词新义的产生也是以旧词语作为依据的。

在对血管和经络等概念进行进一步详尽阐发时,产生了很多以“脉”为基础词素的新词。“脉”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在《内经》中包含“脉”这一词素的双音节词数量不少,现选取几个典型范例兹列于下。

3.1 生理角度

3.1.1 脉道 气血运行的通道,在《内经》中共出现4次。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7]86”吴崑注:“脉道不通,脉不至也。[8]86”张志聪注:“脉道一时不通而气不往来。[9]]101”脉道不通,无法摸到脉搏,大气不能往来,这类病人不可预测死期。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言:“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故不用焉。[7]122”吴崑注:“脉道不利,不滑利也。[8]133”张介宾注:“若脾病则胃气不行,故各经脉道日以衰微,而四肢不为用矣。[10]390”得了脾病,经脉不利,血流不畅,筋骨肌肉得不到营养,所以四肢就不能举动。

“脉道”一词在《内经》首次出现,主要指气血运行之通路,表述是否畅通和滑利。后世医家使用逐渐增多,并对这一通路更加细致。如《景岳全书·卷之五道集》[10]中提到:“真实假虚之候……或食停气滞,而心腹急痛,以致脉道沉伏”,用以进一步表述脉位较深。

3.1.2 脉口 《汉语大词典》释为“中医切脉部位名”[12]1245。《内经词典》进一步解释为:“寸口,在腕上高骨脉搏动处,属手太阴肺经,是切诊的主要部位。[12]” “脉口”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21次。

《灵枢·始终》言:“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13]24”张介宾说:“脉口在手,太阴脉也,可候五藏之阴。人迎在颈,阳明脉也,可候六府之阳。[10]630” 另马莳注:“右手寸部曰脉口,左手寸部曰人迎。[14]219”《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7]118”高世栻注:“脉口,寸口也。”《说文解字·寸部》[1]122:“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一。”参照《中医大辞典》[15]对“寸口”的释义: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脉口”的大致位置据此亦可资参考。

3.1.3 脉度 经脉长短的度数,在《黄帝内经》中共出现5次。

“度”本义是计算长短的标准和器具,一说是伸张两臂量的长短。《说文解字·又部》[1]117:“度,法制也。从又,庶省声。”段玉裁注:“从又,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体为法……皆于手取发,故从又。”由其形旁我们可以推知,古代长度标准的制定是与人体密不可分的。

《灵枢·骨度》:“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13]46”杨上善注:“脉度,谓三阴三阳之脉所起之度,但不知长短也。[16]259”张志聪说:“此言经脉之长短,从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定其度数,故曰骨为干,脉为营,如藤曼之营附于木干也。[9]]602”据此我们推知,经脉长短是根据骨节的大小、宽窄和长短作为依据来确定的。

《灵枢》另有专篇以《脉度》命名,并对手足三阴三阳和跷脉、任脉、督脉的长度作了具体说明。

3.1.4 脉色 “脉色”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4次。

中医类工具书按其表示的具体意义归纳为2个义项:

(1)脉象及人体外观的五色,二者参合以诊疾病:《素问·五藏生成篇》:“能合脉色,可以万全。[7]51”张介宾说:“因脉以知其内,因色以察于外,脉色明则参合无遗,内外明则表里具见,斯可万全无失矣。[10]176”五脏表现于外的颜色,可以用肉眼来观察。将切脉与望色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最准确的判断。重视望色,认为望色和切脉在诊断疾病上同等重要。正如《史记·仓公传》所言:“五色诊病,知人生死。[17]”在此义项下,“色”保持其本义,“脉”“色”合成为并列结构的复合词。

(2)络脉之色:络脉之色由“色”的本义引申而来。《灵枢·经脉》言:“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13]30”马莳说:“预诊络脉,有色可据,某经络脉之色青者,则寒且痛。[14]841”张介宾说:“诊,视也。此诊络脉之色可以察病,而手鱼之络尤为显浅易见也。[10]204”察看络脉之色可以诊断疾病,根据络脉的青色判断出胃中有寒且有疼痛。

《汉语大词典》[12]1246曰:“脉色”词条下仅提供“脉象”一种含义,引用书证为宋·李纲的《桂州答吴元中书》,似应补增义项,提前书证。

3.2 病理角度

3.2.1 脉痹 病名。在《内经》中共出现4次。

痹,《说文解字·疒部》[3]354:“痹,湿病也。从疒?声”。古多痿痹连言。

《素问·痹论篇》:“帝曰:其有五者何也……以夏遇此者为脉痹。[7]164”五痹之证因五时而成者。楼英概括为:“皆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命名。[18]”马莳说:“心主夏,亦主脉,心气衰,则三气入脉,故名之曰脉痹。[14]302”因此,脉痹是在夏季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脉络、气血凝涩不通而致病。《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7]240”足阳明胃经脉的脉搏如果有余,就是脉痹病,身体常发热。

脉痹与骨痹、筋痹、肌痹、皮痹一样,朱鹏举[19]对痹类疾病进行了梳理。上述五痹“或因命名受五行理论影响,不便临床应用,故后世的痹论少有遵循这一理论者”。

3.2.2 脉痿 病名,在《黄帝内经》中共出现4次。痿,《说文·疒部》[1]354:“痿,痹也。从疒委声。”段玉裁注:“古多痿痹联言,因痹而痿也”,本义是因肌肉麻痹而萎缩的症状。

一说“痿”表示的是“萎”(本义是枯萎)的引申义。萎本义为喂牛马,本义后或作“委”。《广韵·支韵》:“萎,蔫也。[20]”《集韵·支韵》:“萎,艸木枯死。[21]”《史纲评要·南宋纪》有言:“百草痿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22]”推测“痿”的产生或与“萎”有关。《素问·痿论篇》[7]167对肢体痿废不用的病症有具体论述,“肺热叶焦”为其主要病机。肺气热,灼伤津液,熏蒸五体,以致四肢痿废不用。这与草木干枯缺水而枯死的“萎”十分相似,也与中医“观物取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想相合。

《素问·痿论篇》根据五脏与五体的对应关系,结合病机与证候特征分为5种,“脉痿”为其中之一。“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7]168,因此脉痿是由心气热、脉气上逆所致四肢关节弛缓痿废的疾病。张介宾注:“脉痿者,凡四肢关节之处,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足胫纵缓而不能任地也。[10]522”

3.2.3 脉风 病名,在《内经》中出现1次。

风,这里指风病,是一个证候群的名称。由邪风浸入人体而引发的疾病都叫“风”,风病范围很广。《内经》中由专篇《素问·风论篇》论述风病。

脉风是经脉的风病,因风邪入侵于血脉所致病。《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病成而变何谓……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7]72”王冰注:“经《风论》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张志聪云:“风乃阳热之邪,血乃阴湿之液,湿热生虫,是以风入于脉,久则变为虫癞为厉疡。[9]]214”马莳:“脉中有风而成,当为疠风之证。[14]296”

“脉风”一词虽在《内经》中仅出现过1次,其传变后形成的“疠风”却有较多的论述。《素问·风论篇》有言:“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7]162”一般认为疠风即麻风病。朱鹏举[19]从病机及临床表现进一步考证,疠风或为晋唐时期的“月扁病”,即今日之淋巴管炎。

3.2.4 脉胀 病名,在《内经》中出现1次。

《灵枢·胀论》:“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13]68”张介宾说:“清者为营,营在脉中,其气精专,未即致胀。浊者为卫,卫行脉外,其气剽疾滑利,而行于分肉之间,故必由卫气之逆,而后病及于营,则为脉胀。[10]485”在这里脉胀是指由于卫气逆行于脉所引起之胀,相对于肤胀而言。

《黄帝内经太素》引此文略有不同:“营气循脉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16]648”“卫气逆”三字为涉《甲乙经》而误增,因林亿校《甲乙经》因此文补删。依此条文杨上善云:“营气循脉周于腹郭为胀,名为脉胀。卫气在于脉外,傍脉循于分肉之间,聚气排于分肉为肿,称为肤胀。[16]648”

4 结语

上述词语以词素“脉”为中心,结合其他词素形成新词语,以达到描写医疗事实的目的。脉道、脉度、脉口、脉色等词的出现,体现了《内经》时期医家对人体结构认识的已深入微观层面,人体经脉理论初步形成;脉痹、脉痿、脉风、脉胀等词将疾病医疗事实表义具体化,丰富了中医疾病学理论。这些词素结合后,在特定语境下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医学意义,有效地表达了表义具体化的目的。这些新词在后世的医学文献中被广泛应用,但大部分仍属于专业术语,保留在中医学专业词汇中,并未进入普通词汇。

猜你喜欢

词素卫气络脉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基于词素解构的高中英语词汇扩充方法分析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词素配价理论与应用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从词素来源看现代汉语词素同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