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素探讨

2021-03-30孔亚运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孔亚运

(肥西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0)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涉及不同内容,是整个施工现场的重点与核心。通常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一旦项目立项并开始施工,至少需要3~5个月,甚至长达几年才能竣工。在长期的工作时间中,除了工程项目图纸设计以及竣工验收,其他时间都处于施工中。建筑工程材料的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在现场的配置、施工期间内采取的技术等,都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更高,为施工工作带来了压力与难度。施工部门应给予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更多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会涉及不同内容,比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如果没有及时管理好这些内容,则会出现浪费资源、资源配置不合理情况,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为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建筑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落实施工管理,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通过管理可以促进行业发展。在管理期间,需要合理划分管理人员工作与责任,使各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使施工中各类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总之,施工管理对于建筑工程建设、建筑事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该项工作要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为我国建筑事业的进步提供保障。

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2.1 管理因素

建筑行业作为基础行业,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目前建筑行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多个分包商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分包商容易受利益驱使,缺乏大局意识,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因此管理工作很难开展,这也就造成施工现场混乱,资源浪费,安全隐患较大。

2.2 施工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也是关乎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施工者,普遍文化程度低,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知识也了解甚少,个别素质较低,存在不配合管理的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这些不足可能会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另外建筑施工者都是远离家乡,长时间不能与家人团聚,职业认同感低,造成了心理上也存在缺失。因此,也要关注这些人的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带薪休假福利,保障施工者的劳动福利,施工者心情舒畅了,工作效率才能提高。

2.3 材料、设备因素

人员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方面,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和设备因素。高质量的原材料和设备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根本。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有些采购人员,在采购建材设备时,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结合项目本身进行采购。因此,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采购人员跟验收人员不能是同一个人,避免因为材料、设备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

3.1 细节质量管理有待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通过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及时发现质量不合格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应标准。从施工管理工作中不难看出,质量管理不完善依然存在。相关人员虽然了解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但会忽略一些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的细节。比如,未做好材料的防潮处理工作而使材料受潮。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细节质量管理重视,设计施工材料准入制度,将一切不符合规定、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拒之门外,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还可以保障施工质量。

3.2 安全管理观念有待加强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施工人员创造更加安全的施工环境,保证人身安全,才能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中。但从安全管理中不难了解到,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而且会涉及很多不同方面。比如,在施工现场工作中,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使很多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被更好地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存在,会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3.3 建筑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建筑施工的材料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房屋建筑质量的保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很多卖家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而不顾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经常出现问题。其次,很多建筑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选择一些不合格的材料,或者在施工的时候偷工减料,致使建筑完成后出现大量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3.4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系统不够完善

对于房屋建筑行业来说,要想提高其施工质量,那么施工质量监管系统就值得特别关注。一般的房屋建筑施工的周期都比较长,而且过程也比较复杂,很多监管人员在进行工程检查时都敷衍了事,并未彻底仔细地进行验收检查。因此,要想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监管系统的重视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4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1 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合理性,明确施工与进度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发生为了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的现象。施工现场要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加大对各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符合相应规范与标准,避免因质量缺陷引起返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益[3]。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等一起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中,形成多层级的管理模式,让所有施工流程质量得到有力监督。此外,要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绩效考核中纳入质量管理内容,与奖金直接挂钩,增强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

4.2 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工作

①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②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影响;③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4.3 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监督体系

任何一个行业规范有序的进行都离不开日常监督,建筑行业亦是如此。一般建筑工程的时间跨度长,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为了保证施工过程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引入第三方监理部门,监理部门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施工方一旦不按合同要求和工程要求施工,监理部门就会及时提出,并有权要求其改正。因此,监理工作的质量也影响着施工质量,现在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的施工方为了避免二次施工,通过金钱利益买通监理人员。因此。监理人员的素质也很重要,在监督施工中,监理人员要廉洁自律,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要始终以保障建筑的质量安全为目标。

4.4 通过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对现场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定期接受施工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施工的各个关键流程,熟悉新技术、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保证建筑材料、人员、机械等组织更加科学合理,让现场施工得到有效协调,避免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看图纸能力,将施工重点区域确定下来,并通过加强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隐蔽工程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并重视竣工验收管理,从整体上促使施工质量提升。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筑工程中重点项目包括混凝土浇筑、防水、模板和钢筋等,要求施工人员结合具体流程与项目设计要求,合理采用施工技术,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牢基础。

4.5 丰富管理技术手段,科学应对质量问题

丰富管理技术手段也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需充分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其次,加大精细化管理方式的使用力度,科学设置管理流程,落实管理工作,充分提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技术水平,科学应对质量问题。

总之,在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成为提高建筑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房屋建筑物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施工单位要着重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就目前的工程质量管理情况来看,企业还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例如完善质量监管系统、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等,使房屋真正成为人们的避风港。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