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研究

2021-03-30王静波

建材与装饰 2021年3期
关键词:安全员分包全员

王静波

(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目前,建筑行业是国内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比其他行业,建筑行业在行业产值以及从业人员数量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安全管理都是建筑行业中的关键所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被全世界提倡,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许多建筑工程中,虽然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财、物,但是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仍旧严重。上述现象揭示了现有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对此,相关从业者应当进行反思。总的来说,施工现场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三大因素,因此,必须要通过具体的安全管控策略来确保现场的人、物、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由此可见,研究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势在必行。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要原则

1.1 兼顾安全以及生产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与生产密不可分,同时安全以及生产之间往往也存在大量的矛盾。客观来看,安全管理对于项目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密切影响到项目的建设效益以及建设周期。在新时期的建筑工程中,应当引导施工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包含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作业人员等等。应该将安全管理的职责落实到企业全员,而不是仅仅是落实到安全管理部门。通过全员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兼顾安全以及生产,构建强有力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1.2 明确安全管理目标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安全管理目标、提升安全管理的针对性。通过有目标、有方针、有计划的管理方案提高安全管理的成效,进而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施工现场的财产安全。应该通过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杜绝“作秀式”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隐患、避免浪费资源。

1.3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控策略

首先,施工企业应强化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安全对于生产的关键作用,了解到施工现场的违章指挥以及违章作业直接引发的生产力损失,重塑安全观、消除“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格局。其次,应该仔细部署安全管理总体规划以及详细内容,评估各项风险并制定解决措施。另外,应落实严格的现场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及危害因素,实现“防治结合”,对施工现场的每一名员工负责。

1.4 构建“四全”动态管控模式

“四全”动态管控模式是指“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①安全管理应该落实到施工企业全员,通过全员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管理的成效;②安全管理还应做到全方位以及全天候,在覆盖到所有施工环节的同时还应覆盖到全部的施工时间段;③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也极为重要,管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安全隐患的整治以及对于安全事故的惩戒,还应该聚焦在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以此确保施工时涉及的人和物处于安全状态。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体策略

2.1 严格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企业应当严格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建筑工程中构建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现阶段一些发展较为良好的施工企业一改传统“经济承包”模式,开启了“自营管理”模式,新型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以及人员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以及保障,在“自营管理”模式下,可以将安全管理目标细化并分解至人,以便于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以及安全责任追溯。此外,在建筑工程中,项目部还应构建围绕安全管理目标的考核制度,以月为单位对现场管理人员开展考核,杜绝“将安全责任全部交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的现象,切实实现全员安全管理。

2.2 切实依据施组开展施工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项目部应结合工程特征、现场条件以及工艺特点,制定合适的、系统的、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还应该严格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危分部分项工程还应组织专家论证。此外,编制后的施组以及方案还应该经过企业技术总工以及总监审批。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严格依据施组开展施工,对于超危分部分项工程应由总工、总监以及安全员进行旁站监督。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违章指挥以及违章作业,安全员应该及时制止,情况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力求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

2.3 有效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教育

在关键工序施工之前,应结合现场条件、场所特征、施工工艺、工序的重难点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相关规范以及应急措施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同时应采取书面的交底方式,并由交底双方以及专职安全员共同签字。此外,对于安全技术交底还应留设影像资料以供追溯。

施工企业安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企业全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一方面通过培训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作业人员了解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其责任感。结合典型安全事故开展直观的警示教育,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作业人员认识到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教育的频率不应低于每年一次,在安全教育之后应及时开展考核,必须确保员工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在人员上岗前必须检查其操作证,确保操作证专业对口且处于有效期内。对于新进场工人,项目部必须开展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应涉及相关法规以及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

2.4 依规落实安全检查

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的频率不应少于每周一次。此外,在节假日前期以及冬季、雨季等恶劣气候时,应开展特殊时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整改。在制定整改方案时,应当明确整改人员、整改时间以及整改措施,以确保整改方案切实有效。整改之后应由专人开展复查,确保整改方案落实到位并避免安全事故。安全员应落实每日安全巡查,对于巡查出的安全隐患应要求专人予以整改,对于巡查出的违章指挥以及违章作业必须予以制止。

2.5 依规组织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对于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展、控制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来说意义重大。鉴于此,施工企业应当结合工程特征,仔细分析工程中易导致事故的危害因素,同时应该仔细分析并评价工程的风险,针对坍塌、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进一步构建相应的救援组织并配置充足的救援物资,同时应妥善开展救援培训。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组织应急演练的频率不应少于每半年一次,通过应急演练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防止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2.6 有效管控分包企业

对于分包企业,总包企业应落实有效的管控制度,以确保分包企业严格依据开展施工。①总包企业应严格审查分包企业的资质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持证情况,同时还应确保分包企业的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以及特种工持证上岗;②在分包合同中总包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协议书,逐一明确总包方以及分包方的安全责任;③总包企业应要求分包企业构建自身的安全管理组织并配置数量充足的专职安全员,同时应要求分包企业以及总包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施工,严禁违章作业。

2.7 确保安全防护设施以及警示标志设置到位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数量的日益增多,工程中隐藏的危险源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方便施工人员了解现场危险源所在,应该妥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具体来说,应该在入口部位、关键施工区域以及危险部位布设安全警示标志,同时对于夜间施工区域还应布设警示红灯,通过警示标志警示施工人员,提升施工人员的防范意识。此外,考虑到随着项目建设的进展危险源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还应不断调整警示标志的布设位置以及布设方式。就安全防护设施来谈,一方面要注重一线作业人员的劳保用品配置,另一方面要注重四口五临边、安全通道等关键区域的安全防护。对于安全防护设置应设置红白相间或黑黄相间的醒目标识,并由专职安全员实施每日巡检,确保安全防护设置处于完好状态。

3 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同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发展效率,必须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壁垒、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兼顾安全与生产,确保项目建设在安全的状态中完成,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确保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猜你喜欢

安全员分包全员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淮安淮阴区开展企业安全员跟班学习专项活动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浅谈航空安全员应变能力在客舱擒敌术教学中的培养
“不转弯”的安全员(小小说)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