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分析

2021-03-30侯忠丽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公众

侯忠丽

(孝义市自然资源局,山西孝义 032300)

0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有效缓解农业现代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城市化良好发展的目标,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极其重视重复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等问题,需要积极贯彻与落实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规划的重大决策。同时通过紧密联系城乡之间的经济,使城乡之间的互动得到强化,使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通过积极实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策略,不断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我国社会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概述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指的是当国家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城市与农村相互依托,城乡互相推动发展形成统一的有机体。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本质上是将城市资源和农村资源视为一个整体,统筹管理工作,提高城乡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首先应该研究城市与农村当前经济实际,正确对待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意识到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然后才能开展相应工作。当前发达国家已经领先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处于高级阶段,城乡差距不明显。但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受长期的重视城市经济发展的理念影响,在城市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忽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造成城乡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增大。

2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不均衡

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远落后于城市地区,部分偏远农村仍未通水泥路;从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供上看,城市在教育经费、医疗经费投入、教育及医疗人才储备上都远优于农村地区,部分偏远农村地区教育医疗条件落后,上学、看病都要到几十里外的镇上,而优质医疗人员和教育人员在城乡间的分配则更为不均衡,大部分高学历的教育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都集中于城市;在居民保障方面城乡亦存在差异,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较农村居民更为完善。城乡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的不均衡,势必会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

2.2 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旧有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都是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城乡差距逐渐扩大,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得到改善,但城市的虹吸效应依然导致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而城市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资金、健全的教育医疗等却无法将农村覆盖。在劳动力方面,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而农村却无法吸引城市的优质劳动力,这使农村发展后继无人;在土地方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并入城市,农村土地使用面积不断减少,压缩了农村的发展空间;资本方面,农村在生产技术、配套基础设施、营商氛围等方面都远不如城市,很难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支撑自身发展。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由城市向农村的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转移在逐渐增加,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并未完全消除,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农村间无法自由流动,从总体上看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3 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策略

3.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考核监督机制

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首先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①要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以及重点,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创业、创新平台、开放合作等科技创新创业的促进政策;②要以政府为主导,落实帮扶政策,增强创业、创新的源动力;其次要健全考核监督机制,针对城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环境污染等加以干预和整治,如动员畜牧养殖、农业生产等技术力量进乡村,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以及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指导,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生产理念和技术。与此同时,也要加大投入改善和扩建基础设施;③要发挥公众的舆论与监督作用,拓宽与企业、村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推动整体建设,切实提高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效率和水平。

3.2 完善法制体系,突出公众参与的主体性

公众参与顾名思义,是指基层群众、社会组织、各界代表等组成的公众,是指听取民间的、基层的声音,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法定程序的公众参与而走走形式。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主导,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与健全,明确公众参与环节的责任与义务,对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路径以及程序等做出明确的指引,使公众参与更具有操作性,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上书面上、口头上:①积极创新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除了城乡规划的相关专家、学者之外,还需要基层的群众代表、区域性组织,为了确保参与的公平公正,群众代表与区域性组织都以民主选举的形式来产生。这样才能使参与意见有一定的代表性。除此之外,职能部门还需要针对参与过程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赋予公众代表表达的权利,并就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给予公众代表一定的知识培训,而不是拉人头凑人数表演形式;②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因为城乡规划包括方方面面,如建设、环保、公共卫生支出、教育、医疗以及旧城镇、旧乡镇的改建扩建等等。将这些领域都纳入公共参与的范围,让人民群众真正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③创新参与途径,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的听证、问卷调查、组织代表等参与形式外,还需要积极创新公众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以现在群众都习惯的网络参与形式,这样能够收集到更多真实的意见与建议,更利于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展开。

3.3 激发产业兴旺原动力,推动城乡产业深度融合

①提升农业附加值,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实现从粗放农业到现代集约农业的转变。要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发展高端、髙质、高效产业及其产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打造“三生协调、三产融合、三创联动”的现代都市农业,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发展的增值收益;②重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带头人在产业转型中的重要引领作用。重用具备市场经济头脑、会管理、懂经营的农业带头人,带领农民致富增收。大力培植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把资金、人才、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资源要素带入乡村,推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是内生式振兴,要以农民为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释放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可以借鉴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经验做法,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地产地销”“以销定产”和“社区支持农业”等先进理念推进城乡互动、产销对接和工贸并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转型提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③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场效应”,打造农业科技创新新高地。推动农业科技全方位进步,稳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物联网应用水平,全面推进智能设施农业建设,加快建设智能农业示范点。

3.4 城乡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一体化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要优先发展农村,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补齐短板,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现实基础。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过程中,要明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分工及归属,做到权责明晰。在城乡社会服务供给一体化建设中,应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制一体化。政府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投入,着力解决部分农村地区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优质教育、医疗人才扎根农村,推动乡镇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 结语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下,要想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正视和分析城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析。就目前来说:①从制度、技术、与机制等方面着手,突破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限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振兴乡村经济;②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转变广大农民的落后的认知与意识,作为城乡规划的既得益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城乡规划的管理中来;③建立与当前城乡发展实际相匹配的管理措施,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发动更多的群众通过他们熟悉或喜爱的方式方法参与到城乡规划中,积极的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制定、实施以及评估等过程建言献策,为城乡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城乡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乡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