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旅游驱动的偏远乡村风貌再造策略研究
——以浙江平阳水口村为例
2021-03-30
乡村风貌是乡村人居环境的外在呈现,是乡村建成环境与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的集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产业发展往往为人居环境的改善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相比平原地区的乡村,山区乡村耕地资源较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山村往往地处偏远、远离城市,处于城乡体系的末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但是生态优势明显。近些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许多山区乡村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乡村风貌也随着发生变化,更加契合新的产业模式,满足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将以浙江平阳县西部山区的水口村为研究案例,尝试剖析山水旅游驱动的乡村风貌再造策略。
1 相关研究
关于“美丽乡村”“驱动机制”“乡村生态”“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景观”等议题,部分学者已进行了探讨。付洪良等[1]发现,政府是浙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外部推动力,经济利益是重要外在诱因,生态自觉力是内在动力且其贡献率逐渐增强,初步明确乡村生态文明的动力作用机理。郑军德[2]以金华寺平村为样本,提出特色乡村建设调研的五方面因素:村落特点、建筑特征、环境特色、民俗特征和经济条件,并提取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观特质来重塑乡村面貌。吴理财[3]通过对江浙4 处美丽乡村建设案例的调研,认为共有的经验在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产业支撑、乡村经营。乔海燕[4]通过研究指出,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应突出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深入挖掘特色乡村文化,拓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和升级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柯福艳[5]等人通过对安吉生态立县成效的研究,总结生态富民及绿色低碳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从中获得重要启示:农村自身发展以生态产业为主线、拓展生态山区的休闲功能并打造休闲经济,有助于我国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跨越式发展。
事实上,美丽乡村的建设既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大多数乡村靠财政资金的驱动,但每个乡村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都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但如何转化“绿水青山”为可用资源却各有侧重;都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具体的运作模式也是各有不同。深入解读某个美丽乡村实践案例,并非旨在宣扬一种风貌再造模式,而是从案例中发现可借鉴之处,再结合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获得适应各自乡村的特色风貌再造之路。
2 山水旅游助推风貌再造
2.1 偏远山村的区位与资源
水口村隶属于平阳县怀溪镇,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该村位于浙江省平阳县的西北部,与文成的巨屿镇、双桂乡交界,距离山门镇政府所在地约10 km,距苍南县龙港镇约70 km(图1),位置比较偏远。水口村由原来的水口、硐桥、岭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截至2019 年底,全村现有户籍人口1 480 人,常住人口520 人,耕地面积36.7 hm2,人均耕地仅0.025 hm2,属于典型的偏远山村。
水口村村域面积约7.8 km2,四面环山,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水口村山水资源丰富,两山夹一谷,怀溪村中流,“一干三支,常年流水”,居民点沿着溪流线性分布,主要道路与溪流交织贯穿其间(图2)。
水口村是平阳徐氏发源地之一。相传公元948 年,始祖武将太尉徐孝三护卫吴越王钱弘俶巡视南雁荡山,因劳累过度,卒于穹岭脚下,吴越王念其保驾有功,在穹岭脚之麓建一宗祠,赐名“徐氏家隍”。徐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已有很长的历史,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
2.2 传统农业及环境问题
近代以来,水口村区位偏僻,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20 世纪80 年代之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或经商,少数富裕起来的村民在村里宅基地上新建三四层住宅,但多数村民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家庭收入,尤其是家畜养殖,家庭收入长期低于全县人均收入水平,人居环境陷入“脏乱差臭”境地,达到“行人路过都要捂着鼻子,汽车开过都不敢摇下车窗”的程度。2013 年之前,全村养猪户80 多户,生猪存栏量达15 000 多头,远远超过村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由于该村地处怀溪上游,生猪养殖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对整条怀溪乃至鳌江中下游的水体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在平阳县的第一次环境评比中,水口村被评为“最脏村”。村民们既对自身生存环境极度不满意,但又不敢放弃主要的收入来源,基层组织工作压力很大,苦于不能突破传统的农业思路。这也正是许多偏远乡村发展中遇到的尴尬与困境。
图1 水口村在平阳县的区位(来源:《平阳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图2 水口村卫星图(来源:Google 地图)
2.3 山水旅游促进人居环境改善
2013 年,水口村在新的一轮产业规划中,果断地抛弃原先的生猪养殖业,立足村域范围内独有的生态资源,确定了以山水旅游为主导产业,尝试激活村集体山水资源,为村民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实惠。在这样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水口村逐渐形成与传统农业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村庄面貌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山水旅游产业,首先要对自身山水资源有足够全面的认识,定位明确,需充分考虑产品自身特色、辐射范围及持久运营构架等。因此,对自身山水格局的梳理和特色景观的打造成为一切工作的开端。水口村山水旅游规划和设计,紧紧抓住自身“两山夹一谷,怀溪村中流”的大格局,考虑经济成本权衡,“依山”“就势”“沿水”塑造景观,避免了“洋”“大”“空”等不良倾向。
发展山水旅游成为村容、村貌整治乃至重塑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村内劳动力大量参与施工,就近能获得相当于甚至超过外出打工的报酬,为村民改善自身居住环境提供支持,村民“自发主动”改善居住环境,清扫房前屋后、庭院及道路,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干净、安全、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乡村旅游需要一定的配套服务,如:游憩、餐饮、住宿等,以临水居和溪山别院为代表的山村民宿以及水口驿站,为山水旅游增添了助力,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村民主动转变角色,从传统农业耕种者转到旅游服务者,实现了劳动力的价值提升。
村容、村貌的整治促进了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在短时间内杜绝了家畜养殖“脏、乱、差”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村民普遍获益。在享受美好乡村生活的同时,全村上下成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无形中建立了相互督促、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
3 自然山水景观重塑策略
自然山水景观是山水旅游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独特的山水景观,才能吸引游客来游玩体验。对于偏远山村而言,自然的山形水脉、茂盛的绿色植被、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幽静的环境成为优良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但就旅游业市场需求而言,仅有自然生态景观还不够,还应为游览者创造可游、可行、可驻、可拍、可宿的产品,在自然山水景观的价值基础上叠加各种适合近程旅游的附加值。
3.1 山水脉络的遵循
水口村蜿蜒于群山之间,两侧山体坡度较大,大多超过45°,多数山地不具备传统农业耕种开发的条件,却适合竹林、树木的生长,一年四季能保持绿色的景观基底。
较好的生态资源为良好的人居环境奠定基础。位于山谷溪边的水口村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早晚规律更替的山风和谷风带来新鲜的空气,为乡村居住空间提供了较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在建设中,水口村遵循原有的山形水脉,减少砍伐,恢复山体上的自然植被,并在局部实现退耕还林;通过本地树种的培植,优化植被结构;利用山体自然错落、水系自然弯曲,塑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景观意象。
3.2 落水形态的创造
水口村的干流1 段自西向东,支流水系则由2、3、4 段构成。干流由西向东自然流淌,河道较宽,水量和落差较大;2 段支流位于临水居以西,由北向南自然流淌,汇入干流;3 段由北向南,与其说是溪流,不如说是溪涧,河道窄,水量较少,但落差大;4段由南向北自然跌落流淌汇入干流,河道略宽于2 段,落差与2 段接近。2 段支流在临水居以西汇入干流,3段在徐氏家隍以西的节点汇合向东,4 段支流在水口驿站处纳入,这些都构成了水口村水景基本脉络。溪流是水口村生态景观最重要的动态元素之一,水体形态创造对于景观重塑起到关键作用。
3.2.1 清理河床
原有河道和溪涧里卵石堆砌较多,导致可见的水体面积较小,尤其在枯水期,卵石完全裸露,有些河段完全掩盖流水,再加上驳岸形态杂乱,杂草丛生,使得水体景观被感知程度较弱,更谈不上调节乡村住区的微气候环境。原先的河床由于多年不清理,到处可见生活垃圾、杂草和乱石,因此,河床清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清理掉散落其间的生活垃圾、杂草和乱石等,还原河床本来的面目,成为河道景观塑造的基础。
3.2.2 修复驳岸
河道原来的驳岸是很早之前修筑,多处坍塌,由于河与岸高差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驳岸修复及栏杆设置十分必要。水口村就地取材,采用河床清理出来的块石和卵石修复驳岸,充分体现乡村的地域特色,又减少了清理石材外运的费用。驳岸的修复和栏杆设置还起到边界限定的作用,自然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领地,避免了村民在自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河道空间的占用。
3.2.3 低坝蓄水
河床清理和驳岸修复提升了河道空间的品质。在此基础上,水口村利用自然河床较大的落差,在干流和支流上的合适位置修筑高度不一的低坝,蓄水成池,水体面积比筑坝之前大幅度增加(图3、4),具有活水源的水池对生物多样性十分有利。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河床自然落差高度存在差异,在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泄水方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落水形态(图5)。
在干流上游落差较小的位置采用卵石砌筑,让水流自然漫过坝顶,流水与坝面上石块轻微撞击,激起小小的白色水花,其上游形成浅浅的平静水池。
在临水居处,原来河床落差较大,在河床低处建造约3 m 高建筑,略高于上游的河床,水流从建筑顶部流过,经过出挑顶板,整齐划一奔流至下游水池,形成一道水帘瀑布,建筑被巧妙隐藏至溪水之下,行人可通过建筑空间行至水帘幕之后,感受水底的阴凉。水下建筑空间有一定休闲功能,炎热夏季可安排棋牌等休闲活动,同时又作为溪流两侧的通道,联系北岸客房区、大厅与南岸山坡上单栋式临水别墅。下游形成的水池深度在1.0~1.3 m,可戏水、可游泳,也是水口村人气最旺的景观节点之一(图5)。
在纳入2、3 段支流之后,干流的水量得以增加。干流向东在徐氏家隍附近转弯向南后,河道明显变宽,溪水面积增大。在落差较大处,建造了低坝,坝顶略高于常年水位,呈锯齿状,高低相间,溪水从坝顶低处漫过,飘落到下游的水池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形成15 条整齐的水幕条带,颇为壮观。
随着干流继续向南,纳入4 段支流后,水量与河道宽度均达到最大。改造之前,河床尽是一片杂草从生的荒滩,通过河床整治清理、筑坝蓄水,形成了近3000m2的水面,而低坝之外采用鱼鳞状层层跌落的围堰构筑设计,形成独特的落水形态,成为水口村最具标志性的景观。水口驿站坐落于河道西边高坎之上,采用了传统民居的风格,既有亲水步道,又有远眺水面和远山的平台,都采用当地的石材建造。古朴、舒展的建筑与平静的湖面、欢腾的落水交相辉映,山体倒映在湖面之上,给清澈见底的湖水添加了盎然的绿意,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节点(图6、7)。
图3 层层自然跌落的溪水(池)
图4 改造前后对比
图5 不同水体跌落形态
图6 水口驿站空间节点鸟瞰
图7 改造前后对比
通过低坝蓄水,将上游来水积聚成比较宽广的水面,彻底改变原先溪流见底、杂草丛生、乱石堆积的景象,巧妙利用自然水体要素,创造不同的落水形态,以较低成本重新塑造乡村水体景观。
3.2.4 铺筑汀步
低坝蓄水形成大小不一、深浅各异的流动水池,在低坝处铺筑汀步可以解决河道两侧的步行交通。汀步也是乡村溪流中常见的传统做法,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可以承担步道的功能,同时,由于不是实体坝体,使溪水在满涨时可以顺畅通过。汀步与乡村整体风貌相融合,唤起传统的记忆,增加横跨溪水的乐趣。从经济角度看,溪流中汀步的做法可以进一步减少筑坝的成本。事实上,溪流中的汀步常常成为游者驻足、观景、留影的地方,成为合适的取景地。
3.2.5 亲水步道
水口村原先多数河道为长期自然形成,村民们出于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在局部会有所改造,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以山水为主要景观的乡村旅游则应更多地体现游者近水、亲水、撩水、戏水等多种需求,因此,需要创造各种亲水步道,并有机结合到各种游线中。水口村的亲水步道都采用了当地石材砌筑,尺度适宜,与水的距离也比较合适,体现乡村风貌。亲水步道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在乡村中通过地域营建有机融合到乡村景观之中,增加了乡村旅游的乐趣,也方便了溪流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4 风土遗产风貌再现策略
在过去几十年,尽管东部多数省份的乡村风貌变化较大,但仍有部分乡村保留了不少历史建筑、构筑物以及其它历史环境要素,构成乡村风土遗产的物质载体,是乡村振兴中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为山水旅游赋能,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其文化内涵,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播、升华。水口村依山而建、沿水而居,至今仍然遗存多处百年老宅、古桥古树以及就地取材的构筑物等,在景观再造中形成鲜明的特色。
4.1 历史建筑的修缮与利用
水口村在规划和建设中,对乡村内现有的超过50 年的建筑予以全部保留和保护,保持了乡村传统建筑风貌基底。这些历史建筑大多建于民国中期(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契合地形建造,有“一”字型、“L”型以及合院式等形态,以传统穿斗木结构为主,造型古朴,水平舒展,屋檐出挑深远,装饰简约,具有浙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图8)。
历史建筑在乡村旅游中具有多重价值。水口村在保留和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将部分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去。村口小屋,原为两开间穿斗式双坡木屋、石砌山墙,外部显示一层,内带夹层,闲置多年,由于位置独特,可作旅游问询、文旅产品展示等功能,经过改造,保留石砌山墙的大部分,内部木结构经过修缮更换,形成“新而古”的建筑形象(图9)。
4.2 历史环境要素的呈现与整合
历史环境要素是指构成历史风貌的驳岸、围墙、石阶、铺地、古桥、古井、古树名木等景物,是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历史建筑之外,水口村历史环境要素也得到重新呈现,并有机整合到乡村景观之中。
4.2.1 穹岭古道
图8 水口村遗存的历史建筑
图9 村口小屋
“穹岭”,最早见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 年)祝穆编纂的地理类书籍《方舆胜览》。穹岭古道始建于明朝末年,因沿着高山顺势而建,直破苍穹,故名“穹岭古道”。古道全程6 km,大部分是由不规则的块石铺设,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由于穹岭古道紧挨水口村,因此,穹岭古道也就成为进入水口村的天然步道,常年游览穹岭古道的人络绎不绝,为水口村带来了不少客流。
4.2.2 古桥古树
随着乡村交通方式和路线的变化,水口村原先的跨溪古桥逐渐边缘化,多年失修局部坍塌,被摒弃在日常通行路线之外,加上桥周边杂草丛生,溪流里乱石裸露,加上溪水面积较小,古桥风貌被淹没其中。如支流3 段上的古桥,通过溪流及两侧环境的整修,恢复了古桥本来面貌,溪流蓄水形成浅水池,重现古桥与倒影相映成趣的景象。沿着溪水铺筑的亲水步道成为新的景观要素,也增加了溪流空间层次(图10)。
水口村的古树众多,成为局部标志性景观,与潺潺溪流、别致古桥一起构成最能体现乡愁的景观要素。如在支流3 段岸边的一棵椤木石楠树上长了一棵笔管榕,据村民介绍,两树共生的景象已经存在几十年了(图11)。这两棵共生树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状态,与附近高处两层的传统民居相得益彰,古树显示生机,古宅透出历史。
4.2.3 地景构筑物
与城市不同,乡村营建中存在很多就地取材的机会,即利用自然材料如石材、木材等形成地景构筑物,常见的形式有庭院铺装、台阶、院墙等(图12)。水口村就留存了很多此类地景式构筑,留存的历史建筑与这类构筑物浑然一体,风貌高度契合;有些传统木结构房屋已经被砖混结构房屋所取代,但其庭院和院墙则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样式,还能作为空间边界标志,对村民自建行为形成约束力。水口村此类地景构筑物通过局部修复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成为乡村特色风貌的重要体现。
5 乡村建筑风貌整治策略
与浙江其它地区的乡村类似,水口村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后,陆续新建了以砖混结构为主的新式住宅,占比超过3/4。这类住宅通常为三层及以上,与最多两层的传统民居差异较大,使乡村的空间尺度发生较大变化。相比传统民居,新建住宅具有较大的体量和视觉可感知面积,对乡村风貌的影响较大。水口村通过制定乡村建设导则,引导村民对既有住宅的立面进行风貌改造,并在新建建筑中采用乡土风貌的设计手法,逐步改变乡村的整体风貌。发展山水旅游并非把建成环境推倒重建,需要在既有环境中打造具有整体性的乡村风貌。因此,对现有乡村建筑进行改造显得十分必要,目的就是与山水旅游整体风貌相协调。
图10 古桥风貌及环境
图11 溪边古树
图12 水口村保存的传统构筑
5.1 既有住宅风貌改造
在既有住宅风貌改造之前,水口村存在不少“赤膊墙”的砖混住宅,即承重外墙黏土砖没有饰面层,直接裸露在外,防水保温性能较差,严重影响乡村景观。因此,水口村在建筑风貌整治时,首先是要消除这类“赤膊墙”,全部用白色涂料做饰面层,营造“粉墙黛瓦”的乡村建筑意象。基于此,既有住宅风貌改造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策略(图13)。
(1)在底层或二层及以上位置增加披檐,增强水平方向的视觉感,以横向构图削弱新建住宅垂直方向的力量,与传统民居以横向构图为主相契合,也获得比较合适的尺度,这种做法在“水口记忆”节点以及几处村民自宅的改造中应用,视觉效果较好。
(2)在建筑主要立面增加柱廊、凹阳台等灰空间,将建筑外墙掩映在阴影中,增加了建筑立面的层次感,具有良好遮阳挡雨导风的作用,也方便村民衣物、农产品的晾晒等日常生活需求,显示出建筑响应气候的“谦逊”姿态。
(3)在建筑主要立面采用传统木门窗、装饰符号,增强建筑立面的肌理质感和文化意味,进一步弱化乡村砖混结构中常见“非门即窗”开口形态。
5.2 新建筑风貌设计
水口村新建的建筑并不多,只有寥寥几处,但都位于人气较旺的景观节点,因此,新建建筑的风貌在乡村景观塑造中具有“点睛”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5.2.1 溪山别院民宿
溪山别院是穹岭仙谷休闲旅游公司打造的民宿产品,位于水口村中心位置,由三组建筑构成:一是位于溪流北岸的临水居,底层为大厅、品茗、会议、阅读等公共空间,二三层为客房区,不同形式的客房共14 间(套);二是溪流南岸山坡上的独立屋,共五栋;三是“埋藏”在溪水以下的可变空间,此外还有停车场、庭院及舞台等场地(图14)。
临水居紧邻溪水而建,三层框架结构,采用“粉墙黛瓦”的浙南民居风格,临水一侧的立面开窗面积较大,最大可能地利用山水景观朝向,提升住客亲近自然的身心体验。在临水居的底层,设置了传统民居常用的檐廊空间,采用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木瓦石营造工艺,包括石柱础、木柱、柱头斗拱、月梁、穿枋、橑檐枋、木门窗等构件。底层檐廊不仅具有遮阳挡雨的基本功能,在立面构图上增强了水平横向的力量,也增加了空间层次,更重要的是传统木作工艺在此获得全新的展示,将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入到民宿产品之中(图15)。
溪水南岸山坡上的五个独立屋高度错落分布,充分利用山地的形态,通过石筑基础寻找建造的场地,建筑平面呈八边形,底层为客厅,顶层为卧室,朝溪水一侧均采用落地窗立面,让溪水景观充分渗透。山坡上山路蜿蜒,每个独立屋形成各自路径,增加了景观效果。独立木屋顶采用结构层外铺设茅草的形式,力求与自然有机融合,与自然山体和谐共存,避免了在乡村风貌中的突兀感(图16)。
图14 溪山别院整体鸟瞰和山坡上的独立屋
图15 临水居及其檐廊
5.2.2 水口驿站
水口驿站靠近村口的位置,承担游客就餐、集体聚会等功能。由于位置独特,驿站具有一定的门户景观意义。低坝蓄水形成近3 000 m2的水面,形成景观前景。水口驿站建筑位于水面西侧石筑的台基上,建筑平面呈曲尺形,主体一层,采用小青瓦双坡屋面,局部两层,也采用双坡屋顶,三个二层凸起体块形成一定韵律,打破了长条状建筑的单调。驿站建筑从景观视觉上巧妙遮挡了后排山坡上的未改造住宅,让游客视觉焦点聚于水面和驿站建筑本身,让青山成为背景,增加了空间层次感(图17)。
水口驿站的构架综合采用了穿斗和抬梁两种木结构,木结构构件表面不做其它颜色粉饰,原木色呈现于空间之中,传承了传统民居中常见的朴素木材的做法。外立面的门窗也采用了杉木材料,从内到外形成简洁、朴素的风格,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浙东南传统建造技艺的一种展现。
6 结语
图16 林中独立屋
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对于乡村,“绿水青山”更多的是作为生产场所和生产要素的意义,主要面对生存的需求,容易造成传统农业对山水的无度索取和过度承载。长此以往,不仅传统农业价值无法体现,而且乡村生态不断恶化,人居环境也得不到有效改善。
本文以浙江平阳水口村为例,回顾了该村从脏乱差的养猪村到乡村旅游先行村的历程,立足乡村自身生态禀赋、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景聚落特征,以小区域山水旅游市场为导向,重塑自然山水景观,再现风土遗产风貌,整治乡村建筑风貌,彻底改变了山区乡村脏乱差的面貌,初步显现出旅游产业的绿色效益,村民持续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从水口村的实践看出,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是实现从“资源”到“资产”转化的重要途径,也为“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创造了重要契机。
图17 水口驿站临水立面
面对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偏远乡村应该以自身独有生态资源为基础,发展契合地域的绿色产业。作为传统旅游产业的延伸,乡村特色旅游可以为市场提供更接近大自然、融合生态的产品,使“绿水青山”获得更高价值的体现,从而驱动偏远乡村风貌的良性再造。
(感谢平阳县水口村党总支书记徐宪展先生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并接受笔者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