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2021-03-30高峪峰
高峪峰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200)
0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具有较多的优势,它可以提高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强度和抗压能力等。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技术要点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势,深入探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1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其安全性、稳定性极高,自重较轻,空间分割十分灵活,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在的建筑工程结构楼层较高,无论是竖向构件方面还是承受重力方面都会逐层增加,对一些尺寸较大主体结构及墙体结构的支撑能力要求就更高,除此之外,建筑构件还要承受地震、风荷载等竖向非线性分布荷载,因此对建筑墙体、楼梯等结构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框架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半现浇式、全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四种,所谓半现浇式就是结构中部分梁、柱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完成,需要用到预制模板;全现浇式则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并浇筑构件,虽然这种框架结构施工周期较长,但是构件本身的抗震性能却极佳;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是将预制好的构件在施工现场焊接装配,虽然装配式框架结构现场工程量少,但是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实际建筑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该结构有效避免了上述三种结构的不足,现场模板需求量少,施工效率高,抗震性能也更强。
2 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2.1 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利用钢筋混凝土,可以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提升房屋建筑整体性能。当前建筑企业非常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优化房屋建筑性能,施工单位需要控制每个施工细节。加强管理施工流程和施工材料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作用,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施工单位要注意优配比钢筋和混凝土,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2.2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房屋建筑材料比较丰富,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步骤,施工操作也比较简单,可以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虽然钢筋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大的施工优势,但是施工单位也要科学规划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步骤,科学控制钢筋混凝土比例。如果施工单位忽视细节,将会影响后续施工,降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整体建筑质量。
2.3 改善房屋建筑的结构性能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需要保障施工设计的合理性,这也是建筑施工的基础,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国家规定优化设计房屋建筑结构,保障整体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不断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同时加强了房屋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和防水能力等,优化房屋建筑使用性能。
3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 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半现浇式、全现浇式、装配式框架结构均会在施工现场进行模板施工,且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主要采用多层模板支架体系作为自身重力荷载及施工荷载体系,通过多层模板支架体系可将荷载均匀传递至每个楼层,由于模板施工工期较短,且每个楼层可承受的荷载会受到限制,施工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无疑增加了模板施工的难度。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3mm,为避免漏浆,施工时要在模板与垫层中直接填充较细的水泥砂浆;支撑模板时要保证立杆竖立于坚固的平面上,因为立杆是提高上层模板及支架承载能力的主要结构。具体工程中,模板的施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垫层施工。先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时要做好基础测量,详细标记每个边线,根据边线位置确定材料的固定位置,以保证模板的强度、承重能力及稳定性。测量垫层的水平性能,注意各个边线细节,要标注好暗柱角,以为后续的固定模板安装提供支持;安装模板时找到各个暗柱角标记,材料支柱固定好,保证整体模板的硬度及稳固性。其次,做好主体结构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时要将立杆竖立固定于平面上,以保证下层支撑构件顺利拆除。注意安装基础模板时要合理设置安装角度,只有保证角度垂直才能减少安装误差,提高模板的抗压能力。最后,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拆除顺序与应力顺序相反,支架模板先拆除重力小的部分,再拆除重力大的问分;方木模板则要先将支撑部分拆除。注意模板全部拆除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所拆除的材料,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3.2 钢筋施工技术
在钢筋工程中,具体包括三方面的施工环节:配料、绑扎、连接。
首先,在准备钢筋配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配料前全面审核设计图纸,理清各结构的施工特点,例如安装位置、数量等。对比分析设计图和钢筋配料表,若存在偏差则将实际情况及时告知技术负责人,若依然难以有效解决问题,需要与设计部门商讨对策。准备铁丝,以此作为钢筋绑扎的材料,具体以钢筋的尺寸为依据,φ12mm 以下则以22#铁丝较为合适,φ12mm 以上则为20#铁丝。
其次,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绑扎前需全面检查模板边线,应确保所处位置的合理性;再校核柱、墙钢筋等构件,若存在偏差则及时调整。根据施工要求将各类型的钢筋置于指定安装位置,若无误则正式开始绑扎。鉴于钢筋数量较多时容易发生混用的情况,需要提前在钢筋上做好标记,具体包含钢筋规格、形状等方面的信息。墙体经检验后,若垂直度满足要求可设置穿墙水平筋;若在墙体不垂直的条件下便安装水平筋,经绑扎处理后将会明显加大墙体的校正难度。构件交叉处的施工条件复杂,必须根据设计图纸有序穿插钢筋。例如,在梁、柱主筋相碰撞时,应严格遵循梁的主筋让开柱的主筋、次梁主筋于主梁主筋之上的基本原则;若存在圈梁则应保证主梁钢筋在上。
最后,钢筋连接过程中应确保钢筋可有效顶进,要求外露的牙型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完成钢筋连接作业且通过检验后,在接头处使用红油漆标注。底板钢筋按50%搭接,合理调整好下铁接头的位置,该处应尽可能远离支座弯矩的最大处;而对于上铁搭接作业,接头的具体位置需尽可能远离跨中最大弯矩处。柱子钢筋连接时要严格控制好框架柱钢筋连接头的位置。
3.3 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水泥材料要具备较低的水化热特征,同时需要将高效复合碱水泥加入混凝土中,因此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同时使混凝土密实度因此提高,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减少水泥用量,这也有利于减少水化热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合理试配混凝土,针对试件开展试压工作,明确混凝土最佳配合比,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入模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如果在高温施工条件中,施工单位需要注意降低石子温度,采取合适的降温处理措施。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因为整体结构具有较大截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分层浇筑方法,在浇筑的同时开展振捣工作,增强混凝土结构散热效果,避免在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如果气温比较低,在入模浇筑阶段,施工单位需要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可以采取电加热方式和暖棚方式等,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可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养护混凝土,可以覆盖薄膜,也可以喷洒养护液,有效防范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养护阶段,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养护方法,优化整体养护效果。在养护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硬化中的水分和温度,保障混凝土水化状态,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在养护阶段,施工单位同行是选择覆盖和洒水等养护方法,利用这些方式可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同时可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整体施工成本。
4 结语
当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广泛利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是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为了避免发生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明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保证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从而增强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给其他环节的施工创设良好条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