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穴位埋线配合孕三烯酮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及机制探讨
2021-03-31李鹏利杨冬梅
李鹏利,杨冬梅,吴 芳
(1.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2.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为妇科常见病。EMs 病人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渐进性痛经、慢性盆腔痛和月经异常,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是痛经,周而复始而且渐进性痛经对EMs 病人造成严重的影响[1]。由于孕三烯酮可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坏死,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EMs 痛经[2]。但大量服用孕三烯酮会产生众多不良反应,比如肝功能损害、痤疮及潮热等[2]。近年来我们临床在常规孕三烯酮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阻型EMs痛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02~2019-02 期间在本院就治的60例湿热瘀阻型EMs 痛经病人做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病人年龄范围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5.4)岁;美国生殖医学协会(r-AFS)分期: Ⅰ期 8 例,Ⅱ期 10 例,Ⅲ期 12 例;病程范围在6 月~8年之间,平均(3.6±0.6)年。研究组年龄范围在22~45 岁之间,平均年龄(34.1±5.0)岁;r-AFS 分期:Ⅰ期 10 例,Ⅱ期 9 例,Ⅲ期 11 例;病程范围在7 月~7 年之间,平均(3.3±0.5)年。两组病人上述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参照2015 年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制定的EMs 的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4]相关内容拟定。纳入标准:(1)痛经时间≥6月者;(2)年龄<45 岁者;(3)心、肝、肾功能正常者;(4)符合EMs 诊断标准者;(5)符合湿热瘀阻型中医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1)原发性痛经者;(2)盆腔炎症致痛经者;(3)恶性妇科肿瘤;(4)静脉血栓病人;(5)血液系统疾病者;(6)妊娠或哺乳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于月经期第1日和4日分别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0003),即每周 2 次,每次 2.5 mg。两组均服用3个月。实验组同时采用中药汤剂自拟内异止痛方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西药和中药服用时间间隔1h。内异止痛方组方为当归12 g、穿山龙15g、全蝎3g、败酱草15 g、益母草125g、红藤15g、元胡12 g,乌药6 g,肉桂9 g,苍术10g,赤芍12 g,怀牛膝 9 g、香附 9 g,甘草 3 g,水煎 2 次,分 2 次饭后服用,一天一剂,于月经来潮前7 天开始服用,每个疗程服用5~10 剂,至月经结束,每个月经周期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穴位埋线治疗:选取气海、子宫、关元、足三里、肾俞、地机、血海和丰隆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2周一次,共计3个月。对照组病人仅于月经期第1 日和4 日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即每周2 次,每次2.5 mg。服用3个月。
1.3 疗效观察
1.3.1 疼痛程度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其中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痛,>3~5 分为中度痛,>5~8 分为重度痛,>8~10 分为极重度痛[5]。
1.3.2 炎性细胞因子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均抽取静脉血,按照ELISA 试剂盒规定的步骤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试剂盒均由天津金域检验提供。
1.3.3 卵巢功能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卵泡期取其静脉血检测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试剂盒均由天津金域检验提供。
1.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病人用药期间所有的不良反应。
1.3.5 疗效判定 两组病人在治疗3 个月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估价,其中治愈标准为疼痛消失;好转标准为:疼痛缓解或疼痛消失不能维持3 个月以上;无效为疼痛未缓解,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数×100%[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分析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3 个月痛经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且治疗后实验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V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VAS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6.3±0.7 6.2±0.8images/BZ_34_256_1884_748_1945.png对照组images/BZ_34_748_1884_1240_2067.png images/BZ_34_1240_1884_1732_1945.pngimages/BZ_34_1732_1884_2224_1945.pngimages/BZ_34_1240_2006_1732_2067.pngimages/BZ_34_1732_2006_2224_2067.pngimages/BZ_34_256_2067_748_2189.png30images/BZ_34_1240_2128_1732_2189.png治疗前治疗前images/BZ_34_1732_2128_2224_2189.png
2.2 炎性细胞因子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 PGF2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且治疗后实验组血清 TNF-α、IL- 6 和 PGF2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PGF2α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PGF2α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PGF2α(pg/mL)538.2±51.8 264.9±32.0*563.7±52.4 191.6±18.7*#组别对照组n 30images/BZ_34_913_2691_1241_2752.pngimages/BZ_34_1241_2691_1569_2752.pngimages/BZ_34_1569_2691_1897_2752.pngimages/BZ_34_258_2752_586_2874.png30images/BZ_34_913_2813_1241_2874.png时间治疗前治疗前images/BZ_34_1241_2813_1569_2874.pngTNF-α(mmol/L)125.5±12.5 124.6±13.1images/BZ_34_1569_2813_1897_2874.pngIL-6(mmol/L)27.6±3.0 26.9±3.1
2.3 卵巢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病人治疗3 个月后血清FSH、LH 和E2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且治疗后实验组血清FSH、LH和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SH、LH和E2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SH、LH和E2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E2(pg/mL)118.4±11.6 98.1±9.2*116.5±11.8 74.8±7.3*#n 30images/BZ_35_912_570_1240_631.pngimages/BZ_35_1240_570_1568_631.pngFSH(mIU/mL)11.7±2.2 11.4±2.1images/BZ_35_257_631_584_753.pngimages/BZ_35_1568_570_1896_631.png30images/BZ_35_912_692_1240_753.png时间治疗前治疗前images/BZ_35_1240_692_1568_753.pngimages/BZ_35_1568_692_1896_753.pngLH(mIU/mL)7.8±1.7 7.9±2.0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病人在治疗3个月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心电图、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
2.5 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3 讨论
EMs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然是基本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EMs 属传统中医学痛经的范畴,其中瘀血阻滞胞宫和冲任是EMs 的基本病机[6]。中医认为瘀血内停是EMs 的发病基础,气机瘀滞、痰湿内生是EMs 发病的关键环节[7]。穴位埋线防治疾病的原理是通过特殊针具和埋穴羊肠线对人体穴位产生持续物理和化学刺激[8]。以往有研究显示,羊肠线埋入穴位后可逐渐软化、分解及吸收,从而对穴位、神经和中枢产生作用,增加局部器官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促进局部代谢[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痛经VAS降低更明显,而且实验组疗效及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在孕三烯酮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可提高治疗痛经的疗效。 两组病人治疗前血清TNF-α、IL-6 和PGF2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可能通过进一步降低病人血清 TNF-α、IL-6 和PGF2α 水平发挥作用。以往研究已证实,细胞炎症因子在EMs 痛经中发挥关键的作用[10]。其中TNF-α 可作用于初级传入神经元,从而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TNF-α也可调节其他炎性介质,产生疼痛[11]。IL-6 主要是由于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及释放,IL-6可诱导急性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反应等,在EMs 痛经过程中血清IL-6 水平显著增高[12]。另外,PGF2α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使其张力增加;PGF2α 还可和子宫内膜相应受体结合,加重子宫缺血、缺氧及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促使痛经发生[13]。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FSH、LH 和E2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病人血清FSH、LH 和E2 水平发挥作用。因为减少促垂体性腺激素与卵巢激素的分泌,可降低内膜活性,迫使病灶体积缩小,从而减轻临床相关症状[14]。此外,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是安全的。
总之,本研究表明,中药联合穴位埋线配合孕三烯酮治疗湿热瘀阻型EMs 痛经是安全有效的,抑制血清 TNF-α、IL-6、PGF2α、FSH、LH 和E2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