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

2021-03-30叶伟成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土地

叶伟成

(东莞市横沥镇规划管理所,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言

基于我国政策和措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规划事业也在不断进步。新形势下,人们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已经不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目前,人们更加注意城乡规划中空间发展的问题,比如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立足实际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比如保证土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等。

1 新形势下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受新形势的影响,我国城镇化的格局不断扩大,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与之而来的问题也日渐显现,比如城乡规划的水平参差不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而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空间发展规划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城乡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将现实意义融入到城乡规划中,对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还可以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2 我国城乡规划在新形势下的三次变革分析

我国城乡规划在新形势的影响下,一共变革了三次。第一次变革是将以往人们在书本上,所看到的城乡规划美学内容,转变到现实社会。即通过调整和变化城乡工作的一系列活动内容,将其由描述性城乡规划转变为功能性城乡规划,包括但不限于军事规划和宗教活动。

第二次变革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城乡规划事业愈加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为城乡规划的发展确立了更合理、更细化的任务和目标,使功能性主义的城乡规划向社会导向性的城乡规划演变。

第三次变革是城乡规划的加快,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的战略提出,使人们注意到了城乡规划的空间发展问题。因此,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保护生态系统,社会导向性的城乡规划转变为生态导向性的城乡规划便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3 城乡规划中空间发展在新形势下的问题

3.1 没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城乡规划进程的加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由此带来的结构形式问题也愈加严重。就目前来看,在用地的方式上,我国使用的粗放型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因为在农村,如果土地使用太多,就会减少耕地的面积,从而引发农民的生存问题,还会加深城乡之间的矛盾。

在城乡规划的建设中,城乡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作为民生之本,也是能否有效解决空间问题的关键因素。虽然城乡规划的建设,有利于人们走向更好的生活。但是,耕地面积、生产性用地、生活性用地也在逐渐减少,这就造成了基础性设施建设落后,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比如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城市住宅区楼层密集、楼道间距小,会引起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生活。

3.2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日益紧张限制城乡发展

现阶段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效保障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但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以至于我国很多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人口压力都比较大,造成自然资源供给紧张,人均资源利用率低下。再加上我国早年较为重视工业发展,存在“先污染后治理”不科学的生产模式,使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并且随着交通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出行的方式逐渐由步行转变为车辆出行,车辆的增多,也让汽车尾气与生活工业垃圾越来越多,人们过于重视自身的生活需求,反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利于城乡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3.3 城乡规划空间不合理,区域性保护严重

我国城乡规划空间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建设规模,也造成了盲目圈地的现象。这使乡村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乡村耕地逐渐减少,城乡空间失衡。另一方面是我国现目前存在人工城镇化率达不到相应水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城市人口的所占面积虽然达到了要求,但并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至于空间规划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并且,我国对城市的功能性空间划分和管理并不明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并未做好空间结构设计,从而导致城市土地的资源开发效果十分地下,这是造成土地闲置的重要体现。

此外,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各区域之间通过相互竞争来促进城镇规划建设,这就导致部分区域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下,而区域收益也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长此以往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不让本地资源外流,就会实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进行区域保护。

4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措施

4.1 保证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在进行产业结构选择和区域范围划分是,城乡规划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它指导者本地区的发展方向,对本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虽然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其主体功能会对城乡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实际的践行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区域规划,包括但不限于本地环境的承载力、本地发展的潜力。因此在城乡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减轻对新建用地的依赖,还需制定一个发展目标,立足于实际进行优化调整。即为了有效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应当多与各个主管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详细编制。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规划方案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要使用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各类区域的发展规划。

4.2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此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不利于城乡规划。为了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需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好污染监测的工作。此外,相关执法部门还需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污染程度较大的企业进行处罚,比如:强制对污染程度较大的企业进行停业整顿,整顿期间不仅要求其缴纳罚款,还需让其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违法排污的严重性,从而增强其环境保护的意识。

4.3 健全相关的制度和体系

就目前来看,城乡规划工作的进展十分顺利,但从制度上来说并不完善,也由此造成了城乡规划空间发展的限制。因此,为了进一步科学地完善城乡规划的空间发展内容,需要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对城乡规划出现的空间发展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打破传统思维,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即通过条例的形式,来规范城市规划中污染环境的行为,当出现违反条例的行为时,必须加以一定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城乡土地规划工作,让城市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降低。另外,生态保护机制的完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为土地规划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同时还为生态保护划定了红线。

4.4 优化空间发展的结构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空间结构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带来人们走向更好的生活。所以,在规划城乡的发展工作中,要注意两点内容:①要立足于实际来践行工作规划方案,减轻城市环境的污染。比如,要注意现行阶段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等;②在调整土地用地结构时,需要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将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划分开来,发挥土地空间结构的最大作用。另外,在重新盘活土地资源和建设功能区域时,要立足于现阶段城乡的发展状态,通过土地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要立足于城市环境的发展状态,利用整合数据的方式,来分析城市规划工作。

4.5 确定城乡发展的目标

就目前的区域发展的状态来看,空间发展有着十分大的弊端,主要是发展不协调,并且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鉴于此,城乡规划的内容有必要将空间发展纳入。首先为了做好城市未来的发展工作,让城市可以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多元化的要求,需要针对土地规划工作,制定对应的执行方针,以便城乡发展能够顺利进行。其次,要注重对城市发展目标的分析工作,对必要的土地建设实行集约化管理。最后,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提升对闲置土地的利用,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城乡的建设工作。只有保证城乡发展目标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做到城市和乡村的平衡,才能有效保障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协调。

5 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虽然给城乡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在空间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对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空间发展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必须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和体系,对违规排污的企业要加大惩戒力度。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对城乡规划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最后优化空间结构,降低资源消耗,根据不同的环境,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为城乡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乡土地
我爱这土地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