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
2021-03-30黄洪
黄洪
(广西弘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河池 547001)
为保证建筑整体使用性能,需要在施工中对结构或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技术。为保证加固效果,应深入了解不同的加固技术方法,掌握其原理、特点、适用范与施工工艺,并在施工中加以严格执行,从而保证实际的加固效果。
1 结构加固技术
目前,对于混凝土结构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加固技术:
(1)增大截面法:通过对原构件截面积适当增大或增加配筋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承载力与刚度,也可通过对自振频率的适当改变实现直接加固。该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相对较广,可以在常规构件与一般构筑物中使用,尤其适用于原截面尺寸相对较小或轴压比很高的待加固构件。该加固技术的优点为:使用经验较多,操作简单,有很强的适应性;缺点为:湿作业较多,周期偏长,当构件自身尺寸增大时,可能会对其使用功能造成影响,或影响其他构件自身受力性能[1]。
(2)外粘型钢法:在构件外包型钢或扁钢,通过焊接形成整体,并灌入结构胶进行粘接,以此实现整体受力和协同工作。该技术适用于梁、柱、桁架、墙与框架的节点加固。该加固技术的优点:受力明确且可靠,能有效改善结构构件的性能,并且不会对使用空间造成太大的影响;缺点:对施工有着很高的要求,所有外露的钢件都需要做好防火和防腐,操作难度较大,过程烦琐。
(3)粘贴钢板法:利用专门的胶粘剂在待加固结构表面粘贴一道薄钢板,以此形成复合截面,提高结构自身承载力。该加固技术主要用于受弯、斜截面受剪、受拉与偏心较大的受压构件,当构件截面内力有较大的拉压变化时,应谨慎使用此方法。该加固技术的优点:施工操作较为简单,不会使构件自重增加太大,也不会改变原结构的外形,对建筑的使用空间基本没有影响;缺点:胶粘剂自身耐久性与耐火性可能存在问题,而且在粘贴钢板之前,需要对钢板进行必要的防火处理[2]。
(4)粘贴复合材法:在待加固的构件表面采用胶粘剂粘贴一道复合材料,以此形成复合截面,提高结构自身延性与承载力,属于直接加固法。该加固技术适用于受弯、受压与受拉构件。该加固技术的优点:质量轻、强度高、施工简单,复合材料可以在曲面粘贴,也可进行转折,完成加固后,构件自身重量基本没有变化,对结构的外形也基本没有任何影响;缺点:胶粘剂自身耐久性与耐火性可能存在问题,且复合材料锚固也存在问题。
在实际情况中,要根据结构构件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加固技术,以下以粘贴钢板法为例,对其施工工艺做简要分析。
1.1 界面处理
利用角磨机对待加固构件的表面进行打磨,以去除松散组织,确保粘接面达到平整和坚实。用吹风机对结构表面的浮尘进行吹扫。用干净的棉布蘸取适量丙酮溶液对打磨完成后的结构表面进行擦拭,使结构表面达到洁净。用角磨机和砂轮片对钢板表面进行打磨,具体的打磨方向要和受力方向保持垂直,将锈迹去除干净后,尽可能达到粗糙。在打磨完成后,要用干净的面部蘸取适量丙酮溶液进行擦拭[3]。
1.2 粘贴钢板
钢板的粘贴要用专门的胶粘剂进行。在拌和胶粘剂的过程中,应借助低速搅拌机,以保证搅拌的均匀性。胶粘剂搅拌完成后,其色泽应保持均匀,且没有气泡,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杂质进入。搅拌完成的胶液需要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用完,若超出规定期限未用完,应将其废除。
将胶粘剂拌和均匀后,将其及时均匀的涂刷在待加固结构表面及钢板表面,经检查确认没有漏刷后,方可进行粘贴。完成粘贴后,胶粘剂厚度应处在2~3mm 范围内。在俯贴的过程中,胶层应做到中间厚和边缘薄;在竖贴的过程中,胶层应做到上层厚和下层薄。粘贴钢板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平整,使段差过渡达到平滑,没有折角[4]。
1.3 固定、加压与养护
固定和加压需使用由顶杆、千斤顶与垫板构成的系统进行,这一系统除了可以提供较大压力,还能在加压固定的基础上卸除构件所承受的荷载,确保粘贴后结构和钢板能够协同受力,保证加固效果,并能提高施工效率。将钢板粘贴好后,应均匀布点进行加压固定。具体的加压顺序为从钢板其中一端至另外一端逐个点位进行加压,也可以从钢板的中央不断向两端进行逐个点位加压,但不可以从两端开始向中间部位加压。相邻两个加压点之间的距离应按照50mm 控制。另外,在实际的加压过程中,胶缝厚度应按照2mm 严格控制和调整。
粘贴完钢板后,做好养护,使养护温度达到15℃以上,在固化24h 的时间后方可卸掉加压夹具与支撑;在养护72h 的时间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果养护时温度低15℃,应采用红外线灯进行加热。在固化的过程中,钢板不能受到任何形式的扰动[5]。
1.4 防护面层施工
将钢板粘贴在构件表面后,往往直接外露,对此要做好防腐处理。具体方法:在钢板的表面涂抹一层厚度达到25mm 以上的聚合物砂浆,也可使用具有良好防腐蚀性能的饰面材料,对所有钢构件的表面都要进行除锈。具体的涂装方案:当耐火极限在2.5h 以内时,先涂抹环氧富锌底漆,共两道,使干膜厚度达到75μm,然后涂抹一道环氧云铁中间漆,使干膜厚度达到80μm,再涂抹薄层防火涂料,最后涂抹两道聚氨基酸面漆,使干膜厚度达到70μm;当耐火极限在2.5h 以上时,先涂抹环氧富锌底漆,共两道,使干膜厚度达到75μm,然后涂抹一道环氧云铁中间漆,使干膜厚度达到80μm,再涂抹厚层防火涂料,并用腻子将基面找平,最后涂抹两道聚氨基酸面漆,使干膜厚度达到70μm[6]。
2 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加固技术有很多,若按加固原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①换土垫层法;②振密与挤密法,包括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土桩法、砂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爆破法等;③排水固结法,包括堆载预压法、砂井法、真空预压法、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和电渗排水法。不同的地基加固方法采用不同的原理,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地基情况和加固要求选择适宜的加固技术。
以下以强夯法为例,对其施工工艺做简要分析。
(1)对施工场地的表面进行清理与平整,并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
(2)将第一遍夯点的具体位置标出,同时对场地的实际高程进行测量。
(3)将起重机就位,并把夯锤放到夯点位置。
(4)对夯前锤顶高程进行测量。
(5)将夯锤平稳起吊至设计要求的高度,然后开启脱钩装置,使夯锤脱钩并自由下落,再将吊钩放下,对锤顶的实际高程进行测量;如果发现因坑底倾斜导致夯锤倾斜,应对坑底进行整平[7]。
(6)对步骤(5)进行重复,按照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如果夯坑的深度过大,导致无法提锤,但没有明显的隆起,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则应对夯坑进行回填,直到和坑顶达到平齐,然后继续进行夯击。
(7)换下一个夯点,重复步骤(3)至步骤(6),直到完成第一遍所有夯点的夯击。
(8)用推土机对夯坑进行回填,同时对场地的实际高程予以准确测量。
(9)在间隔足够的时间后,按照以上步骤完成所有夯击。最后要用能量相对较低的方式进行满夯,以此将场地范围内的表层土夯实,最后对夯实完成的场地高程进行测量。
(10)施工中应安排专人做好质量检验与监测,需监测的项目、方法及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①夯锤落距:采用钢尺梁或钢索设标志的方法检测,偏差不能超过±300mm;②锤重:直接称重,偏差不能超过±100kg;③夯击遍数与顺序,采用计数法检测,应完全满足设计要求;④夯点间距:钢尺量,偏差不能超过±500mm;⑤夯击范围:钢尺量,应完全满足设计要求;⑥间歇时间:不超过7d;⑦夯击击数:采用计数法检测,应完全满足设计要求;⑧最后两次夯击的下沉量均值:采用水准仪检测,应完全满足设计要求[8]。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需要对结构或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无论是结构加固还是地基加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为保证加固效果,需要在明确结构或地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加固要求与施工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加固技术,以此充分发挥所选加固技术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