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

2021-03-30许宏艳季驰炜姚丁格

艺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电影美学音乐

许宏艳 季驰 炜姚 丁格

摘 要:电影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精致的画面、精巧的叙事,更离不开美妙的音乐。本文简要论述了电影音乐的表达方式,探讨了电影音乐的类型,并简要分析了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以期使人们能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电影中的音乐。

关键词:电影 音乐 美学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它依赖于视觉暂留、摄影术、放映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和物理学原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的出现标志着电影正式与世人见面。但由于受到技术与市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起初的电影通常都是默片,直到《爵士歌王》的出现,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了,它让人们看电影不再只见画面不闻其声。有声电影指的是有声音同时放映的电影,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但能看到银幕上的影像,还可以实时收听影片中人物的对话,以及旁白、音乐等等。有声电影的出现意义重大,它使得电影不再悄无声息,银幕上的人物有了自己的声音,能够说话、歌唱,电影里的万事万物也有了真实而具体的声音。

电影音乐即电影中的音乐,它是电影的重要构成元素。绝大部分的电影音乐是为电影而精心创作的,它为诠释电影的主题思想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一部优秀的影片离不开好的电影音乐。电影音乐组合推动着电影剧情的发展,从而使电影的主题内容得以更加完美的表现。

一、电影音乐的表达方式

有声电影出现之时就意味着电影成为了视听综合艺术。电影音乐根本上仍然具有其艺术表现力的本质特征,比方说其优势表现在抒发情感,但在叙事表达上却有其自身局限性。同时,音乐需要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用时间来展现,需要表演者去弹奏或者歌唱的二次创作,才能为电影所用,因此其表达方式上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1.音乐与立意

电影音乐要以影片的立意、主题、风格、人物、意境作为根本需求,使音乐被人们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与电影画面中人们看到的艺术形象相互融合,从而展现出综合的审美原则。除了神话电影、童话电影、科幻电影和实验电影之外,绝大多数电影类型中的人物形象,无论从服装造型、神态表情、举止动作、语言表达和周围自然环境等方面,均与人们生活的现实自然界类似。鉴于此,电影音乐亦不能像剧场、音乐厅等演奏的交响音乐,或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歌剧音乐、舞蹈音乐,要去除它们的伸张化和系统化。

2.音乐与音效

有声电影中电影音乐经常与演员的对话、外界自然的声音相互交织在一起。与默片时代的音乐不同,在有声电影时代,音乐不再是唯一从头到尾贯穿电影的声音。随着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在电影中除了有电影音乐外,还可以将现场演员对话、画外音或是现场环境声音收纳录制,在默片电影时代音乐超载的弊端不会再出现,可以忽略。导演、音乐制作人等按照电影的实际需要,根据电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需要表现出影片的戏剧冲突和情感气氛时,才融入符合影片气质的音乐。这种配乐方式,在注重了音乐艺术表现规律的同时,又考虑到了电影本身的现实需要,对于提升电影综合视听艺术的美学理念非常有利。从而,音乐不仅成为了构成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条件,更将电影音乐的表达形成有层次感、有段落感的呈現结构。

二、电影音乐的类型

1.按音乐功能划分

电影音乐按照功能划分主要有主题音乐和插曲音乐。主题音乐是核心音乐,它紧紧围绕电影的主题思想和中心人物或事件,塑造一定的音乐形象,起到深化主题、突出人物的作用。插曲音乐则是穿插在主题音乐之间,在特定的情节中表现特定的含意,或描绘环境,或渲染气氛,或刻画形象,像蝴蝶在花丛中一样,点缀在电影的情节之中,从而增强电影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2.按声音来源划分

电影音乐从艺术属性或者声音来源可以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无论哪种音乐,对于电影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音乐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客观音乐亦可称作现实性音乐、有声源音乐或画内音乐,是指电影当前所表演的情境中看得到声音来源的音乐。主观音乐又称功能性音乐、无声源音乐或画外音乐,指的是在电影当前画面中找不到音源或声音根据,而是根据电影需要专门创作或创造的音乐。它的功能是深入刻画人物的性格、内心、情感表达,或是对画面中未能描述和表达的内容进行填充、对画面环境进行气氛渲染,从而使电影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召力。

3.按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划分

电影音乐从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音画同步、音画平行、音画对位和音乐游离。音画同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就是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之间无论是感情叙述、影片节奏、视觉与听觉效果等都基本契合、一致,具体表现即是当观众欣赏电影时,几乎会在毫无觉察中自然而然的听到音乐,不会有突兀出现音乐的强烈反应。音画平行是指电影音乐独立于电影画面,对电影画面不是以解释说明的功能出现。这时的音乐主要是起串联镜头的作用,它发挥其特有的方法,将多组镜头串联起来组成一套完整的影像。最常见的比方说是描写时间演变历程,一段剧中人物人生的成长经历,或是画面人物的思绪回忆等一组短镜头时,此时出现的电影音乐并不是配合画面所描写的当时的时间的音乐,而是以表达画面人物的内心情绪、心理活动为着力点,聚焦电影蒙太奇,辅助观众深刻的理解电影所表达的丰富内涵。音画对位与音画同步恰好相反,音画对位中的音乐所表现的情境、情绪对立于电影画面所表现的含意,从而构成对立、对抗、相矛盾的关系。但是即使是这种相反、相矛盾,也不影响影片的表达,甚至会使画面的含意更为深刻,更为独特,更加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和审美。音画游离是指电影音乐跳出了影片本身的剧情,扩展到影片的“四维”空间,以一种“形散神聚”的艺术表现,通过视听合一的审美,这时的音乐是示意剧情的延展。这样的音乐,或早于画面视觉影像出现,或迟于画面视觉影像出现,延展电影的表现力,充分调动观众的耳朵、眼睛和大脑,细细品味电影本身的内涵和主旨。

三、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

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精致的画面、精巧的叙事,更离不开好的美妙的音乐。电影作品中音乐通常由一首或者多首组成。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之所以被人们铭记于心,音乐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每当那熟悉的音乐响起,人们总是会被带入到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回忆中去,久久不能忘怀。音乐使电影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影片故事情节更加具有戏剧性,影片所表现的气氛被渲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影片的剧作功能。

1.抒发感情

在电影中,会间断性的出现一段音乐,或者是主题曲的变奏,或者是插曲的演绎。无论以何种类型出现,作为观众在观看影片、欣赏音乐的同时,都不难从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想情绪。而这种情绪的表达,虽然是导演的意图,但是这需要借助情节或者人物来得以表达,用音乐强调剧中人物的活动、心态,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人物的靈魂和内心,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所以抒发感情时,主观音乐的运用相对而言是比较常见的,可以为电影加分。

2.戏剧作用

音乐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叙事方式,随着旋律、节奏等的变化,故事情节也会展现在其中。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落的,但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陈述,亦能展现影片的总的艺术架构。由于音乐这样的特性,把它运用在影片中,能够更好地起到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的效果,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通过音乐所表达的主题,贯串剧情发展、展示矛盾冲突、策划高潮布局,从而实现影片主人公或重要角色的赞颂或指责,进一步明确电影的中心含意。在《人鬼情未了》中,该剧的主题曲《人鬼情未了》歌词与旋律中都流露出浓浓的爱意,特别是当萨姆的灵魂历经重重艰难,回来救莫莉时,那份爱情已经足以感动所有的人,而在这首音乐的衬托下,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动人爱情又一次感动了所有的观众。电影《闪亮的风采》是波兰斯基借用钢琴家的手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每一首钢琴曲的选择与演绎都直接代表了这一时期、这位音乐家的精神状态、内心情感,与其说弹奏音乐,倒不如直接理解为借音乐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从音乐中不难感受和了解到这位钢琴家的现实生活。

3.渲染气氛

常见的表现手法是用音乐来代替一种真实的声音,从而增强视听的美感。比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战斗场面中,箭飞的嗖嗖声;《航空城》中的飞机起飞声;《蓝海边上》中的风景咆哮声;《原子弹灾难下的孤儿》中原子弹爆炸的虚拟声等等,均属这类声音。或是使一种声音逐渐的转化成为音乐。比如喊叫声、海水声、风声、吵闹声、哭喊声等等,随着渐行渐弱,当音乐的逐渐响起,形成一种交替,变慢被音乐所代替。可以用一段悲怆的音乐来代替某种撕心裂肺般的哭喊与愕叫声。还有与视觉相配合,形成听觉上的运动节奏。例如在《夜之门》的最后一段戏中,音乐以一种对位配合男主人公在铁道上走向死亡时的鞋跟摩擦声;在《阿朗人》中,音乐以有规律的锤击声去突出强调阿朗人打石时的伟大、坚毅劳动等等。音乐还可以创造整部故事片或者某段情节的故事节奏。比如在法国电影《蝴蝶》中,总是会想起一小段轻快的小快板节奏的法国音乐,暗示着爱乐沙与“爷爷”之间的种种“斗”事,温馨浪漫的法国式情节在这部电影中被表现得十分完美,而主题曲的运用亦使得整个电影的节奏一直处于诙谐轻快之中。

4.剧作功能

音乐可以参与到影片的剧作中,比如利用音乐的出现来转换影片画面所表现的局势,随着剧情的发展,到某一关键点时加入某种类型的音乐,促使画面的人物心理情感产生重要改变,引导剧情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例如红色电影中,当人们受到压迫到极致时,胜利的曙光马上就要到来,此时若出现一段振奋精神的革命音乐,很多观众都会受到鼓舞,为之感动,剧中人物也会斗志昂扬,积极投入到影片的剧情推动中。另外一个剧作职能是结构功能。音乐的结构功能是非常常见的,比如一个段落与另一个段落之间,可以用画面的渐暗或渐亮形成交替;一个段落或者结果可以用黑场来做结尾;一个故事的开始可以用黑场、渐亮开始;而音乐也完全可以运用其中。但是并非所有的影片都适合,这就要根据导演的意图与影片故事情节的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音乐的介入。此时音乐的介入不是孤立的,它是要依附于画面之上的。

结语

不论何种音乐,都要根据导演、影片的具体内容来选择表现的手法。电影音乐使电影整个效果变得立体起来,同时对于观看影片的人们来说,音乐无疑是欣赏电影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段美好的韵律,亦或是与故事情节完美匹配的主题曲,会让人牢牢记住一部影片,留下永不可磨灭的印迹,流传深远。

参考文献:

[1]陈西禾.电影的画面与声音[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2]许宏艳.主观音乐与客观音乐在故事片中的作用[J].科学时代,2008.

[3]郝思震.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探析[J].芒种,2013.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研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北满解放区音乐文化研究(1945-1949),项目编号:2017B033。

猜你喜欢

电影美学音乐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妆”饰美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