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剪结构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2021-03-30杨克峰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支模拉杆剪力墙

杨克峰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框剪结构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与框架结构侧层高和跨度有关。在模板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导致支模的施工质量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影响整个框剪结构的施工质量。本文就框剪结构不同部位模板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1 框架柱、剪力墙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1 框架柱、剪力墙的根部出现蜂窝麻面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造成框架柱、剪力墙根部蜂窝麻面或石子过多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有:①基层不平导致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与基层见缝隙过大,漏浆严重;②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和钢筋挂浆严重,从而导致混凝土离析后,石子主要集中在根部,导致混凝土密实性较差。

对于出现框架柱、剪力墙根部蜂窝麻面问题的主要预防措施有:①模板安装前,采用1:3的水泥砂浆将基层找平,减小基层与模板间的空隙;②安装模板结束后,应采用靠尺板和线坠校正模板的截面尺寸和垂直度,然后用1:3的水泥砂浆将模板根部抹出八字形,堵严模板与基层见的缝隙。

1.2 框架柱、剪力墙出现扭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造成框架柱、剪力墙出现扭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箍筋绑扎前未及时将偏位扭曲的主筋归方,或箍筋绑扎过程中未注意归方,导致框架柱和剪力墙扭曲;②模板安装过程中为按照弹线进行支模,或支模后未找方;加固前未对模板采用拉杆和斜撑校正,或校正时设置的拉杆数量不足、斜撑与拉杆刚度不足或设置不平衡;③在主筋上焊接模板支杆时,焊接尺寸偏差过大导致加固模板时发生扭曲;④大截面尺寸柱或剪力墙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浇筑方法不当导致单侧模板产生过大的侧向压力,模板四周不均衡受力,从而导致模板发生变形扭曲。

对于出现框架柱、剪力墙出现扭曲现象的预防措施有:①在安装模板前或在绑扎箍筋的过程中,应及时将主筋的位置校正归方;②安装模板时,应按照控制轴线安装模板,在模板的两侧至少设两道斜撑或拉杆,并将斜撑或拉杆固定在预先埋置的钢筋厥上,同时用花篮螺栓对其进行调节和校正。设置拉杆和斜撑的数量应根据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进行计算确定,拉杆和地面之间的夹角应保证45°为宜;③焊接模板支杆或制作模板墩台时,应严格按照控制线进行;④浇筑混凝土时,应沿模板四周均匀对称投料,保证模板四周所受的混凝土侧压力基本相同。

1.3 框架柱轴线和剪力墙墙身不在同一轴线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框架柱轴线和剪力墙墙身不在同一轴线上的主要原因有:①通排柱、剪力墙在支模时未按照轴线施工、支模方法不正确;②对模板两侧加固时,一面紧一面松导致两侧受力不均衡。

对于出现框架柱轴线和剪力墙墙身不在同一轴线上的预防措施有:①通排柱、剪力墙支模时,应按照先两端柱后中间柱的顺序进行支模,且校正固定后应拉通线校正中间构件的位置;②对模板两侧加固时,应保证各个方向对称均衡进行。

1.4 框架柱、剪力墙胀模,造成漏浆、断面尺寸鼓出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造成框架柱、剪力墙胀模,造成漏浆、断面尺寸鼓出及混凝土不密实等的主要原因有:①加固模板的柱箍不牢固,或柱箍的钉子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被拔出;②柱箍设置的间距过大,导致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柱箍中间的模板出现鼓出和漏浆等现象。

对出现框架柱、剪力墙胀模,造成漏浆、断面尺寸鼓出及混凝土不密实等现象的预防措施有:①施工钢模板时,可采用角钢和内卷边的槽钢作为柱箍,可采用蝶形或心形扣件进行加固柱箍;施工胶合板或竹模板时,可采用方木和不紧加固器等作为柱箍,并进行加固;②柱箍的尺寸和间距应根据框架柱的高度、截面尺寸以及混凝土的侧压力大小,通过准确计算后方可确定,不得随意确定柱箍间距。

1.5 框架柱、剪力墙截面尺寸不足,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

造成框架柱、剪力墙截面尺寸不足,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的主要原因有:①框架柱、剪力墙安装模板时,没有使用保证截面尺寸的支撑杆或支撑杆的数量不够、支撑位置不正确、支撑杆截面过小,抗弯刚度不足等所至;②浇筑混凝土前,未按要求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

对于出现框架柱、剪力墙截面尺寸不足,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的预防措施有:①模板支设完毕后,应根据模板的刚度确定支撑杆的截面尺寸、间距和数量。一般来讲,支撑杆的间距不宜大于1m,加固时应随时检查模板的尺寸,对于尺寸不足的部位应补充支杆;②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时,应保证垫块的数量不少于5块/m2,每行至少有3块垫块,且应不少于3行。垫块应通过绑扎固定于主筋上,垫块的大小应根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确定。

2 安装深梁模板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2.1 底层梁下沉,低于设计高程;梁的中部或多部位出现挠曲变形

造成底层梁下沉,低于设计高程;梁的中部或多部位出现挠曲的主要原因有:①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一般都采用基坑开挖的方式进行,基础施工完进行土方回填后再进行底层梁的施工,导致底层梁的模板支柱直接支在回填土上。由于回填土的密实性较差,在混凝土和模板自重的作用下,模板支柱下沉导致底层梁发生下沉,低于设计高程;②支设模板时,支柱的刚度不足或间距过大,导致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模板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导致梁中部或多部位易出现挠曲变形。

对于出现底层梁下沉,低于设计高程;梁的中部或多部位出现挠曲变形现象的预防措施有:①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完毕进行土方回填时,应控制分层厚度、分层碾压时的压实遍数、回填土的含水量等参数。支模结束后,在梁的底部采用木橛砸入,木橛的长度约1m,用于挤密回填土层,并铺设脚手板,支撑柱支社在脚手板上,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支柱不发生下沉现象;②支撑模板的支柱刚度和间距应根据混凝土和模板本身的重量计算确定,通常情况下,支柱的间距介于60~100cm。为保证支柱的稳定性,在支柱上面垫100m2的方木,且支柱双向应加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水平拉杆距离地面50cm设一道,以上每个2m设置一道;③当梁的跨度超过4米时,梁底的模板应按照规范或设计的要求进行起拱,起拱的尺寸一般为梁全跨长度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

2.2 梁上口偏歪、中部下挠、下口胀模;边梁上口胀模

造成“梁上口偏歪、中部下挠、下口胀模;边梁上口胀模”的主要原因有:①支设模板时,在侧模的上口横挡没有设置拉通线,或斜撑的角度太大,导致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侧压力致使模板上口位移,局部偏歪;②梁底模板的支撑为未根据混凝土和模板的重量,以及施工荷载的因素综合确定,导致支撑不足以承受上述荷载的作用,最终导致梁底中部下挠严重变形;③抱脚枋钉设不牢固,或抱脚枋的刚度不足,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抱脚枋的钉子拔出,从而导致侧模下口胀模;④安装边梁模板时,若使用铁丝加固,铁丝的抗拉强度不足,导致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铁丝被拉长,模板上口胀模。

对于出现“梁上口偏歪、中部下挠、下口胀模;边梁上口胀模”现象的预防措施有:①侧模上口横挡的设置应根据梁的尺寸计算混凝土的重量和振捣产生的侧压力综合确定,且上口横担应设置拉通线,斜撑的角度不应大于60°,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口的刚度;②将模板支撑顶部的横挡与抱脚枋固定在一起,梁侧模板底部沿梁长方向每隔1m设置加固措施;③安装边梁模板时,利用对拉螺栓代替铁丝进行加固,对拉螺栓的设置应距离梁的顶部30~40cm,且沿梁的长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为宜;对于梁长跨度大于4m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3 结语

框剪结构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我们要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出发,保证其施工质量。而模板工程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使我们的施工技术人员加强对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框剪结构的施工质量,而且能够节约施工成本,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支模拉杆剪力墙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机械压力机拉杆预紧分析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
桥墩无拉杆模板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