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2021-03-30李海俊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7期
关键词:物资风险管理建筑施工

李海俊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

1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识别

1.1 外部风险

(1)自然事故。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如果遇到洪水等自然灾害,将影响物资的订购、运输和保管,不能有效地进行,给整个建设项目造成不可控制的经济损失。

(2)政策风险。政治、经济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社会因素对物资采购造成不确定的经济损失,称为社会风险。在政治因素中,政府机构的调整会对物资采购产生间接影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会严重影响物价,从而提高了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国家对物资管理法规的修订,将对物资的生产和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3)市场风险。市场变化具有波动性、不规则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材料价格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对施工企业采购成本影响较大。同时,在市场风险方面,物资采购质量不达标,大量虚假信息可能造成施工企业风险损失。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与施工企业合作的相关企业单位。由于各种违约行为,合同不能可靠履行,或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隐瞒等信用问题,导致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存在较大风险问题。与信息风险相关的各种违约行为将直接导致企业各项既定施工计划的不可靠实施,导致项目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对项目工期和成本控制造成巨大的风险。

1.2 内部风险

(1)计划风险。物资采购需要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施工目标匹配,实现建设目标,达到建设目的,计划风险主要表现在不能可靠识别各种潜在的物资采购风险,很多的风险管理隐患存在,导致风险管理的问题发生。

(2)合同风险。物资采购需要签订各种细化的合同,指导有关工作顺利开展,明确合同双方责任,合同风险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的合同条款,导致合同本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存有问题,可能使各种违约问题更突出,增加合同风险。

(3)验收风险。验收风险是在物资材料入场中,因为不能具备较高的材料质量、类型、性能、规格等的验收识别能力,导致物资材料不符合使用要求,验收隐患增加,使建筑施工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物资采购损失。

2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原因分析

(1)风险意识不足。施工企业在物资采购工作中,如果不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导致风险管控能力的不足,很多潜在的风险增加,企业在物资采购中造成的损失也会增加。风险意识的缺失使企业风险管控防范机制无法可靠建立,采购人员风险防范能力不足,企业风险应对机制无法有效建立,风险管理处于被动状态。

(2)风险监管能力不足。施工企业缺乏全面细致的物资采购监管机制,导致物资监管能力不足,许多物资监控效果不佳,物资价格缺乏科学控制。施工企业存在一些成本上升的隐患,而风险监管的缺失也体现在对欺诈和各种黑箱操作的监管缺失上,由于一些人员的私利缺失导致施工企业承担较大的物资采购损失,这就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信息管理水平不足。为了有效应对市场材料价格的波动,可靠地掌握相关材料政策和市场变化信息,施工企业需要具备及时、全面、可靠的信息收集能力,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指导相关物资采购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具备良好的信息管理能力,在信息管理工作中,提高信息收集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信息管理的及时性,解决信息资源不良的问题。施工企业不能具备更到位的信息管理和控制能力,这使企业缺乏信息分析和科学决策的能力,不能准确获取市场波动和变化的信息,在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防控方面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3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1)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链进行全面优化。国有企业若想有效避免采购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采购链,并且还要与采购链中的各个组织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应该率先梳理现有的采购流程,并且明确执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采购的物资质量、数量等能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另外,国有企业与不同供应商都应该保持紧密联系,并对其开展评级工作,这样才能在出现供应问题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解决办法。

(2)完善采购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的企业风险评估体系能够保证国有企业在采购物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此,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学习国外风险防控评估体系的创建过程,并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进行适当修改,以此保证风险防控系统的有效性。

(3)加大对采购部门的管理力度。国有企业中负责物资采买任务的是采购部门,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加大对采购部门的管理力度,就能够有效提升企业采购水平,减少相关风险的发生。对于如何有效管理采购部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更严格地监控资金流入流出。企业管理人员要与财务部门展开合作,加强对资金的控制,保证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符合企业要求。同时严禁浪费资金,要保证每笔资金按企业规定的方式付款;②加大对采购部门的教育培训与监管力度,对采购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采购工作技能相关教育培训,并通过完善企业内部采购管理条例来增强采购工作的监管效能。

(4)构建规范化组织管理机构。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物资采购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在风险管控中,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物资采购组织管理机构,专门的进行物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效果监督,通过明确组织管理机构人员的特定责任,使各项风险监管工作能顺利开展,一般在采购工作开展中,应能确保具备较高的采购管理可靠依据流程,制定组织管理结构的规范化工作行为准则,使各项风险监督能有效实施展开,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5)物资集中统一采购。探索和实施物资集中统一采购模式,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集中管理能力,对施工企业防范和控制物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在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中,施工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制定规范高效的管理流程模式,在物资管理水平上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到位的监控能力。施工企业要能够科学分析相关的监督管理模式,就要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风险管控指标体系来指导职工工作,避免监管漏洞,增强监督管理效果。

(6)加强合同管理。在物资采购管理中,合同风险往往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损失。在合同风险管理和控制中,要能够可靠地识别合同风险的敏感性,充分发挥合同签订和控制中的综合分析和风险识别能力,在合同签订前提出并可靠地解决各种潜在风险。一般来说,要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风险敏感性和责任感,为相关人员提出审计管理依据,解决不良合同条款隐患,确保合同管理人员具有较为到位的风险识别和化解能力。

(7)增强信息管理能力。在物资采购管理方面,要全面建立施工企业信息管理机制,主要是可靠地收集市场信息、物资供应单位等相关信息,掌握物资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制定战略采购计划,有效调整物资储备和采购数量,最大限度消除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成本增加。在物资管理的发展中,应该能够发挥良好的信息深度分析能力。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施工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信息处理分析技术,对供应商的材料质量、信用状况和物资供应质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水平,实现在物资管理和控制上,可以获得更到位的信息化管理优势。

(8)建立内部物资管理机制。建筑施工企业要消除物资采购风险隐患,就要全面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是消除不合理的物资采购风险增加环节,提升对各种物资采购风险的监管能力,消除物资的采购隐患,在物资管控过程中,能获得更加到位的物资采购程序优化升级效果。内部物资管理机制的建立,对采购风险的监控分析能力提升,通过建立专门性的物资采购和监督管理人员,提升物资的验收管理能力,提升人员的责任意识,确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使各项内部物资管理机制得以全面开展。

(9)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评估管理,规范采购流程。施工企业要做好物资采购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首先需要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建立更加完善的物资采购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人员的管理和能力,为风险评估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提升风险评估技术水平,加大大数据和云技术在物资采购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应用。最后,要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的采购流程,制定权责明确的采购标准,严格按照施工企业制定的采购流程规范要求进行物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材料采购的成本和风险。

(10)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和监督。为了更好地保证物资采购过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通过对具体物资采购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采购工作在规范范围内进行。要切实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和监督,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加强人的管理,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机制来达到激励约束的目的,从而保证采购的顺利进行员工的标准操作;②从物资采购全过程开展有效审计工作。在此过程中,审核员应对审核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包括物资采购计划、合同台账、合同执行及信息反馈、合同签证、合同汇总等,以及必要的决策程序。

4 结论

建筑施工企业要可靠分析物资采购环节的各种风险隐患,构建组织管理机构,探索物资集中采购模式,提升合同管理能力,打造信息化管理机制,在不断提升内部物资管理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管理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物资风险管理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被偷的救援物资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